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資訊圖表]LINE打造行動入口-大平台、大流量、大商務(3-3)

editor 張嘉伶、李育璇 2014-11-09
[資訊圖表]LINE打造行動入口-大平台、大流量、大商務(3-3)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有「網路女王」封號的KPCB投資基金合夥人瑪麗.米克(Mary Meeker)在「2014年網路趨勢報告」指出,未來網路的核心是內容+社群+商務。掌握5億用戶,且成功打造角色經濟的LINE,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補上商務版圖。

對比網站時代的電子商務,LINE以手機App為核心,有著個人化、攜帶性、即時性的優勢,更容易將對的商品,用對的管道,發送給對的人。根據資策會FIND及市場研究機構「明略行」(Millward Brown)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成長到58.7%,台灣網購族用手機逛購物網站及App的比例為44.6%,年成長近30%,加上市場上目前並未出現霸主。這樣的時機點,正是LINE推官方帳號的大好機會,可養成新的小金雞母。

LINE在今年宣示了「服務擴張」、「在地深化」以及「連結世界」三大策略方向,目前在平台的建置上已具備雛型,接下來的重點就在於如何透過業務的力量,集結更多商品及商家。此外,在金流跟相關物流方面,也開始動作。

一如阿里巴巴,打通線上到線下的消費迴圈,進而整合金流、物流及資訊流,再相互導購創造更多消費,同時收集並建立自有的大數據資料庫,LINE目前已建立起消費閉鎖循環的體系,剩下的就要看執行力是否到位了!

LINE 行動電商3大模式

Model 1:官方帳號
由於擁有活躍且龐大的用戶數,品牌業者向LINE購買官方帳號,提供免費貼圖給消費者下載,由消費者「主動」搜尋並加入好友,在自主性接收廣告訊息下,不易引起反感,也更能針對目標客戶進行促銷,並連回品牌業者官方網站購物,完全展現了社群商務的精神。官方帳號的費用目前分成三部分:設定費、簡訊發送費以及額外加上的企業貼圖上架費。簡訊月費按粉絲數和簡訊發送次數而定,1年費用約在800萬元台幣上下。

Model 2:O2O服務
當利用官方帳號在企業及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關係後,LINE希望藉由線上(Online)力量活絡實體(Offline)區域經濟與品牌影響力。例如利用手機掃描產品上面的QR Code,輸入貼圖序號,即可獲得最新LINE貼圖。或是與電商業者優達斯合作,由LINE去跟品牌業者要求首賣或者有特色且價格有競爭力的產品,每日提供商品訊息給消費者,消費者訂購後,優達斯負責倉儲以及物流配送。
新近推出的LINE@生活圈,實體店家可利用自身的帳號推播即時訊息給顧客,用LBS鎖定生活圈5公里的潛在顧客。而顧客可以在生活圈內「搖一搖」,找到附近店家的LINE@帳號加入,就能直接一對一傳訊跟店家互動,省下打電話給店家的錢,讓地區商家從原本的產品導向,轉向為服務導向模式。
網路時代,平台最重要的就是規模與流量,一旦兩者俱備,自然不乏變現的模式,而LINE被看好的潛力也就在於此。

Model 3:購物平台
行動商務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在網站時代已成熟的購物平台模式,現在也在手機端發生。LINE於去年先在日本推出LINE Mall,允許個人或企業銷售新品和二手商品,只需要拍下商品照片再填寫商品資訊即可,LINE不收取商品發布費用。但如果最終成交,將收取成交價的10%做為佣金,消費者還可獲得紅利點數。為了避免使用者之間的消費糾紛,買家的款項會先進到LINE Mall,等到買家收到商品之後,款項才送交到賣家手上。買家可選擇以信用卡、便利商店和Pay-easy等三種方式付款。
在此架構下,LINE Mall進一步細分出5種購物類型:「LINE團購」,最高可享半價優惠;「LINE禮品」則是選定商品及收件人後,收禮人只要在LINE上回覆訊息,即可指定配送地址及配送日期;結合日本農家、漁家的「LINE鮮貨」,以及「LINE精選」、「LINE手創」等。今年度則是選定台灣做為此項服務的海外首站,但名稱更改為LINE Mart買賣市集。

延伸閱讀|[資訊圖表]LINE!全方位的行動平台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第246期)
其他精彩內容》》 訂閱數位時代》》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