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是很多人在抱怨台灣創新的腳步不夠快,創業生態系統不夠完善,但是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越來越多政府或民間自發性的交流活動,期待讓台灣走出去,更加了解國際市場,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這次由資策會邀請 500 Startups Distro Team,在3月21、22日舉辦兩天的矽谷創業戰鬥營「500 Startups G Camp」就是一次這樣精彩的活動。整場活動的精華紀錄可以參考 PunNode的摘要,筆者這次想要深度分享的主題,是由導師 Susan Su 主講歷久彌新的重要主題-電子郵件行銷(Email Marketing)。
首先不得不來提一下講師 Susan Su 厲害的背景,Susan 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目前為 500 Startups Distribution Team 團隊成員,主要負責數位內容行銷。Susan 在加入 500 Startups 前於矽谷有8年左右的網路創業經驗,其中包含AppSumo.com 以及 Ramit Sethi 的 IWillTeachYouToBeRich.com 。如果有在看國外內容行銷案例的,對這兩個網站應該不會陌生,前者以幽默詼諧的產品文案聞名,後者運用心理學法則並透過結構化的使用者研究掌握使用者需求,不斷推出銷售業績破百萬美金的線上課程產品而聞名。以下是筆者整理 Susan 這次分享的重點,並加上一些個人的想法與觀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用 AARRR 看 Email Marketing
Susan 一開始就用 AARRR 的架構來解釋她怎麼看待 Email Marketing,這非常可以理解,因為 AARRR Metrics 正是由 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 所提出的一組成長指標。(想更了解 AARRR,可以參考「新創事業一定要掌握的成長指標-AARRR Metrics」一文)
- Acquisition:收集使用者的 Email
- Activation:促使訂閱者變成活躍的使用者
- Retention:不斷與舊訪客互動,留住使用者
- Revenue:讓使用者成為付費的用戶
- Referral:讓用戶分享推薦給朋友
這個流程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何在每個階段使用 Email 進行不同的行銷活動,瞭解使用者所處的銷售階段,並策略性地將使用者帶進不同的階段。
每次溝通都是機會
Email 的行銷活動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來設計:
- 歡迎新用戶(Welcome campaign):確認註冊成功,建立用戶正確的期待值
- 啟動服務(On-boarding activation):一系列的 Email 幫助用戶了解你的服務或產品,並引導他們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 互動性質(Engagement):讓使用者習慣甚至期待你的存在,從一次性的使用者變成熟客
- 再次啟動 (Reactivation) :喚醒沉睡的顧客
- 交易性質(Transactional):像是密碼設定,收據,訂單確認等等的信件,雖然不是行銷活動的一環,卻是最多使用者會開啟的信件,除了制式信件內容,是否可放進其他的 CTA?Susan 指出這種類型的信件是許多企業忽略的機會點。
影響開信率的五個重要因素
一封寫得再好的信,沒有被打開也是枉然,有一些非常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一起好好檢查一下:
信件主旨(Subject line ):Susan 說一封好的電子郵件本身就是個漏斗(funnel),可以有效的促使你的使用者移動並行動,Email 標題的每個字也是如此,好的布局將帶領讀者自然地打開你的信。
寄件者(Sender):寄件者是不是認識的人或是信任的對象會大幅影響開信率,然而信任和名聲是需要時間累積的,因此每一封郵件都不能隨意。
- 名單品質(List quality):假設你的名單是不斷做贈獎活動得來的,那開信率將注定是一路往下,除非你打算再送一台 iPhone 6。
- 郵件預覽節錄(Snippet preview):這是非常基本但很多人會忘記檢查的部分,一般人在電子郵件的程式裡除了標題,還會看到一兩句內文,你確定這麼寶貴的空間要放「如網頁無法正常顯示,請點選此處查看」嗎?
- 信件內容(Content):當然在你通過以上考驗之後,信件本身的內容還是很重要的,務必確定你知道自己在和誰講話,而不只是大聲廣播。
Email Marketing 的七個黃金原則
1. ABC 原則:永遠在收集名單 (Always Be Collecting)
在你的網站的每個頁面都要有收集郵件的地方,可以考慮使用跳出式的視窗,甚至是放在所有員工的郵件簽名檔,以及設計在每一次的行銷活動裡,當然如果你有實體店面的話,也要記得盡量創造機會收集 email,總而言之就是把握每一個收集名單的機會!
2. 信件主旨超重要
信件主旨不只是影響開信率而已,還會影響用戶對你的整體信件與品牌的觀感,甚至直接影響轉換率,建議使用動詞,或是好的問句也是相當有感染力的。
3. 確立目標並分眾
切記不要隨便亂寄,至少簡單把名單分類一下,最簡單的根據人口統計資料,進一步的根據互動狀況與購買歷史,就是不要寄給所有人一模一樣的訊息。
4. 衡量真正重要的指標
一些基本而重要的指標像是開信率,點擊數,轉換數,名單數,以及取消訂閱數等等,然而還是要看你的商業目標來做挑選最重要的衡量指標。
5. 不斷測試
沒有通用的鐵則,每一次溝通都是更了解用戶的機會,以下都是你可以考慮測試的項目:
- 標題:文案、長度、語調、情感
- Call To Action:語言、大小、顏色、承諾程度(像是 “了解更多” VS “立即購買” )
- 內容版面及長度
- 要不要放價錢
- 選擇的多寡
- 寄送的星期幾和時間
- 個人化的訊息
- 寄件者
6. 內容真的很重要
信件內容從標題到內文,到是否使用圖片,都是用戶的體驗,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你能否提供對的內容取決於你多了解你的消費者。
7. 不要忽略行動優先的趨勢
在美國已經有 65% 的使用者是使用行動裝置瀏覽電子郵件,因此行動介面的優化已經成為必要考慮的事項。從介面到內容,在發信前以行動裝置測試過是否對行動的使用者夠友善,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Susan 提醒大家,行銷本來就沒有萬用的通則,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群眾特性,還是得不斷的測試加優化,認識你的使用者,不斷思考你的使用者想要的價值,只會轟炸(Email Blast )他們是沒有用的,Email 應該成為你與使用者溝通的管道與建立關係的橋梁,而不只是另外一個揚聲器。
常常看到台灣介紹電子郵件行銷的技巧,都會舉國外的案例,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能夠分享你心中台灣做電子郵件行銷最厲害的團隊或案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與交流。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本文由AlphaCamp Blog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