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沒有品牌標誌的好商品」為核心理念的日系品牌「無印良品」,憑藉簡約設計與實用美學,從服飾到居家雜貨皆展現去除多餘裝飾、回歸產品本質的哲學。品牌倡導「這樣就好」的理性消費概念,不追求過度消費,持續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官方資料顯示,無印良品全球門市目前約1,396間(日本674間、海外722間)。其中台灣市場表現尤為突出,不僅是海外第二大據點(台灣共69間門市,海外市場僅次於中國414間),更在2023年創下年營收突破70億新台幣的亮眼成績。作為日系生活風格的代表品牌,無印良品在台灣市場展現獨特的品牌魅力。
從資本市場角度觀察,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Ryohin Keikaku, 7453.JP)近期表現亮眼。其股價近一年已從不到3,000日圓攀升至約7,000日圓,漲幅逾倍,市值更是一度接近2兆日圓,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根據最近12個月的財務資料,營收與獲利均創下紀錄,市場也持續上調其估值倍數,顯示投資人對其未來成長潛力高度看好。
無印良品如何在全球經濟逆風中逆勢而上?接下來,我們從基本面、區域市場、產品策略、獲利表現到品牌未來規劃逐一分析其成長動能。
營收穩健成長,近五年CAGR達13.6%
無印良品(良品計畫7453.JP)近五年度營收從2021年4,537億日圓擴增至LTM(最近12個月)7,571億日圓,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3.7%,顯示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強勁動能。
品牌市場結構:本土穩固,東亞尤其中國推動海外擴張
日本為無印良品核心營收來源,約佔六成;海外市場則貢獻約四成,且比重逐年提升。此外,東亞包含中國、台灣、香港、韓國等地區為海外市場最大推手,約佔集團總營收三成,中國更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顯見中國為品牌亞洲擴張策略中重要的戰略據點。
展店驅動與單店成長,共同推升無印良品表現
無印良品全球門市持續增加,近兩年增長態勢強勁,平均每年新增逾百家,達雙位數年成長率。營收增速已明顯超越店數成長,代表單店營收也在提升。換句話說,品牌不只是靠「開新店」驅動成長,既存門市也展現強勁的經營效益。
銷售結構拆解:客單價vs來客數量
進一步觀察銷售結構,以營收佔比加總約九成的日本本土與東亞市場作為主要分析區域,根據2024Q1到2025Q3的官方數據,我們將銷售額拆解為「客單價」與「來客數量」兩個面向來看,可以發現有明顯差異。
- 客單價:日本市場的客單價持續提升;但在以中國為主要營收份額的東亞市場,則受到中國當地品牌如名創優品(Miniso)及白牌電商等以更低價格搶佔市場所影響,顧客平均消費金額出現下滑趨勢。
- 來客數量:兩區域來客數的增長率皆高於店數增加,代表既存門市吸引了更多人潮。換句話說,即使消費金額在中國存在壓力,人潮成長仍為營收注入動能。
上述分析引出下一層面的思考:無印良品究竟透過哪些策略不斷吸引新客進店,並持續推升人流動能?
產品策略:生活用品為推動客流關鍵因子
根據2022至2024財政年度財報,無印良品的營收結構中,生活用品貢獻占比約45%,服飾占比約38%,食品占比約13%。其中生活用品不僅是營收貢獻最高的類別,且在過去兩年持續保持雙位數的年增長率,成為推動客流量及整體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
生活用品聚焦兩大核心引擎:「健康美容」與「日常用品」
健康與美容(Health & Beauty):鎖定日常保養,出圈吸引新客群
自2021年起,無印良品提出「支持生活基礎的產品陣容」策略,其中以保養品為首的健康美容業務,已成為品牌最大單一營收來源。其保養品在設計理念與市場策略上都呈現獨特之處,具體表現如下:
依膚質需求設計,降低選購門檻
- 打破傳統分類框架:傳統保養品以「年齡/性別」作為主要分類依據;然而,無印良品將保養品定位為「日常用品」,改以「皮膚問題」作為產品設計基礎,適用更廣泛客群。
- 降低選購門檻:捨棄複雜專業術語,採直觀命名方式(例:敏感肌系列)
主打特色,成分單純無負擔
- 採用減法護膚概念:保養品主打安全溫和配方,以不含有令人擔憂的成分作為核心理念。
- 以「無過多添加物」、「選用肌膚友善配方」、「不給肌膚額外負擔」為主軸。
自有品牌優勢,平價搶市
- 相較市面上多數保養品品牌投入龐大資金用於廣告行銷及通路費用,無印良品受惠於品牌知名度和自身銷售通路,相較於其他競品擁有相對價格優勢。
- 以發酵化妝品為例,SK-II是發酵化妝品領域的知名品牌,單品價格動輒破萬日圓,無印良品類似效能產品卻僅約2,000日圓即可入手。
- 2023年08月無印良品全系列保養品更新推出後,憑藉知名專櫃品牌「平價替代品」的概念在社交媒體強勢傳播,迅速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形成話題效應,成功擴大品牌曝光度並促進銷售大幅增長。
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健康美容品類營收年增率達40%,較兩年前2023年同季度則大幅成長75%,目前已占整體營收約21%。
家居用品-日常用品(Housewares – daily supplies):提高顧客造訪頻率
除健康美容外,無印良品也積極拓展居家生活日用品,涵蓋客廳、廚房、臥室到浴室等多場景高頻消耗產品。藉由不斷擴充產品線,帶動消費者回店頻率,進一步增強顧客黏著度。根據官方統計,2025年第二季日常用品營收年增40%,相較兩年前2023年同季度增幅達80%,目前占整體營收約7%。
雙重驚喜:營運連創新高、一年連三次上調財測超預期
無印良品憑藉「健康美容」保養品與高頻復購的「日常用品」雙引擎驅動,營收與獲利能力顯著攀升。2024全財年集團營業利益首度突破560億日圓,營業利益率從前一年的5.7%躍升至8.5%,成長幅度達2.8個百分點,展現強勁動能。
進入2025年,品牌「平價替代品」產品持續發酵,多款商品透過社群話題效應躋身熱銷榜單,例如:
- 味道接近 Aesop 的「檜木和薰衣草系列」產品,包括洗手乳、洗髮精、潤髮乳、沐浴乳與護手霜等
- 被稱為「LE LABO 平價替代版」的木質香調空間芳香油等
此波消費熱潮反映在最新財報數據:財年前三季(Q3)營收達5,910億日圓,年增19.2%;營業利潤更大幅成長39.9%至594億日圓,帶動營業利益率站上10.1%的歷史高點。與此同時,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於近一年內罕見地「連續三次上調財測」,引發投資市場高度關注。根據最新發布的2025全財年預測:
- 全年營收預計達7,760億日圓,年增17%
- 營業利潤上看700億日圓,不僅年成長25%,更預計提前一年超越原訂2026財年的680億日圓目標
超乎預期的營運成績讓部分投研機構將良品計畫納入全球大型、高品質、高成長股票的行列。這類股票通常需符合市值、利潤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等嚴苛標準,被納入行列後也往往獲得更高的本益比估值。此舉也印證市場對其獲利能力持續超前的強勁信心。
未來營運藍圖:2027年目標營收達8,800億日圓,並盡速挑戰兆圓規模
無印良品在2024財政年度營運展望中提出短、中期成長目標。短期而言,公司規劃至2027年實現營收8,800億日圓,並將發展重心放在亞洲市場。中期則進一步設定盡速挑戰兆圓規模,並以歐美市場作為主要成長引擎。
未來三年的營運策略主要涵蓋以下三大方向:
- 店鋪擴張:三年內全球新開360家門市
- 每年增約120家門市,其中日本與海外市場各占一半,海外新增店鋪以中國市場為核心,預計每年新增30家。
- 以大型門市 (1,320平方公尺)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開始於海外市場設立旗艦店。
- 海外門市產品覆蓋率達日本本土門市80%
- 目前海外門市的商品覆蓋率僅達日本本土的58%,預計2026財年將該比例提升至80%。
- 剩餘20%預期開發在地化商品,並聚焦於生活用品與食品兩大類別。
- 改革生產流程:製造流程可視化,提升營運效率
- 推動生產流程可視化改革,將製造追溯範圍從縫紉或組裝環節延伸至原材料來源。該改革預期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確保品質並有效控管成本。
- 批在新系統下製造的產品,預計將於2025年秋冬季上市。
高成長品牌的未來考驗
總體而言,無印良品憑藉持續創新的產品策略及迅速在日本本土和海外展店,近年持續展現強勁成長動能。然而,隨著規模擴大,營運上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值得注意,包括重要海外市場中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假冒產品的激烈競爭及利潤成長可能放緩的隱憂等,未來能否在挑戰中保持增長動能,將成為投資人與業界觀察的焦點。
參考資料:東洋經濟1、NEWS PICKS1、東洋經濟2、東洋經濟2、no+e、MONEY PLUS、良品計畫、NEWS PICKS2、NEWS PICKS3
本文授權轉載自《若水數位評價》,原文標題:從生活用品到高成長股票:無印良品如何在全球經濟逆風中實現業績創新高

當「若水數位評價」於2012年創立之際,便秉持「上善若水」的理念,不斷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企業股權評價、無形資產評價以及新創輔導等多元服務。本公司匯聚了眾多持有國際評價師證照(IACVS)的專業評價師,透過他們獨到的專業視角,引導人們深入了解當今時下的併購案例以及新創公司的估值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