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0 年前比爾蓋茲對網路發展的預言,如今全部都應驗了

外部轉載 PingWest 2016-01-05
20 年前比爾蓋茲對網路發展的預言,如今全部都應驗了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來源
圖說明

一年開始,許多人都有做新年計畫和展望未來的習慣,不過有些人總是比別人看得更長遠:

1996年1月3日,比爾蓋茲在一篇叫做「內容為王」的文章裡,大膽預測了20年以後的網路。

這可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你瞭解當時的網路是個什麼樣子,當時整個世界 99 %的人都不知道網路是個什麼東西。即使有知道有網路這個玩意,也不過只能利用撥號,在極其有限的幾個網站中間選擇。網站很多還是聊天室和個人網站,我們現在熟悉的各種便利服務,以及絕大多數的門戶網站要麼是搖籃裡的寶寶,要麼根本不存在。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要預測好網路的未來,需要相當的勇氣和判斷力的。但是,比爾蓋茲,這個引領微軟以及整個 PC 時代的男人,卻不是一般人。在文章裡,他大膽預測了從平面媒體的死亡到UGC類網站的繁榮,許多跟現在的網路驚人吻合。

讓我們來看看他到底預言了什麼吧。

基於網路創造的內容會成為像電視一樣,成為巨大的金礦。

「網路內容會誕生出非常多的商業機會。因為每一個內容都是廣播。」比爾蓋茲寫道。

在他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網路只有少數的多媒體內容,因為連接非常慢。廣告商也不覺得網路是個有潛力的管道——那時地球上只有約1000萬人上網。

但蓋茲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更好的內容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看到它,它會透過數位廣告賺了不少錢。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情況如何? 比爾·蓋茲的預言不僅應驗,甚至還略顯保守 —— 網路廣告不僅與電視並駕齊驅,甚至有超越電視廣告的趨勢。這還是僅僅只算了廣告,沒有計算網路其他潛力的情況下。

由使用者生成內容的網站會成為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關於網路的令人興奮的事實是,任何人只要有一台電腦和一個數據機,就可以發佈任何內容,他們可以自行創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網路相當於一台多媒體影印機,它允許內容以低成本複製,不管觀眾多還是少。」20年前,比爾蓋茲這樣寫道。

時代所限,蓋茲並沒有提出「UGC」這樣的詞。在 1996 年,美國,乃至世界上人們所觀看的媒體內容,大部分是由幾個關係密切的企業和機構創造的。普羅大眾如果要讓大家聽到自己的呼聲,唯一的辦法是向媒體求助——例如寫信給報紙的編輯。

但新生的網路提供了民主化的世界,蓋茲意識到,網路的一大意義就是允許任何擁有數據機的人來創建新的和令人興奮的事情。

如今,蓋茲的預言也實現了:Youtube、Twitter、Reddit上的內容,正在迅速的從用戶自我消遣轉化為全球媒體內容流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

網路將給小公司更大的機會,以及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對於涉及提供資訊或娛樂服務的領域。公司的大小將不再是一個限制。」 比爾寫道。

如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1996年提出來,一定會被人視為空想:那是一個大公司尚且熱衷於互相並購的年代,小新創公司,尤其在媒體上的新創公司,只能在巨頭指縫裡討些殘羹冷炙。

然而,這個局面在網路時代確實有所變化——儘管巨頭還是巨頭,競爭也還是競爭。但是網路的長尾效應給了許多專精於某一部分內容的創業者以充分的機會,而病毒式的傳播和置入式廣告又讓人們看到這些創業所帶來的明確前景。如今,每一個細分內容市場都幾乎可以找得到創業者在耕耘。

蓋茲預見到了平面媒體的凋亡。

「許多人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傳統印刷時代獲得成功的媒體,有多少也能在網路時代獲得成功?」

蓋茲不僅預言了紙媒的凋亡,他還認為,如果僅僅只是把紙上的內容搬到網上,而完全沒有根據內容進行數位化創新——就像許多傳統媒體現在所做的那樣,這種拯救註定是徒勞的。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不僅僅是對於紙媒被網路取代,而且還在於紙媒面臨網路會採取的種種措施,我們看到,在新時代紙媒實際上不能說不積極,它們紛紛推出的電子版、網路版、行動用戶端等等,但是面對新型的網路內容巨頭,它們仍然無能為力。

新聞將會使得一些「當地」的事件被全球化。

「雖然在網路裡『淘金』的氣氛今天仍然主要局限於美國,但是席捲全球的通信成本下降和當地語系化內容在其他國家中的湧現,會使得這個趨勢最終傳遍全球。」

傳統媒體的下滑並不意味著受眾獲得資訊會變少,事實恰恰相反。蓋茲預言,訪問網路的成本將大大下降,世界上將會有 40% 的人使用網路。如果現在你已經不再為這個數字感到驚訝,請你想想在1996年這個數字是 1%。

上網的人數增多, 不僅僅意味著全球內容逐漸走向世界每一個角落,也意味著每一個「當地」的內容也有可能突然成為全球的中心。隨著受眾和創作者的日益廣泛,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獲取全球各地的新聞,「當地」、「區域」和 「全球」、「中心」的邊界逐漸模糊。

在今天,我們越感受到這一點:不僅是全球的巴黎、弗格森、巴勒斯坦、敘利亞的新聞能夠迅速佔領我們的社交媒體和日常談話,也包括任何一個你身邊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整個國家甚至世界的談論。

有很多例子,但人們可以期待2014年的抗議活動弗格森,密蘇里州,巴勒斯坦人在地球另一邊透過社交媒體所支持的。還是斯諾登洩漏國家安全局的間諜,震撼了世界,因為他們第一次在2013年在網上公佈。

(2015年最令人悲痛的一幕:巴黎爆炸案)

他還預測「付費牆」技術和多種內容盈利模式的出現。

「在一年之內,收費機制會逐步到位,但是收看內容僅需要一毛錢或幾毛錢的資訊費。如果你決定要訪問一個會花你五美分的頁面,你會不會寫支票或郵件去申請。你只需點擊你想要什麼,然後收取總數就可以了。」。
這個想法如今看上去稀鬆平常——儘管網站的收費內容仍然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話題。但在1996年的技術網站,網上支付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全新的。而且,一個網站可以收取幾美分的想法也非常特別。

蓋茲自己就是收費牆的首倡者:1996年七月,微軟推出了知名網路雜誌Slate.com,並且收費$ 19.95 美元。不過這個確實有些超前了,一年之後,Slate.com 取消了收費,但是許多新聞網站,開始繼續付費內容和多種商業模式的探索,一直到今天。

當然蓋茲也預言了,這種方式可能會有局限性,因為你在建立有效的收費壁壘的時候,也在減小可能閱讀的人數和廣告收入。但是,它畢竟為擔心自己的內容會上傳到網路上的原創者提供了一種可見的模式。

2016年即將到來,你對於 20 年後的網路有什麼看法呢?趕快把它記下來,說不定20年後它們也會成真!

@@ACTIVITYID:484@@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