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美國教育科技發展議題熱,蓋茲基金會投入1億美元、希望促成個人化學習

Bnext 許凱玲編譯 2013-02-06
美國教育科技發展議題熱,蓋茲基金會投入1億美元、希望促成個人化學習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去年,美國一直熱議的教育話題,希望透過新科技提升並轉型改革內容,像是矽谷新創公司Udacity和加州大學體系合作,以較低學費推出一系列線上補救教學與初級課程。

近來,從創投業者到聯邦政府都開始正視這項議題,具影響力的政商界人士紛紛發表相關談話,如前佛羅里達州州長也是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Jeb Bush,就對CNN表達數位教育的重要,特別提及要藉由無所不在的工具,以比以往更多元和個人化的學習科技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比爾蓋茲上周在其基金會年度公開信當中,也提到了希望可以利用巨量資訊(Big Data)「拯救」充滿問題的美國公立教育體系。新聞集團2010年斥資3.6億美元併購科技教育業者Wireless Generation,同樣也是著眼於教育改革。

包括Jeb Bush、比爾蓋茲、或是新聞集團(還有更多其他業者與人士),目前都參與了一項名為「Shared Learning Collaborative,SLC」的計畫,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投入1億美元資金,卡內基公司亦為背後支持者之一,由跨州、跨地區的非營利基金會負責,目標是希望可以促成每位學生的個人化學習,進而提高其成績與成就;其方法是建立一套共享的科技服務機制,讓各區學校可以連結學生學習數據與教學內容,進而讓老師、父母、和學生更有效地整合這些資訊;SLC計畫日前正式透過「inBloom」這個新名詞啟動。

不能否認教育科技被高度關注的趨勢,當投資者願意投入這項領域是因為教育產業的重要性、規模程度、以及技術轉型潛力,但也有許多投資者猶豫不決。相對於初期(early-stage)創投資金對教育科技的興趣,更多後期(later-stage)投資者因為其投資報酬率不顯著而放棄,實在是因為尚未能看到成熟的商業模式。

不過,無庸置疑的是這項實驗提供了長遠的價值,2013年將是充滿關注、投資、和超越的一年。我們看見剛起步的inBloom其願景和潛力,配合的學區也都加緊腳步接受教材和數位學習內容,但是教師每一回被大量資料、以及新創公司研發的軟體和應用程式衝擊著,學校依舊使用著陳舊設備,資料格式又過於繁瑣,這樣的流程還是有著極大的改善空間。

另外還有教育服務業者,如LearnSprout和Clever,進行的任務就是建立標準化APIs,讓開發人員可以解密學生必要的學習資訊,創造真正不一樣的好用應用程式,這也是inBloom接下來想要進行的任務:標準化且開放性的資訊架構,毋需再受限於學生資訊系統(Student Information Systems),希望整合資訊與搜尋內容時能更簡單,讓學習應用程式可以降低學校成本。

目前已經有21家教育科技服務業者宣布和inBloom共同合作開發應用程式,包括Agilix、BloomBoard、CaseNex、Clever等;另外有9個州(代表將有超過1,100萬名學生)宣布參與此項實驗,包括科羅拉多、伊利諾、肯塔基、紐約、北卡等,其中5州已經選定測試學區。

inBloom執行長Iwan Streichenberger表示,雖然這個機制充滿開放、內部溝通、可用資訊、可拓展性,但是所有資料的隱私將是最重要的事,完全遵守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法案(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最後,inBloom預計在兩個月後,於SXSW德州音樂節上展示部分平台功能。

出自TechCrunch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