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Line瘋狂貼圖的啟示 新創團隊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把表情符號做成大生意

張書樂 2016-08-15
Line瘋狂貼圖的啟示 新創團隊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把表情符號做成大生意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今年7月14日,日本聊天應用Line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此次IPO,Line共計募資13億美元,市場估值過70億美元,成爲繼阿里巴巴後首次公開募股後,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IPO。

與中國的微信、韓國的Kakao Talk一樣,Line的主要收入有三部分:通訊、內容、廣告。然而除此之外,他還依靠表情貼圖業務,圍繞表情經濟,去年共計收入達2.68億美元。

有數據顯示,在Line每10條發送的訊息中,就有一條是表情貼圖。在超級IP成爲新風口的當下,圍繞著表情貼圖這個爆紅商品,Line是如何讓用戶心甘情願掏錢的,這是所有人關心的話題。

表情貼圖是個輕IP,吸粉能力卻很重量級

Line在即時通訊軟體中起步較晚,2011年6月才正式推向市場,在中國名爲「連我」,台灣則直接稱為「賴」。在啤酒和炸雞爆紅的2013年大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千頌伊和都教授的日常聯絡工具就是Line,而盡管它擁有韓流血統,但其年收入的70%來自日本,且將近一半的日本人已經成爲Line的使用者。

在日本使用者看來,Line真正吸引他們的,並非在開通數據流量或連接Wi-Fi條件下,可隨時隨地文字和語音交互的工具性用途,而是應用裡面無表情的布朗熊和全能百變的可妮兔。

這其實只是在使用者交流中經常用到的表情符號功能,相對於自成故事體系的動漫、文學IP來說,僅僅一個原創表情只能算是輕IP。但在Line的運作下,它卻成爲了一個産業鏈。

産業鏈的源頭是使用者付費下載表情包。布朗熊和可妮兔是由Line官方設計的可愛又特色鮮明的聊天表情圖,吸引使用者爲此付費,與朋友聊天時互發表情貼圖。在2015年,僅表情貼圖的銷售額就占了Line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月費購買貼圖或遊戲的使用者數量十分穩定,維持在800萬人左右。

在過去的通常解讀中,對於這一付費貼圖的狀況,大多會用一句話概括,即日本二次元使用者有爲原創動漫付費的習慣,付費貼圖只是小Case。

但僅僅如此嗎?一個事實是,有表情的産品,確實很容易爆紅。例如在Line之前的通訊時代,1995年的日本市場上,運營商NTT曾推出了帶有不同表情符號的BB Call,深得年輕人喜愛,這款BB Call此後獲得將近40%的市場占有率。而到了Line時代,因2011年3月發生了引發福島核電站外洩的東日本大地震,因此當年6月才問世的Line借著日本的電信系統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很多地方通訊服務中斷的機緣,受到日本用戶熱捧,短短數月即用了有400萬用戶。但真正的爆發點則是在2011年10月,由於「貼圖」功能的加入,兩日間便爲Line帶來了100萬用戶。

貼圖的吸粉能量由此可見一斑,哪怕是付費體驗。

賣萌造就剛需,典型亞洲性格傳播

註冊用戶超4億的Line,如今月度活躍用戶約爲2.18億,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日本、台灣、泰國和印尼。與此同時,Line的用戶平均每天發送的包括收費和免費的表情包達到3.98億個,占到總共用戶聊天內容數據的9%。

造成表情包數據傳播如此高企的一個根源在於Line爲自己表情包貼上的獨特標簽「萌賤」。尤其是在賣萌文化盛行的日本,Line苦心推出的布朗熊、可妮兔、饅頭人等系列表情包可謂「老少通吃」。這樣的狀況,同樣出現在了Line用戶高度覆蓋的泰國和印尼。

對於貼圖的流行,大陸知名社交軟體微信的表情團隊的工作人員也認爲:「亞洲國家的社會文化偏保守傳統,平時看起來都一本正經,但內心其實很狂野,貼圖就是很好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但在Line看來,這種情緒表達畫像還顯然不夠貼切。

準確的說,在整個亞洲文化圈裏,表達情緒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賣萌且有點賤的樣子來呈現,這樣才能既狂野,又不失含蓄。尤其是對於平日裏習慣端著、壓抑和隱藏情感的日本人來說。反之,性格更加外露和激烈的韓國人,就不太熱衷於Line。

最能表達這種意味的一個例子應該是 Line 的其中一個指標性卡通角色「Moon」,他在尋找一份新工作的時候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在銀行存款變爲零之後,Moon 把自己的家裏弄得淩亂不堪,然後透過觀看一些色情內容打發時間,甚至嘗試和一隻蟑螂交朋友。

這也是以賣萌爲重要標籤的二次元文化從日本發源並壯大的所在。但如何才能讓使用者心甘情願付費呢?僅用日本使用者對每套貼圖約60元新台幣的消費並不介意的說法,顯然不足以解釋。

IP、更新和成本,付費的秘密所在

只要稍微觀察一下Line的貼圖,就不難發現一個特點,即除了它自造的一批萌系表情IP外,無論是三麗鷗的 Hello Kitty、懶蛋蛋等日本國民動漫形象,還是迪士尼的《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又或者是《海賊王》、《銀魂》、《進擊的巨人》等當下熱門日漫,都能在Line上找到相應的主題貼圖。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嚴密的日本,這樣的超級IP表情包不僅僅具有吸粉的強大功效,同時也能有效地確保獨占性下,使用者爲了更好地使用自己的熱愛形象去交流,而心甘情願的掏腰包付費。

當然,爲了讓用戶能夠更好的緊貼潮流,只要一個形象熱門,Line就會立刻引進,最快的滿足用戶們的表情需求,這其中恰恰體現除了快速更新的思維。

這相對於Facebook、微信的貼圖策略有極大的不同,盡管也有如哆啦a夢、忍者龜等超級IP授權的表情包,但大多只是爲了配合上映的大電影而進行的商業推廣式發布,不可能選擇付費模式。

而且FB和微信在表情符號布局上一直缺席,雖然之前有零星的表情符號開發,但微信一直到2015年5月份才組建表情符號部門,7月份發布微信表情符號開放平台,這使得已經經營多年的微信上,整體貼圖的數量太過稀少,可供用戶的選擇也太少,大多數用戶早已習慣使用各種免費、自傳播的貼圖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用者的習慣難以逆轉,這才是其它即時通訊應用難以複制付費表情路線的關鍵所在。

據《2015年中國社群應用用戶行爲研究報告》顯示,主流社群應用的“站內買商品”等活動提及率僅爲26.6%。而即使是微信與陌陌,表情收入僅分別占各自總收入的8.4%與18.8%,遠弱於Line。

付費真相是,60元新台幣不是關鍵,而在於使用者獲得自己所需時,需要花費的尋找同等水準的免費表情所花費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高於60元時,用戶就會選擇付費。

Line成功的達成了這一目標,但這並不是它表情庫真正的成功所在。

超級IP實體化,衍生鏈條才是主戰場

Line擁有著豐富的表情庫,但最爲著名的還是Line friends這一組合形象。按照官方介紹,這一組合主要成員包括大叔、可妮兔、饅頭人、布朗熊、詹姆斯、莎利、傑茜卡等7位成員,依賴彼此組合成的世界體系。

在貼圖一戰成名後,Line並不滿足於讓這些輕IP僅僅充當一個表情。必須要讓超級IP實體化,爲此,Line爲其開發了一系列的漫畫、動畫、周邊及線下體驗店。

日本女性插畫家、漫畫家kanahei,作爲Line上最受歡迎的表情貼圖畫家中的一員,就是這種衍生體驗的受益者,除了每年有可能從至少一個高人氣數字貼圖系列中獲得約3680萬日元的收益外,她創作的表情角色,在2016年初,還被遊戲開發商United做成了一款名叫《kanahei的蘿蔔》的手遊。

這僅僅是Line各種表情IP實體化的一個小碎片。僅僅在周邊市場擴展方面,Line friends這一組合不僅在天貓上有印有組合形象的公仔、手機殼、本本、小錢包等産品的周邊産品,而且還在上海、大連開設了風格不同的咖啡館、化妝品店。而在全球,Line friends主題商店共有44家,産品橫跨生活、文具、玩具、配飾、時尚、電子産品、醫藥還有圖書等,擁有超過400 個品類7000 款商品。

除此之外,Line還計劃開設Line 主題樂園,顧客可以在以Line Friends故事爲背景的主題樂園內心情玩耍,浏覽景點,欣賞展品,品嘗美食,包括多媒體互動、展覽、零售、娛樂設備(3D 電影院)等。在個別城市的政府支持下,Line friends 還將在室外主題公園中融合酒店等不同業務。

這其實是一個Line版的迪士尼式IP衍生産業鏈打造模式,目前,IP形象付費下載和相關衍生産品收益,已經占據了Line總收入的四成,且衍生品收益也隱然接近占總收入22%的付費下載水准。而這樣的IP實體化消費,也將讓已經進入營收瓶頸階段的Line表情包迎來産業增值的「第二戰場」。

一個以萌賤表情這樣的輕IP,深度吸粉和崛起粉絲經濟紅利的大藍海正在展開,一點不弱於漫威式強大故事宇宙下的強IP粉絲體系。

作者張書樂,本文授權載自:鈦媒體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