對於長期關注中國早期投資領域的觀察者而言,對於A輪甚至種子/天使輪就募集破億資金的投資事件想必是見怪不怪了,而這樣的投資環境,也造就近年中國生產獨角獸暴衝的現象,足以堪稱世界獨角獸的產地。根據CBInsights在2017年12月31日公布的獨角獸名單中,2009至2017年中國計有59家獨角獸入榜,而2017年新增獨角獸中,中國計有22家。
如果你認為此數字完整地紀錄了中國的獨角獸資訊,那你太輕忽了,獨角獸產地豈會如此爾爾?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各研究機構或者市場觀察媒體獲取新創獲投資訊來源不外乎新創自行宣布、投資單位公布或是各單位第一手的訪查消息,這些資訊來源其實都不是非常穩定,不外乎語言的隔閡、資訊揭露的不完整,導致難以獲得全面性的獲投事件資訊。
所以就市面上許多投資人會查詢的投資事件資訊網站Crunchbase,對於台灣的新創獲投資訊明顯遠低於台經院FINDIT團隊訪查與統計的結果,那麼也不難想像對於中國新創的獲投資訊,想必是中國本地的資訊統整單位最為完整。
2017年底累計中國獨角獸共計有140家
根據IT桔子、投資界、胡潤研究院等中國數家分析機構與資訊網站所綜整的資料,扣除掉已上市、新三板以及被併購的企業,2017年底累計的中國獨角獸共計有140家,估值總計達6,277億美元。其中,2017年新增的獨角獸計有55家,估值總計為911億美元。2017年新增的獨角獸占全中國獨角獸將近40%,顯見中國獨角獸孕育的力道與速度。
中國獨角獸產地以北京為主
2017年底累計的中國獨角獸主要分布於北京,孕育出65家獨角獸,占全中國獨角獸家數的46%,與上海(33家)、廣東(19家)以及浙江(15家)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四個區域的獨角獸家數共占全中國獨角獸家數的94%,區域的群聚效應顯著。
截至2017年底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共有13家,其中有6家位於北京,更顯見北京的環境與市場提供了新創企業的強力後援。
2017年,人工智慧、電子商務、雲端運算、借貸平台、線上教育、視聽娛樂、物流、社交平台等領域都有多家成為獨角獸企業;社交平台、共享經濟以及人工智慧領域則是獨角獸估值快速成長的沃土
由中國2017年的新增獨角獸,可以觀察到特定領域中多家企業在今年化身為獨角獸,這些正是2017年較為熱門的領域。
一、人工智慧領域:
主攻影像辨識的曠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以及語音辨識為主的出門問問與雲知聲
二、電子商務領域:
瞄準各特定市場,如轉轉、每日優鮮及洋碼頭
三、雲端運算平台:
UCloud優刻得、華雲數據、青雲QingCloud、數夢工廠以及騰雲天下
四、借貸平台:
大搜車、團貸網、玖富與點融網競相成為借貸平台獨角獸
五、線上教育領域:
由掌門1對1、英語流利說、猿輔導、學霸君及作業幫
六、視聽娛樂:
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蜻蜓FM以音樂及廣播頻道為主市場,漫畫類的快看漫畫,遊戲類的西山居
七、物流:
滿幫、雲鳥配送、越海物流
八、社交平台:
快手、知乎以及辣媽幫。
若以最新估值觀察,則可發現 社交平台類的總估值最高 ,包含主打直播平台的快手、知識平台的知乎及主打女性市場的辣媽幫,合計估值達170億美元;第二順位為共享經濟,上演投車大戰與獲投大戰的摩拜單車以及ofo小黃車合計估值達110億美元;而人工智慧位居第三,估值總計為78億美元。
2017年中國新增獨角獸競速王
在2017年成為獨角獸的企業中,誰是以最快速度晉升為獨角獸?寒武紀科技在2016年3月成立,於2017年8月獲投後揭露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以一年五個月之姿成為今年的競速王,此也足見全球對於AI晶片發展的重視,此外,電商平台轉轉雖然在2015年11月已成立,但在2017年4月獲投後估值站上10億美元大關,同樣以一年五個月之姿傲視中國;而追趕在後的為優客工廠以及Pingpong金融,以一年又九個月奪得獨角獸稱號;季軍為摩拜單車,花了兩年完成獨角獸征途。
2017年中國新增獨角獸VC獵人
中國獨角獸獵場中,以紅杉資本獲得VC獵人第一名的桂冠,共投資16家新增獨角獸企業,此外,更有13家是在B輪以前參投,足見獨具慧眼;第二名為啟明投資,總共投資10家新增獨角獸,且有9家在B輪前參投,可謂獨角獸獵人命中率首席;接著是IDG資本以及經緯中國,投資7家新增獨角獸;其他諸如華平投資、順為資本、晨興資本、SIG海納亞洲、華晟資本、創新工廠以及CoatueManagement,皆投資5家以上獨角獸,共計11家機構名列2017新增獨角獸獵人TOP10排行榜。
BAT中國新增獨角獸PK賽
中國除了是VC的獵場外,更是江湖人稱BAT的騰訊、阿里巴巴以及百度的PK賽,在中國成為獨角獸的企業,大約半數會與BAT有所牽連,獨自成長為獨角獸雖難能可貴,但經由BAT借力使力躍升獨角獸也是中國新創特色。
中國2017年新增獨角獸中計有25家與BAT相關,占新增獨角獸的45%,估值總計為533.2億美元。而各別估值的大小也與BAT有著明顯的關係,新增的獨角獸中,估值高於20億美元的8家企業,僅有聯影醫療與BAT較無關係,其他皆有BAT的影子。
而BAT之間的對峙由誰勝出?2017的賽事由阿里巴巴以一家險勝騰訊,兩者各別參與了11家與10家的新創投資,而百度則頗有差距,僅參與了4家新創的募資。
獨角獸生態系未來趨勢考量
藉由觀察過去這一年的投資事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借貸平台、線上教育、視聽娛樂、物流、共享經濟等領域都有多家成為獨角獸企業;技術層面較深的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也在風口之上。
中國式的獨角獸生產方式不容小覷,在中國龐大市場的支撐下,獨角獸的更迭是一波接著一波。而更值得關注的是,獨角獸的成長與BAT有著太明顯的關係,獨角獸儼然成為BAT的戰場,成為BAT帝國的先遣部隊,這樣的生態是否健康?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獨角獸雖然是一項殊榮,但這只是個過程,更重要的還是是否能營利?商業模式是否能持續?此外,若只是一時的風口或如BAT競爭下所推升的估值,那很可能只是一場叫做獨角獸的夢而已。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FINDIT》,作者:黃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