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史丹佛大學研究~IPO上市將扼殺公司40%創新能力

Bnext 許凱玲編譯 2013-01-25
史丹佛大學研究~IPO上市將扼殺公司40%創新能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股票上市的公開發行公司,比起剛起步的新創公司相對更安全,但也更無趣、更不具創新能力、更無法承擔風險,對嗎?這應該是籠統的想法,不過現在有更精準的研究指出,IPO公司真的比較「沒那麼創新」。

史丹佛商學院助理教授Shai Bernstein調查將近2,000家上市的科技公司,發現當公開發行之後,該公司野心立刻變小,而且往往會失去其重要的技術開創者,留下來的多為平庸之才。接下來的發展呢?就是該公司會透過收購引進新技術或新人才。

這項統計遍及1985年至2003年間的上市公司,追蹤並分析其專利數量與重要程度,比對其上市前後表現。當公司仍處與私人股份階段時,會保持其步調創新研發,不過一旦成功上市,其專利數量會在五年內下跌40%。

就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相當顯見的:新創公司以IPO為夢想前進,當完成上市任務之後,就該對股東負責,統計數據顯示此時有18%技術開創者選擇離開。不過卻有一件奇怪的現象,就是留下來的技術開創者居然也變得不具創新能力,專利開發的質與量都在IPO之後下跌50%。

難道這代表了:不要公開上市嗎?當然不是如此,有一種情況下創新能夠繼續保持,就是執行長和董事長是同一人,越小型的領導團隊越能讓公司持續面對市場壓力。

出自VentureBeat

TAGS: # IPO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