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搶攻「物理AI」商機,這5家台灣新創如何實踐黃仁勳的50兆願景?

搶攻「物理AI」商機,這5家台灣新創如何實踐黃仁勳的50兆願景?
創業小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在GTC大會中多次強調:「Physical AI(物理AI)將顛覆全球50兆美元(約新台幣1,600兆元)的產業。」這一席話代表他的願景,也成為全球AI應用的新方向。

台灣新創們,並不打算缺席這場革命。

在第172場創業小聚中,5家結合了AI與機器人的新創赫侖科技、佐翼科技、慧演智能、杰悉科技、MetAI齊聚,推出「會做事」的AI技術,為智慧工廠邁上一步。

技術失傳與人力短缺雙壓下,機器人來接手問題

要讓AI機器人在現實世界毫無摩擦地行走與運作,就要讓機器人「知道自己在哪、知道環境狀況」,這是「物理AI」的核心,也是赫侖科技和佐翼科技努力的方向。

赫侖科技創辦人羅元玠表示,在金屬加工業的產線現場,老師傅的經驗如何傳承是一個迫切解決的問題,赫侖科技的解法就是直接做出一個擁有經驗的機器人。

「有時候只需要一位老師傅的一句話,就能幫你節省2個月的研發時間。」羅元玠觀察,在傳統製造業,像是水五金、刀具的製作過程中,往往少不了研磨、拋光等流程,而這些仰賴老師傅多年經驗的技術,近期卻因為台灣傳統製造業面臨缺工而有失傳,甚至是導致工廠營運危機。

赫侖創辦人羅元玠.JPG
赫侖創辦人羅元玠觀察到,傳統製造業中,大部分需仰賴老師傅經驗判斷的技術,都面臨技術斷層的問題。 創業小聚

為了讓這些經驗轉為可訓練、可複製的依循,赫侖科技推出結合9組感測器的控制系統,包括2D/3D視覺、力道感測、點雷射、線雷射等,搭配自研OS控制模組與Cloud AI雲端學習平台,系統可即時產生初步路徑,經由現場人員調整後,其自動化訓練流程可縮短在一小時內完成,不僅保留老師傅經驗,更能減少大量教育時間。

羅元玠表示,目前赫侖科技推出的系統,已經能在1小時內完成機器人路徑訓練,機械手臂導入現場平均更可省下85%的教育時間。

而佐翼科技則專攻「連人都不該進去的地方」,像是桶槽、化工槽等。

「一旦操作不慎,撞到胸膛是會死掉的。」佐翼科技執行長劉峻麟指出,桶槽、化工槽等區域經常存在高壓、高溫、化學腐蝕等環境條件,當這些地方需要長時間的除鏽、清洗時,是很危險的行為。他指出,有時人員手持高壓水刀的反作用力甚至高達30至40公斤,他們所開發的AAROW爬行式機器人,正是為了讓人員迴避風險。

延伸閱讀:打造產業龍頭都買單的「蜘蛛無人車」,佐翼科技怎麼替他們清洗70公尺高的大型油桶?

佐翼科技執行長劉峻麟.JPG
佐翼科技執行長劉峻麟專攻桶槽、化工槽等區域,幫助人願遠離危險。 創業小聚

佐翼科技推出以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技術為基礎的爬行機器人,結合了定位系統、超音波、渦電流與AI影像辨識等感測技術與3D建模軟體,不僅能吸附在桶槽內壁移動,並搭載模組化的高壓水刀、無氣噴塗系統等工具,達到無人化作業的目標。

他補充,佐翼科技在完成多項大型工程後回顧,一般傳統施作需耗時1至2個月的工期,但改由機器人系統導入後,可縮短於2至3周內完成,除了維護人員安全,也連帶提升效率。

從AI視覺辨識切入,打造機器人的「眼睛」

除了感測外,視覺是另一個機器人常見的感知方式。

作為2022年NVIDIA Inception計畫入選新創,慧演智能打造的BailAI平台能整合雲端運算與NVIDIA邊緣裝置,讓影像辨識模型能同時部署至50條產線以上的工作站。

慧演智能執行長劉雅雯分享,當初平台初期是公司自用,但後來決定對外開放,就是希望讓企業也能自行上傳影像、標註資料、訓練模型,並快速部署至實際產線中。

慧演智能執行長暨創辦人劉雅雯.JPG
「我們希望讓企業自己有能力,訓練與部署專屬自己的AI模型。」慧演智能執行長暨創辦人劉雅雯表示。 創業小聚

目前該平台已實際應用於晶圓加工產線的瑕疵檢測場景。她說明,慧演智能的系統可辨識晶圓生產過程中的瑕疵,協助企業在品檢階段之前及早處理問題,這也是與傳統自動光學檢測(AOI)廠商最大的不同,「我們的影像辨識不是只有做在生產的品質,是包括可能生產的入庫、進料、相關的組裝站都可以去做擴展。」劉雅雯表示。

延伸閱讀:30分鐘就能導入AI,慧演智能讓NVIDIA、喬山看好的關鍵是什麼?

建廠前先建模!Digital Twin成落地前的實驗場域

然而在Physical AI真正上線之前,如果透過實體試錯來學習,那每一次測試錯誤都可能造成高額損耗與風險。

因此,「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成為AI訓練過程中最關鍵的場域。

杰悉科技以開發3D可視化工廠中控平台為核心,結合能源管理、製造執行系統、生產排程、環控系統、SOP指令與人員動線等多種系統資料,將原本散落的資訊整合進一個單一、可操作的3D視覺化介面。杰悉科技總經理周姬吟強調,這個不是做漂亮的虛擬實境,是要變成企業的日常儀表板、決策控制室(戰情室)來使用的。

延伸閱讀:新金寶、富士康集團都愛用的系統整合新創NADI ,靠什麼技術讓管理者切換到「上帝視角」?

杰悉科技總經理周姬吟.JPG
杰悉科技總經理周姬吟強調,不是做漂亮的VR,而是要成為能幫助企業的Dashboard。 創業小聚

她解釋,在這個3D儀表系統中,當工廠出現流程異常或人員偏離作業軌跡,系統會自動觸發視覺化警示、提出即時應變資訊。其整合架構也具備模組化擴充能力,已應用於智慧工廠、智慧建築、智慧電池監控等多個實際場域,讓工廠管理者能以第三視角掌握現場。

當工廠的數據能被看見、即時反應後,下一步,就是讓AI學會如何在這樣的場域中行動,先在虛擬世界裡模擬所有動作,再帶著訓練成果進入真實工廠,而這正是MetAI想做到的願景。

MetAI持續聚焦於訓練AI如何理解場域與執行任務。「舉例來說,我不可能把機器人直接送去工廠試錯,一失誤就是幾千萬設備的風險。我們要讓AI先在模擬世界裡面學習、訓練、測試。」MetAI共同創辦人余泰萬表示。

延伸閱讀:NVIDIA、廣運都投資!AI數位孿生新創MetAI完成1.3億元募資

MetAI開發的模擬引擎可將AutoCAD的產線設計圖自動轉譯為3D環境,模擬輸送帶、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行走路徑、產線配置等各種元素,並讓AI在這個虛擬空間中進行路徑推算、效率提升。

余泰萬說明,這類模擬場域讓企業可以在正式建廠前預覽設備配置效果,也讓AI以更好的品質進入實體工廠。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顏珮綺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顏珮綺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