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sometimes think of the shift to mobile as finished, or almost finished. It isn't. pic.twitter.com/l5gaiMlaoU
— Benedict Evans (@BenedictEvans) 2016年3月12日
近日,矽谷頂尖創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夥人Benedict Evans發了一條推文。推文內容是這樣的:「我們有時會認為行動革命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矽谷頂尖的創業投資家和著名的部落格作者Fred Wilson也贊同Benedict Evans的看法,並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闡述這一觀點。
目前,全世界已有的25億部智慧手機使得圖片分享應用程式Instagram、閱後即焚應用程式Snapchat、打車應用程式Uber、行動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行動消息應用程式Kik、行動支付應用程式Venmo和語言學習工具Duolingo等各種行動巨頭快速發展起來。
而最為重要的是,它們會推動很多龐大的網頁應用程式去開發世界級的行動應用程式,同時將自己的用戶群從網頁端轉向行動端。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美國的最受歡迎的前200名非遊戲類App的話,你會很清楚發現,這個Top 200的應用程式榜單和最受歡迎的Top 200的網站應用榜單是非常不同的。西方國家在2007年至2015年間發生的行動革命主要和我們如何訪問和獲取網路有關,而不是我們在使用哪些行動應用程式。當然,這裡面也會有一些例外存在。
圖說:Fred Wilson。照片來自:PROLachlan Hardy via flickr, cc license
不過,下一個能夠使用智慧型手機的25億人口,其情況和之後會發展的故事,將會變得完全不同。這25億人中的大多數都將生活在全球開發中和非富裕的國家和地區,他們主要希望利用智慧手機獲取一些他們之前透過網頁服務或無網路情況下無法享受到的服務,其中包括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教育服務以及運輸服務等等。其實這些東西要比瞭解你的朋友昨晚玩得如何開心或是使用faceswap要重要得多。
Benedict說得沒錯,我們的行動革命還遠遠沒有結束。不過,行動革命在那些已開發國家已經即將完成了。那麼對於這第二次行動革命我們要到哪裡去尋找巨大的行動機遇呢?是拉丁美洲?中東?非洲?東歐?還是東南亞?美國或是其它發達國家的企業家會為發展中國家建立和提供這些重要的新服務嗎?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是特別清楚。我很願意相信,全球各地的企業家現在都有能力(包括技術和資金)在自己的國家和地區開發和提供能夠改變格局的顛覆性的新服務。
然而對於新興經濟體中的企業家來說,現在依然存在很多的障礙,既包括局地地區的戰爭與衝突,也包括部分國家的法律監管,比如在俄羅斯,立法機構正在構思起草一部法律,對於使用比特幣的人,將判處7年監禁。
不過在發展中國家提供新服務的一個特別令人感到興奮的地方在於,這可能會促使全新商業模式的產生。事實已經證明,全新的商業模式會比新技術更具顛覆性和破壞性。微軟可以拷貝Netscape,但要想模仿Linux的商業模式卻非常困難。我們可以複製一款Venmo應用程式,但要複製Venmo的商業模式卻非常難。
能夠親眼見證第二次行動革命的即將到來,我已經非常激動了。對於我這樣的美國創業投資者而言,這裡面是一個巨大機遇。對於那些有勇氣和遠見、並敢於在新興發展中市場進行投資的創投機構和早期投資人來說,這裡面也蘊含著非常巨大的機會。那些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有勇氣和遠見在中國投資的投資者都獲得了非常豐厚的回報。如果你問我創投的下一個空白地是哪裡的話,我會認為是在發展中國家。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的風險和障礙,但我依然覺得那裡有巨大的潛力。
資料來源:AVC.com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