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AI也能助攻廟宇轉型?武德宮靠人流計算、智能解籤吸引835萬人潮

AI也能助攻廟宇轉型?武德宮靠人流計算、智能解籤吸引835萬人潮
侯俊偉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位在雲林北港、占地7000坪的武德宮,不僅地處偏遠、大眾運輸幾乎不會經過,在2022年以前也不是國家核定的熱門觀光景點之一。然而,2023年,它卻成為全台灣造訪人次最多的廟宇,全年湧入835萬人次,首度超越北港朝天宮的781萬人次。

這座以財神信仰聞名的廟宇,之所以能在一年之間「獲得」龐大規模的信眾,不是靠行銷手法瞬間爆紅,而是藉由AI精準計算人流,讓信眾參訪人次「現形」。

延伸閱讀:找不到人練外語口說?讓 AI 幫你!3 個實用工具推薦,商務、考試都適用

用AI精準計算參訪人流,躍升為國家核定的熱門觀光景點

武德宮主任委員林安樂表示,由於過去從未披露人流,讓武德宮沒有機會列入國家觀光景點之一,這讓他覺得很可惜,「想要成為代表性景點,最好的證明就是來訪數。」

按照傳統做法,是用人力方式計算,讓工作人員站在門口操作計數器,但這樣一來,不僅浪費時間,也消耗人力。為了更方便計算人流,林安樂購買一套要價上百萬的系統,但卻在人潮眾多的春節期間,因人潮過多而當機失準。

後來,他接觸到以AI技術開發的影像分析系統,搭配高精度攝影機,準確算出密集來往的人流,即使春節人潮眾多也不會出錯。這次經驗,讓林安樂對AI產生了濃厚興趣,也開始思考如何讓新技術落地;精準計算人流後,發現武德宮在雲林觀光景點裡名列前茅,也讓林安樂更有自信讓宮廟服務擴及全台,「科學家有技術,我們則可以思考如何有哪些應用場景。」

開發「AI 解籤系統」,解放工作人員的雙手

武德宮的一大特色,是扶鸞文化。根據武德宮官網的解釋,扶鸞是由鸞生(在扶乩中,受鬼神附身的人)執持鸞筆,神靈藉由驅動鸞生手中的筆,在紙上寫出字跡。林安樂指出,武德宮一年就可以累積約30萬字的扶鸞原稿,「我們可以留下原稿,將它們建置成一個資料庫,」

為了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開放給學界做研究,林安樂建置AI辨識系統,將手寫、字跡潦草的鸞文,一一餵給AI學習。

延伸閱讀:因員工提案催生 AWS、搭上 AI 浪潮!亞馬遜如何靠「雙向門機制」跨出電商業務?

第二件事,是開發「AI解籤系統」。在宮廟,如果抽完籤,不懂籤詩寓意,信徒通常都會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但也常常會有找不到人詢問的情況發生。林安樂認為,雖然旁邊都會放一本解籤本,但如果把籤詩拆開一一解釋字詞,一個字可能會說明好幾十字,「那個解釋,會愈說愈複雜,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很多人其實想要一個清晰的答案。」

所以,他決定將籤解導入AI,根據不同信眾的問題,將傳統籤詩翻譯成白話文,提供個人化解釋,就好像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為自己做籤解一樣,不僅可以讓信眾更容易理解籤詩的含義,也能化解現場工作人員的壓力。

為了避免AI解籤給出不準確或不恰當的解釋,林安樂也為AI系統建立「人設」,讓它擁有溫婉、給人希望的印象,要求系統在解籤時要提醒信眾保持謙卑,並在面對壞籤時給予安慰和鼓勵。

從金融業轉行當「廟公」!擴大廟宇影響力,人流成長 10 倍以上

其實,林安樂是在2011年接管武德宮,在那之前,他一直都在金融業擔任操盤手。接班後,從城市搬回家鄉,回到家族經營的武德宮,被神明欽點接任主委。當時,他不懂宮廟用語,也不知道武德宮的歷史淵源,「沒有人給我『在職訓練』,所以我開始找相關資料,了解武德宮,也了解宮廟界。」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他才發現,武德宮連官方網站都沒有,如何接觸外地信眾?於是,他在一個月內寫完6萬字的介紹、上到網站裡。整理的過程,不只完成自己的在職訓練,也建立起他對武德宮的認知雛形。

後來,打鐵趁熱,他們也開放線上申請點光明燈,讓因路途遙遠而難以前往的信徒都有點燈機會;這個服務一推出就受到信眾愛戴,30分鐘內搶購一空。

林安樂引領武德宮走出當地,將廟宇的影響力擴及全台,不僅提升內部廟務管理效率,也為傳統文化提供新的發展方向,至今人流已成長10倍之多。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莊彙翌,原文標題:最AI的財神廟!北港武德宮如何在一年內成為全台最多人參訪的廟宇?

核稿編輯:林庭安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莊彙翌 撰文 《經理人》莊彙翌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