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共有460家新創參與,今年以「Taiwan+1,深科技軟實力」為主軸,探討AI時代下台灣的機會與舞台,我們又能從新創中看到哪些潛能?《創業小聚》從展會精選出12家新創帶您一手掌握:
網紅媒合平台在台灣已經是成熟的行銷工具,市場上有眾多競爭者。
由美賣科技內部創業推出的「呼叫網紅」行銷平台,選擇以「跨國行銷」切入這個擁擠的賽道,擁有超過5萬名馬來西亞KOL,未來將納入泰國與越南的影響力生態,讓不同國家的KOL能為台灣品牌服務,打造真正的跨境行銷生態系統。
瞄準小型KOL與KOC,以量制勝的行銷策略
在台灣,品牌方與KOL的合作已成為行銷主流,不過呼叫網紅執行長邵國昌指出,傳統模式過度依賴單一大網紅,忽略了用中小型網紅、累積大量聲量的效益,「當大量內容湧入社群時,演算法會放大這些聲量,讓品牌曝光度倍增。」。然而,中小型品牌因預算有限,常難以在這種模式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行銷策略。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呼叫網紅開創了整合小型KOL(關鍵意見領袖)與KOC(關鍵意見消費者)的行銷模式,這些小型影響者以真實性和親和力取勝,能更緊密地與消費者互動,建立長期的品牌連結,帶來規模化聲量。
呼叫網紅的一大亮點在於其團購主的加入。母公司美賣科技作為一個成熟的電商平台,擁有大量穩定的「團爸團媽」開團主,他們在社群中已有一定的影響力。呼叫網紅將這些開團主引入平台,讓他們從產品銷售角色轉型為KOC,透過分享日常體驗為品牌擴大聲量,形成更靈活、多元的行銷生態。
在品牌端,商家可透過平台App輕鬆發佈合作需求,設定如內容形式、曝光目標與預算等條件。KOL與KOC無需粉絲數門檻,皆能自由報名參與,無論是簡單的打卡換樣活動,還是更高酬勞的商案合作,形式多元。
「這樣的模式特別適合中小型品牌,他們不必倚重大網紅高昂的成本,而是透過數10位小型KOL的內容合作,形成強大的累積聲量。」邵國昌解釋。
以德國Emma床墊為例,該品牌希望提升區域知名度,透過呼叫網紅平台發佈合作邀約,成功吸引多位小型KOL和KOC參與。他們在社群上發布的體驗貼文,增加了品牌在社群平台的曝光熱度,並成為後續行銷的重要素材,幫助品牌累積可重複使用的內容資源,「這樣的合作模式,讓品牌在資源投入與行銷效果之間找到理想平衡」邵國昌分享。
商業模式上,呼叫網紅採用「平台抽成」策略,從商家支付的KOL酬勞中收取固定比例,而對KOL則不額外收費。同時,平台也計畫引入即時金流系統,讓KOL完成任務後可快速獲得報酬,提升參與的動機與效率。
從交流會上找到創業題目
呼叫網紅的誕生,源自於邵國昌一次參與交流會的經驗。
當時,他在美賣科技擔任新事業拓展的職位,主要負責開拓馬來西亞的電商業務。由於疫情後台灣的電商市場成長放緩,美賣科技開始將視野投向海外,尋找新的商業機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邵國昌被派往東南亞,探索當地市場的發展潛力。
去(2023)年因緣際會下,邵國昌參加了《Meet創業小聚》的一場馬來西亞的交流活動。在活動中,他接觸到馬來西亞GoFluence的創新行銷平台,這個平台聚焦於整合小型KOL和KOC的影響力,透過大量創作者的內容累積,幫助品牌建立更大的社群聲量,並以此提升行銷效果。
「這個模式讓我印象深刻,不僅有效解決中小型品牌的預算限制,還能透過大量內容實現驚人的曝光效果。」邵國昌回憶道,他看到了這種模式對台灣品牌行銷的潛力,當下便萌生了與GoFluence合作的念頭,希望將其引入台灣市場。
然而,合作的過程並不輕鬆。起初,GoFluence團隊對跨國合作持保留態度,但邵國昌憑藉多次溝通和市場分析,成功說服了對方。回到台灣後,他與團隊根據在地市場的需求進行優化,推出了呼叫網紅平台,同時保留了GoFluence的核心資源,超過5萬名馬來西亞KOL也因此成為呼叫網紅跨國生態的重要基礎,為平台初期營運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下一步:讓東南亞的KOL能為台灣品牌服務!
呼叫網紅在今(2024)年10月上線,並已在台灣累積約1,000位註冊KOL用戶,並成功吸引超過30家商家參與合作。這些商家來自各行各業,透過平台發佈行銷需求,實現了有效的品牌曝光與內容積累。
然而,對於邵國昌和他的團隊而言,這只是開始。未來,呼叫網紅計劃繼續拓展台灣市場,用戶目標在短期內突破2,000位註冊KOL與更多商家的參與。同時,平台也正積極籌備進軍東南亞市場,包括即將於2024年推出的泰國與越南版本。
「我們希望台灣的品牌能與東南亞市場更緊密地連結,讓跨國行銷變得更簡單,也讓東南亞的KOL能為台灣品牌服務。」邵國昌說。

喜歡喝飲料的話多人類。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