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孿生新創MetAI於1月15日宣布完成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億元)的種子輪募資,由NVIDIA、廣運機械、所羅門、SparkLabs Taiwan、富旌創投和上游創投共同投資,MetAI計畫利用這筆資金擴編團隊,同時進軍美國市場。
MetAI用「AI數位孿生」加速半導體廠產線設置
MetAI是一家以數位攣生與資料合成技術生成3D虛擬環境的新創,以「SimReady (Simulation-Ready) 數位孿生」技術,讓AI可以擁有與真實世界互動的理解能力,目前MetAI也專注在為先進半導體工廠、智慧倉庫和自動化量身定製AI數位孿生,例如模擬晶圓廠建設和生產線設置,MetAI有可能將時間縮短長達一年,或者將應用擴展到機器人在倉庫內的作業,MetAI產生精確的動態環境,從而可以對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機械手臂和其他精確工業系統進行最佳訓練。
跟其他類似的公司不同,MetAI運用生成式AI模型模擬物理環境的狀況進行設計,相比以物聯網收集數據的方式,MetAI在生成上的速度可以加快不少,客戶就算沒有任何3D建模專業知識,只需要輸入CAD文件就可以建立數位孿生,並產生無限迭代以進行快速原型製作。
MetA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余泰萬表示,開發實體、精準的數位孿生是一個挑戰,因為虛擬環境的開發通常需要耗費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而MetAI正在打破這個現況。
物理AI,成為NVIDIA和MetAI的共同目的地
正是因為數位孿生的應用,MetAI得以成為NVIDIA第一個投資的台灣新創。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ES大會上發表的「Mega」,就是一個用於數位孿生模型中開發、測試的機器人機隊,然後再部署到Omniverse Blueprint的應用框架中,這個技術的價值在於實際落地「物理AI」(Physical AI)。
物理AI讓機器人可以在真實世界中感知、理解周遭的物理環境,進而執行複雜的操作,但是物理AI的訓練過程極度仰賴物理精確的模擬環境,MetAI的技術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空缺。
本輪投資的廣運機械在2023年就已經開啟與MetAI的合作,以數位孿生打造智慧物流中心。MetAI表示已將倉庫數位孿生類比所需的時間從數千小時大幅縮短到僅3分鐘,從而節省了運營和驗證任務。廣運總經理柯智鈞表示,雙方的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加速了自動化的落地。
除了廣運機械外,MetAI也已經開始與半導體晶圓廠等企業合作,營收方式包含專案收入和演算法的訂閱費用,並計劃今年下半年正式落地美國。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