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作者:Crystal,原文標題:松下幸之助復活?!Panasonic創辦人的AI版,參與公司決策討論
11月底,松下控股公司發表了一款「松下幸之助AI模型」。這個機器人是根據公司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著作、演講以及超過3,000段錄音來製作,目的是將集團的創始理念傳承給下一代。
大時代中靈活應變的企業家
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他創辦的松下電器(Panasonic,如今為松下控股公司),是全球的家電領導品牌。
松下幸之助(1894-1989),幼時貧困,父母早逝。九歲時,獨自到大阪,先後在自行車店、大阪電燈株式會社當學徒。1918年,23歲時創立了松下電器器具製作所
創業初期生產插頭和燈泡底座等電燈配件,松下產品品質優良,很快就廣受好評。
除了講究品質,松下幸之助有敏銳的市場嗅覺,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松下開發了日本第一批收音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
松下幸之助的敏銳也反映在對大時代的洞悉。二次大戰,日本面臨經濟危機,松下也陷入困境。日本政府要求松下為軍方製造產品。為了確保工廠持續運作、維持技術能力,松下幸之助配合軍方要求,迅速調整公司的生產線。
日本戰敗後,松下幸之助主動與美國為首的盟軍溝通,表達松下願意投身於和平重建。他得到了盟軍的信任,松下也免於被盟軍解體。
接下來松下迅速將生產重心從軍需品轉回民生用品,特別重視電燈泡、電風扇等生活必需用品。戰後這類產品的需求狂飆,也促進了松下的復甦。
1950年代,松下已是日本最大的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製造商。接下來,並以Panasonic和National等品牌,擴展到全世界。
「AI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在1989年過世,留下了無數的著作、演講,以及超過3,000段、總長48小時錄音。但年輕一代的松下人,已無緣親身感受創辦人的風範。
AI模型興起後,松下公司便與東京大學的松尾研究所合作,用松下幸之助的史料來訓練AI模型,並由真人持續優化,最後推出了「AI松下幸之助」。
AI松下幸之助能模仿本尊的聲音和說話風格,甚至句尾聲音逐漸減弱的特徵。如果你問他:「活得好是否等同於活得久?」(松下幸之助活了94歲)時,AI模型的嘴開始動,然後說:「活得好,是指做出好的東西,同時買好的東西。」
AI模型真實到連松下幸之助的孫子松下正之都說,這個AI分身非常真實,連他祖父自己都會驚訝。他相信祖父會希望利用這個工具來推動松下業務發展。
松下目前只在內部教育訓練課程中使用AI松下幸之助,讓員工能夠從創始人的話語中得到啟發。
未來松下希望優化AI松下幸之助,讓它更精準地呈現創辦人的思維和談話,於是能參與公司高層次的策略討論。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發起。分析全球的企業創新和新創公司,把他們的做法歸納成個人可應用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職場能力」、「人生能力」。啟發讀者「四」項全能,打造拿鐵般濃郁、香醇的人生。
更多創新案例:https://startuplat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