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東南亞知名創投媒體新創公司 Tech In Asia 宣佈獲得了一筆 600 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 Tech in Asia 曾在 2015 年 6 月募集到一筆 4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還在 2011 年 3 月和 2012 年 12 月分別募集過一筆 15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和一筆 24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之後又在 2013 年 8 月獲得了一筆 B 輪融資,但具體金額未對外披露。
從 2009 年開始,Tech in Aisa 網站就開始報導亞洲科技和創業新聞,也是當地最早的創投媒體之一。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的投資人最近似乎在尋求投資退出,而本次融資的初衷,很可能也是希望能在收購交易談判時獲得一定優勢。但是在洽談了幾個收購要約之後,Tech in Asia 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而恰好得益於這筆最新融資,也使得其能夠繼續保持獨立運營。
Tech In Asia 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 Willis Wee 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根據印度數位互聯網移動新聞網站 Medianama 的報導,本輪融資之前,Tech in Asia 公司剛剛進行了重組,同時開始減少對印度市場的關注——相關工作員工還取消了之前在印度安排好的會議。不過,Tech in Asia 公司表示,他們的確在印度辭去了部分員工,但依然在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開放了 14 個招聘工作資訊——包括駐新加坡和印尼兩國的編輯職位,顯然在這兩個國家裡,Tech in Asia 公司旗下的創業活動業務更成熟,也更容易盈利。
當然,Tech In Asia 公司在東南亞地區也有競爭對手,其中最大的就是 E27 和 Deal Street Asia 兩家公司。e27 公司旗下擁有 Echelon 創業活動業務,並且在去年募集到了一筆 22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但他們目前的情況似乎也不容樂觀,本月初,該公司也因為重組裁掉了不少員工。
而另一個競爭對手 Deal Street Asia 公司還比較年輕,剛剛成立三年時間。該公司的內容業務重心並沒有局限在科技行業上,還覆蓋了財經和投資等領域。2015 年年底,Deal Street Asia 公司獲得了一筆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印度媒體集團 Hindustan Times 和其他新聞媒體機構,但具體金額未對外披露。同樣據消息人士透露,最近 Deal Street Asia 公司也正在尋求融資交易。
現階段,Tech in Asia 公司在新加坡、雅加達和東京三地設有辦事處,旗下有接近 100 名全職員工,絕大多數員工都位於東南亞國家。而在內容編輯方面,該公司在亞洲很多國家都駐有記者,包括中國、台灣、新加坡、日本、印度、菲律賓和印尼。
和絕大多數媒體公司一樣,Tech in Asia 公司專注於創業活動組織,這項業務也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此外,Tech in Asia 公司還從原生廣告業務上賺錢,比如提供贊助內容編輯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很久之前就已經不投放傳統的網站廣告了。
不過,Tech in Asia 公司顯然希望拓展更多收入管道。比如在 2015 年該公司獲得 C 輪融資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嘗試提供資料和分析業務服務,並且推出了專注於亞洲市場的創投資料庫 Techlist(與 Crunchbase 和 CB Insights 很相似)。之後,Tech in Asia 公司將 Techlist 服務整合到了網站上,為付費使用者提供資料和創投分析服務,然而該服務似乎現在已經不再是 Tech in Asia 公司的重點業務了。
據悉,Tech in Asia 公司現在已經轉型到求職招聘業務上,他們希望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服務於亞洲科技行業(特別是東南亞科技行業)的媒體網站,這樣就能轉型成為一個 仲介型平臺 ,連接求職人員和企業主。Tech in Asia 公司是在 2016 年 5 月推出了求職招聘業務,目前包括 Facebook、Uber 和 Garena 這些知名科技企業都是其客戶。
本文授權自《36氪》,編譯作者:sykee
編譯原文:Tech In Asia is raising $6M to double down on its recruitment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