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光閃爍的調酒台前,Stupid Bar的當家調酒師Brandon透過螢幕,耐心地向學員示範如何調製經典的雞尾酒,遠端的觀眾,正聚精會神地跟著他的節奏,在自己家中的廚房裡同步練習。同一時間,另一個螢幕前,「Re Life整理收納學院」的講師布蕾(Blair)手拿著收納盒,向學員拆解如何運用分類與動線規劃,將雜亂的生活空間轉變為整潔有序的理想居所。
這些過去或許只存在於特定場域的專業,如今透過線上課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與傳承。對許多創作者來說,這不僅是分享熱情的方式,更是一條通往副業、創業,甚至打造個人品牌的道路。
而在這些變化的背後,Teachify正是關鍵角色——它不只是讓知識創作者能夠輕鬆開課,更讓他們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品牌,獨立經營。
Teachify是林宜儒(Lawrence Lin)的第3次創業。台灣的創業圈對於林宜儒應該不陌生。他過去曾創立科技媒體Inside與食譜料理社群iCook愛料理。而這次,他的「創業作品」Teachify,則是為知識創作者打造的舞台,讓個人、企業、教育機構都能輕鬆開設線上課程,發展自己的品牌與事業,目前已經累積84萬會員。
如果用電商來類比,Hahow更像是MOMO、PChome這類B2C平台——老師將課程上架後,學生透過平台選購;而 Teachify則更接近Shopify——它不是「課程賣場」,而是提供完整的開站工具,讓創作者能夠擁有自己的品牌與獨立網站,包辦「開店、倉儲、物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開店」指的是創作者可以透過Teachify建立個人課程網站,自主經營並打造長期的學習社群; 「倉儲」指的是Teachify提供雲端託管,讓創作者能夠上傳並集中管理所有的課程內容。「物流」 則是指Teachify負責確保內容的順暢交付,包括高效的影音串流技術,確保學員觀看體驗流暢,無論下載的檔案容量有多大,都能輕鬆存取。
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創作者的技術與經營門檻,也讓他們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事業,而不只是依賴第三方平台的規則。
學習模式變了!知識主導權回到創作者手中,知識不再只是輸入,而是收入
現在的人,學東西的方式早已和過去不同。以前,若想學一門新技能,可能是買一本書、報名一堂實體課,或者參加一場講座。但現在,這些知識的傳播方式已經全面數位化。「人們不是不學習,而是學習的方式改變了。」林宜儒這樣形容現在的趨勢, 「YouTube影片、Podcast、電子報、社群平台,甚至短影音,這些都是現代人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而線上課程就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環。」
而這股趨勢不只影響學習者,也顛覆了傳統的學習生態。過去,想出書得經過出版社的層層審核,出版商決定了你的書能不能問世、印多少本、能賣到哪些通路。 但現在,個人品牌崛起,每個創作者都能跳過中間機構,直接面對市場,主題也更豐富多元。
知識經濟正在快速成長,而Teachify就是這場內容淘金熱中賣鏟子的人,幫助創作者將專業變現,建立新的收入來源。
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反應了現代人對多元收入的需求。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找副業或其他變現管道。相較於開實體店面、投資股市與房地產,數位內容創作的風險更低、彈性更高。「任何人都可以從最簡單的形式開始,比如銷售自己設計的 PDF、開小型直播課程,或者錄製完整的線上課程。這些都是低成本、低風險的知識變現方式,讓更多人能夠將專業知識轉換為穩定收入。」
不只是個人,連企業也開始投入數位轉型。Teachify 為企業打造數位學習解決方案Teachify+,提供專屬客製化系統。企業不需要「開店」,但可以用Teachify的系統作為內部的學習系統,進行內容管理、員工內訓、人才養成等。
Teachify用電商思維,打造創作者的「銷售引擎」
不過,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並非易事。 Teachify 在開發產品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戰。
Teachify創立初期,由於資源有限,林宜儒和團隊的首要目標是「降低門檻,讓更多人使用Teachify的產品」。 然而,與客戶深度交流後,他發現,創作者留下的真正原因在於「是否能夠賺到錢」。當創作者能夠賺錢,他們就會長期留在平台上。這個觀察成為Teachify產品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
什麼是電商思維? 林宜儒強調,電商的核心不只是交易,而是如何提升轉換率、提高客單價、增加回購率。這些概念在電商產業中司空見慣,卻極少被應用在內容變現領域。 Teachify開始重新設計產品架構,不僅讓創作者能夠上傳課程,還要打造更流暢的購買與學習體驗,確保消費者購買的內容能長期使用,從而提高回購率。
「你可以想像,傳統的電商交易,消費者購買商品後,只要商品沒問題,賣家基本上就完成了交易。但我們的產品是『內容』,假設有人購買一門課程來準備高普考,學習過程可能持續數個月甚至一年,那麼從他購買課程到考試的這段時間內,只要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有責任確保學習體驗不受影響。」
這代表Teachify需要同時處理交易前(如何吸引創作者進駐)、交易中(確保購買與學習體驗流暢)、交易後(確保內容長期可用、提升學習者回購率)等所有環節,這與一般的電商平台相比,難度高出許多。
「其實,連我自己都低估了這件事情的複雜度。」林宜儒坦言,Teachify並不只是提供一個網站給創作者開課,而是要將網站建置、影音串流、金流支付這三大系統整合在一個產品內。而每一個環節,本身都可以是一家獨立的創業公司,Teachify卻選擇將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整體的使用體驗與穩定性。
破解金流困境,打通知識變現的最後一哩路
金流問題也是Teachify致力解決的挑戰之一。創作者在販售課程後,往往需要處理發票開立、稅務申報等繁瑣程序,此外,金流公司對於線上課程這類「遞延型商品」相當保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Teachify建立了「名義賣家」(Merchant of Record, MOR)機制,由Teachify代替處理金流風險與合規問題,讓金流公司更放心,創作者則能專注於經營課程,而不必擔心擔保金、開發票、報稅等繁瑣事務。
雖然產品使用的整合,帶來極大的技術挑戰,但也讓Teachify在市場中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市場上有些競爭者可能在「開店工具」上做得很好,但金流端跟不上;有些則是掌握了金流,但影音技術無法支援高流量的播放需求。
而Teachify選擇每個環節都自己做,經過3年的努力,Teachify已經建立了足夠的產業洞察與專業,為後續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前期的蹲馬步,直接反映在營運數據上,短短3年內迎來驚人增長:會員數從5萬人激增至84萬人;透過Teachify發布的課程數量,也從480門成長至7,600門,增幅近15倍。隨著越來越多知識型創作者投入,Teachify已不再只是單純的課程平台,而是成為推動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引擎。今年GMV更上看新台幣10億元。
從架網站的小男孩,到打造內容創作者的舞台
林宜儒的創業之路,或許從他12歲那年開始就已經注定。
當其他小孩還在玩Game Boy的時候,林宜儒已經在學習如何架設網站。「我國中時就開始幫學校、幫朋友架網站,讓他們發表自己的內容」,他回憶,小時候自己就對於「當站長」這件事情充滿熱情,不僅僅是因為技術的樂趣,更是因為能夠創造一個讓人聚集、分享與互動的空間。
「架網站就像是建築師,把101大樓蓋好;『當站長』則是像101大樓的經營者,確保水電、燈光、動線、店鋪進駐都安排好,讓這個空間變得熱鬧、有流量、有消費、有交流。」這個理念,成為林宜儒日後創業的核心。
林宜儒的第一個正式創業,是成立科技媒體Inside。這是一個讓科技人能夠發表觀點、交流知識的網站,幫助科技創業圈發展。而後,他創辦了iCook愛料理,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料理作品。「Inside幫助科技人發聲,iCook讓料理愛好者分享靈感。而現在的Teachify,則是幫助每個人將自己的專業分享出去,甚至已經擴散到日文、英文、西班牙文。而這些平台的核心價值都是一樣的——搭建舞台,讓創作者有發揮的空間。」
Teachify,不只是工具,而是一座舞台。
在這個舞台上,有人從一個小眾興趣愛好者,變成了專業講師;有人把副業變成主業,實現財務自由;更有企業,透過Teachify建立起自己的內部學習系統,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團隊。
「在Teachify,任何人都可以開課,不管你的受眾是5個人,還是1,000個人,你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林宜儒說,「我看到許多創作者從零開始,透過Teachify建立自己的品牌,收入與知名度同步成長。這樣的過程,對我來說才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
「架網站的小男孩」,成長為今天的新時代「站長」,推動著教育與學習的變革。他的初衷始終未變——他想搭建一個真正的舞台,讓更多人發揮所長,被世界看見。
而這場知識變現的大戲,才剛剛開始。
本文授權轉載自《Cherubic》,作者:Starry,原文標題:內容創作者的 Shopify!Teachify 如何幫助上千人打造個人教學事業?

Founded in 2014, Cherubic Ventures is the only early-stage venture capital firm that’s active in both the US and Greater China, with a total AUM of 300 million USD. Focusing on seed stage investments, Cherubic aims to be the first institutional investor of the next iconic company and back founders who dare to dream big and change the world.
Our team sits across San Francisco, Shanghai, and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