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50週年長盛不衰,基恩斯的成功秘訣:挖掘客戶「需求背後的需求」

創業50週年長盛不衰,基恩斯的成功秘訣:挖掘客戶「需求背後的需求」
Keyence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說:「如果我當年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言下之意就是,雖然顧客的意見很重要,但是通常只能得到表層的需求。

電子感測器製造商基恩斯(Keyence Corporation)以「高附加價值經營」模式成為日本巨擘,如何挖掘客戶的精準需求是個關鍵,也就是探索「需求背後的需求」。

探索「需求背後的需求」

「請你們確實去發現,潛藏在客戶背後的需求是什麼。」這是基恩斯的業務人員經常被上司交代的一句話。當業務與上司討論隔日之後的拜會對象時,在說明完拜會的目的與目標、從客戶聽取來的需求與背景後,便會被上司如此提醒。在進基恩斯之後的研習中,也會細細傳授客戶言明的需求,以及最初並未從客戶口中說出的真正需求,亦即「需求背後的需求」,此兩者必須分開思考。

基恩斯前員工、爾後自行創業成立革新(Kakushin)顧問公司的田尻望,針對基恩斯的思考方式進行了以下的解說。雖然下面的例子範疇與基恩斯的商品不同,但以客戶跟業務表達「想要平板終端機」來闡明相關想法。

當業務人員進一步詢問客戶想要何種平板時,客戶回答「想要方便又容易上手的機種」。業務人員為了合乎客戶條件,因此找了具有輕巧或畫面易於閱讀等優點的終端機商品來提案,若是這麼做就是針對客戶「需求」的具體提案。

而基恩斯型的顧問銷售則是會探索客戶「需求背後的需求」,所以會向客戶提問:「為什麼需要這個裝置」「導入此一裝置,期待得到何種成果」等。

在與客戶反覆對話的過程中,基恩斯的業務人員能找出如最終目的般的回答,像是「希望提升業務效率」,也能看見「每個月要出差約十天的業務人員」,因為希望打造「能夠迅速共享資訊的工作環境」,所以著眼於平板等的理由。如此一來,業務人員便能夠提出更進一步解決客戶問題的提案:不僅是平板,而是平板再搭配上適合在團隊內分享資訊的軟體組合等。

此種真正的需求,很多時候連客戶自己也都沒注意到,是透過在對話中自問「為什麼」才好不容易發現的需求。田尻透露:「一般的業務人員大多僅能將『想要平板』視為普通的需求。而在基恩斯,進入公司半年所受的研習培訓,就會教導員工『要追問到底』了。」

釐清誰是關鍵人物

此時,基恩斯的業務人員會徹底留意誰是採購的決策者。Globis經營管理研究所的嶋田指出,「基恩斯的業務人員會迅速區分出決策者,回應他們所關心的議題,提出一針見血的方案」。

而在累積了各式各樣銷售活動相關資訊的SFA系統中,除了記錄客戶公司中誰是決策者之外,似乎也記錄了該決策者的性格與決策傾向偏好等資訊。某位前員工也證實,「他們會以一季或半年一次的頻率,定期更新(與關鍵人物相關的)資訊」。基恩斯的業務人員會經常性地向客戶詢問:「這個案子的決策進行到什麼程度?」並且認真聽取在詢問過程中浮現的決策者,或是對決策者具有重大影響力人士的期待與需求。

我向基恩斯的前員工等關係人詢問、探索「需求背後的需求」的訣竅時,了解到他們「向客戶說明業界全貌或客戶正打算進行的整體製程」。

例如,當製造電池的企業來商討切割製程時,一般的業務人員應該會彙整欲切割的對象物品與切割方式的知識,提案適合該切割製程的商品吧。然而,若是基恩斯的業務人員的話,則會調集電池製造工程整體的知識。因為他們可以預見伴隨工程重大變更而來,客戶會面對整體環境的最適化,而非僅止於與客戶交談部分製程最適化的方式,這麼做有時背後的真正需求將會變得清晰可見。

「透過討論事情應該如何發展來建立信賴關係,讓客戶能夠感受到『如果委託這個人,這個專案就會順利進行』」(前業務)。不用說能做到這種程度,業務需要與之相應的大量學習。
 
基恩斯的創辦人瀧崎武光於2003年10月27日發行的《Nikkei Business》的訪談中,談到業務人員的學習姿態時,這樣表示。

我們的業務人員真的是很認真學習啊。從商品正式發售的一個月前左右,就會由技術人員擔任講師,數度舉辦學習會。即使商品發售後,業務會將客戶的意見帶回公司,像是「客戶的期待是這樣」「這個說明無法讓客戶理解」等,或者是重複試錯(trial error)。我們的業務人員比起在外拜訪客戶,待在公司裡的時間更長。這就是他們努力學習的程度,這也有助於幫助客戶理解我們商品的優點。

《基恩斯的高附加價值經營──卓越管理篇》
《基恩斯的高附加價值經營──卓越管理篇》深入公司總部、訪談核心主管,直擊日本第一高附加價值的企業管理核心和本質,揭示更多營運過程落地的綿密細節。 商業周刊團隊

本文授權轉載自《基恩斯的高附加價值經營──卓越管理篇》
作者:西岡杏(資深產業記者)
出版日期:2024/10/07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商業周刊出版部 商業周刊出版部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秉持一貫的產品精神,出版書籍及特刊等閱讀載體,為國內外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知識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