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這家公司孵化了Google、PayPal,現在要成為中國獨角獸走向市場的橋樑

鈦媒體 2017-02-15
這家公司孵化了Google、PayPal,現在要成為中國獨角獸走向市場的橋樑
鈦媒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Plug and Play除了為創業者提供場地、創業輔導等資源,還幫助他們與大量的傳統企業合作,建立業務上的往來。

來自Daimler AG中國的高層主管們,圍坐成一圈,將目光聚集在場地中心的創業者身上。

這些高層主管以女性居多,因為有外國同事在場,都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15分鐘的項目介紹之後,對面前的創業者進行輪番詢問,詢問內容涉及模式、團隊、市場規模、與Daimler AG的業務契合點以及相對艱澀的技術細節。

這個場景發生在2016年底,望京街8號的卡特彼勒大廈6層。這是一個創業團隊入選Daimler合作名單之前的問答環節,由Plug and Play中國與Daimler IT創新實驗室共同舉辦。

Daimler IT創新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年中,職責之一就是為Daimler挖掘能夠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服務效率等的創新技術,Plug&Play提供了一份完整而且合適的標的——包含了11個專案的物聯網加速營。

Plug and Play是矽谷傳奇般存在的專案孵化器,自1998年創立至今,已經累計孵化加速、投資超過6000家新創企業,PayPal、Google、Lending Club、Dropbox、Logitech等市值超百億美元的明星科技企業都出自Plug&Play。

2014底,Plug and Play進入中國,總部坐落於中關村智造大街,並將矽谷的加速營模式帶入中國的孵化領域。

Plug and Play中國區企業客戶負責人Claire告訴中國媒體,這次Plug and Play中國推動的是一個獨角獸物聯網加速營,經過Plug and Play中國區FA的層層篩選,共有11家創業專案入選這個加速營,由Plug and Play牽頭,與6家傳統企業進行了對接。Daimler是他們與Wanda Group合作之後的第二站。

接下來的行程還包括華住酒店集團、錦江酒店集團、博世集團、飛利浦等傳統服務業和製造業大廠。

Daimler IT創新實驗室的負責人Ken向中國媒體記者表示,如果Daimler相中了這個項目,會設立試點進行項目反覆測試,如果能夠成功,將會考慮建立業務合作,甚至如果這個專案足夠優秀,不排除透過資本手段進行控制,但Ken強調,投資不是他們部門的主要目的,篩選和挖掘才是。

製造業升級以及向服務業轉型中承擔主流力量的女性角色滿座一堂,對於創新專案嚴絲合縫的調查和詢問,成立專門的實驗室增加觸探前沿科技的嗅覺……Daimler這個百年企業無疑正在尋求積極的轉型,華住、錦江以及博世等同樣如此。

「如果這些大公司動作不快的話,就會像恐龍一樣消失。」 Plug and Play創辦人Saeed Amidi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而Plug&Play想做的正是那座橋樑。

傳統企業需要什麼

「在與大型企業的合作當中,我們主要的關注點是企業的核心需求。」 Plug and Play中國區企業客戶負責人Claire說,「例如,現在自動駕駛發展火熱,對於傳統車企來說其實並不定是燃眉之急,相比之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更能引起關注,因為對於傳統車企來說,上百年的引擎技術將遭受考驗。」

挖掘企業需求需要長期積累,並且形成一套與企業建立合作的成熟模式。

酒店產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透過IOT基礎設施的搭建能夠提供差異化的體驗。華住集團計畫在智慧客房方案當中,透過佈設無線通訊模組,讓使用者在入住取電和退房等程式上都能實現自動化。

考慮到經濟型酒店的成本控制,在紅外線和藍牙的選擇上,華住會更傾向於後者。 但這個要素對於錦江旗下位於黃浦江邊的華爾道夫酒店來說,則不再考慮範圍內。

為了瞭解合作夥伴的需求,Plug and Play成立了一個企業合作會員平臺,將所投九大行業裡的領軍企業幾乎全部收入囊中,並且時常舉辦大企業與新創企業間的交流活動。

而且,在項目需求的對接過程中,還會合將作企業直接考慮進來,在加速營的董事會上給合作企業留兩個董事席位。

不走中國的燒錢路,首要任務是創造營收

Plug and Play創辦人Saeed Amidi有著根深蒂固的盈利意識,這位來自伊朗,從地產行業進入投資孵化領域的企業家,對於中國的燒錢模式十分不屑。

「在Plug and Play的投資項目或者孵化項目當中,首要的任務就是保障這些項目有實際可見的revenue。」 Plug and Play中國區企業客戶負責人Claire告訴媒體。

在Plug and Play的經驗中,很多創業者,尤其是技術創業者,在科技自有的騖奇特性驅使下,並沒有很好地圍繞一個需求痛點去進行創業,而大多是只是實現了一個技術能力。

Plug and Play做的就是為這些創業者給出建議和方向,而且最重要的是,透過加速營的模式,説明他們與大量的傳統企業合作,找到自己的專案的應用場景,並且於傳統企業建立業務上的往來。

「我們推動的加速營專案與傳統企業之間,更多的是建立業務合作,創造實際的營收。」Claire說,「而投資和收購類的合作只占到所有合作方式中的20%。」

本次物聯網加速營專案當中,收穫最大的是一家叫XPower的公司,其生產的插座產品,能夠説明房產專案實現更為合理的佈線,目前已經和萬達、華住等企業簽訂了合作。

而在此此外,對於底層技術層面的公司,透過Plug and Play這樣的平臺,不僅僅是和巨頭們簽下訂單,更大的意義在於建立戰略合作,在技術應用上尋找更多的突破點。

在加速營趕赴上海,與博世集團的溝通會上,博世汽車多媒體業務負責人向從事語義識別開發的Dolphin.AI創辦人直言道:

「我希望我們建立的是一個更為長遠的戰略合作的關係,而不是,你作為我的Vendor。」

這顯然是Plug&Play的獨到之處。Claire告訴媒體,Plug&Play這套加速營的模式已經在打磨了近10年。

2006年,Plug and Play開始做加速營。一開始Plug and Play也想去和VC合作,直接從投資切入,但是2007年-2008年的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金融市場一片蕭條,VC同樣難擋其纓。

而彼時Plug and Play敏銳地發現,真正還有錢的並且具有抗風險能力的是傳統的巨頭企業,並且這些企業有著大量的轉型需求。

以此為契機,Plug and Play確定了戰略方向,在做VC的同時,開始推動孵化項目與傳統企業的對接,以此尋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積累了300多家傳統企業,不僅幫助大量傳統企業實現了產業升級,也幫助創業者找到了可存續的商業模式。

當然,為了實現創業者和企業之間高效率的業務合作,Plug and Play也建立了一套嚴格並且多樣性的專案篩選機制。

以本次物聯網加速營為例,在主體方向確定之後,Plug and Play透過FA收集了287份BP,而在第一輪初篩中只留下了54份。

Plug and Play將這些項目進行整理歸類之後,發送給6家企業合作夥伴,讓企業根據自己的業務匹配度給出回饋,這一輪之後只留下20個專案,針對這20個專案,Plug&Play還將透過路演環節進行最終的評比和考察,確定下來10個,但本次物聯網加速營的路演環節出現了平手,所以最終的項目是11個。

在中國延續傳奇

Plug and Play目前所篩選的創業方向在物聯網、移動服務、金融科技、保險科技、旅行和酒店科技、品牌與零售、醫療與健康、媒體與移動、新材料與包裝等9個領域展開。

而基於創造實際收入的孵化原則,在Plug and Play中國篩選的專案當中,也主要以面向B端的服務為主。

目前的問題可能在於,相比於國外的傳統企業對於新興技術饑渴,中國的傳統企業產業升級的動作稍慢。

在美國的Plug and Play總部,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多家公司為了更加接近創業者,都派有工作人員駐紮。

「而在中國傳統企業的觀念裡,往往不太願意直接去和創業者談合作,他們會去尋求大型的Vendor,即便價格更高,技術也不那麼好,但是風險會小一些,甚至有些企業會有在公司內部孵化一個同類型項目的思維慣式。」 Plug and Play中國區企業客戶負責人Claire告訴媒體。

這種狀態正在轉變,互聯網媒介體系的成熟,催生了一種以使用者體驗為主的價值導向,而中國傳統企業也開始從依賴Vendor逐漸轉向與Plug and Play尋求合作。

剛進入中國時,Plug and Play的加速營只有從國外慕名而來的Daimler、博世和飛利浦等合作夥伴,但是隨著項目進展和展現出的成效,萬達和華住這樣的本土企業也加入到合作陣營中來。

據瞭解,進入中國2年多以來,Plug and Play業務已經覆蓋到了8個地區,員工也從原先的個位數壯大到了現在的60多號人,而辦公地址也從原先的公寓升級到中關村智造大街的一棟樓。

Plug and Play創辦人Saeed Amidi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在中國這個市場續寫傳奇,這或許會成為Plug and Play中國發展的另一個動力。

本文授權自《鈦媒體》,作者:李勤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