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效能之所以優於其他品牌,關鍵之一便在於蘋果根據自家作業系統的特性自行設計晶片,而在去年推出手機「Pixel」的Google,似乎也想要仿效這點。根據外媒《Variety》報導,Google挖角在蘋果待了近8年的前晶片設計老將古拉蒂(Manu Gulati)來擔任晶片設計(SoC architech)領導人,打算替自家旗艦手機Pixel打造專屬晶片。
在蘋果待了8年、在晶片產業有27年經驗
Google這次挖角,對蘋果來說無疑是大失血。在2009年加入蘋果的古拉蒂,曾參與iPad、iPhone和Apple TV等產品的晶片設計。在此前,他在晶片製造商AMD和Broadcom工作近19年,在晶片產業累計有27年的經驗。而在蘋果擁有的15項晶片專利,古拉蒂皆參與其中,這些專利除了基礎的晶片設計,也包含帶有特定用途的晶片應用。例如,iPhone中用於Apple Pay的指紋辨識,就是儲存於特別設計的安全晶片中。
事實上,蘋果早就是間處理器大廠,根據不同產品的作業系統和使用特性,設計出客製化晶片,以最佳化不同產品的處理器效能和電力消耗。2010年,蘋果第一代iPad就是採用自家設計的A4晶片。直到現在,蘋果A系列晶片已經出到A10,在這次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表的最新一代A10X處理器,單核心效能已經超越許多桌機和筆電。
Pixel晶片過去和HTC、聯想和華碩相同
相較下,Google過去並未有專門設計晶片的部門,其過去推出的硬體產品,皆仰賴其他晶片設計製造商,例如,旗下家居品牌Nest使用德州儀器晶片,而首支自有品牌旗艦手機Pixel的晶片則是來自高通,和HTC、LG、聯想和華碩等Android手機相同。
從這次網羅古拉蒂加入Google、以及上個月傳出Google擬砸8.8億美元投資LG螢幕事業,皆可看出Google加速硬體發展的決心。不僅如此,Google近日也公布不少關於晶片設計的職缺,絕大部分都和行動裝置有關。
不過,這對與Google合作的Android手機製造商來說,可不是好消息。除了蘋果,華為、小米和三星也都針對自家手機產品自行設計晶片。雖然Google早在去年就跨足硬體製造,推出第一款獨立設計和製作的手機Pixel,但由於晶片仍是使用既有規格,其硬體規格和效能並未特別突出。因此,一旦Google也加入自製晶片的行列,恐將威脅到其他Android合作夥伴。
為何要開始自己設計晶片?機器學習
為什麼Google想開始自製晶片?近來,行動裝置已跳脫單純打電話和上網的基本功能,強調更多大量仰賴處理器計算的功能,例如VR、AR、即時語音和視覺辨識等,也讓手機製造商不得不從跨足晶片設計與製造,從最底層技術加速電腦運算速度。
在本屆的WWDC中,蘋果發表機器學習架構Core ML以及協助開發者研發AR應用的ARKit。蘋果軟體工程負責人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便指出,新的機器學習框架,讓iPhone的圖像辨識速度較Pixel快6倍。
儘管蘋果現有處理器架構已支援上述工具,但蘋果並未停止研發晶片。上個月有消息傳出,蘋果正在打造人工智慧專用晶片,加速蘋果旗下產品在臉部和語音辨識等的人工智慧應用。
在此前,Google也於2016年推出機器學習專用的首款自製晶片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並於今年開發者大會推出二代,號稱最多比GPU、CPU快30倍,其內部資料中心更是從2015年起便使用該晶片。
過去在自製晶片領域缺席的Google,現在開始加入戰局,加上其在機器學習技術的領先,相信iPhone和Pixel的手機大戰將越來越精彩。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還有每週聚焦徵才、創業活動的「創業小聚每週電子報!」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張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