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團隊成長擴張,經營管理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從不到5人、具有革命情感的創辦團隊,到有新夥伴加入、需要逐步建立組織制度與SOP,這一關是創業家必學的課程,餐飲品牌JK Studio創辦人張偉君(Jerry)與林冠琳(Irene)從自身的教訓與經驗中解析了改變的關鍵。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能期待別人和自己想的都一樣
曾經我口氣較為嚴厲,指正主管處理與食品衛生有關的問題,那是一項需要被改善的缺失。但這位主管認為那不是他造成的錯,衝動回應我:「妳是以什麼樣的角色跟態度在詢問我?」我暈!瞬間我的理智線斷掉被天使與魔鬼拆成兩半,魔鬼的那一半,我沒能控制內心火山爆發;天使的那一半,正在理性思考要怎麼快速解決問題達到結果。
雖然當下怒髮衝冠,但我只能忍住負面情緒,以解決問題為優先。團隊成員大家來自四面八方,不見得每個人的工作經歷都一樣,我們只能在管理和溝通上盡其所能,讓同仁知道食物不光是出餐後給客人吃的這段路而已,還包含整體的呈現方式和食用期間的衛生問題,一次又一次的說明、教育,使其運作順利。
回到事情本身,我的目的是希望力求完美,使缺失盡快被改善,而不是要讓任何人尷尬。我換個迂迴的方式,請Jerry來處理此事,使其缺失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優化,順便讓Jerry知道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再度教育訓練的。我曉得JK STUDIO大部分的同仁,都是願意在工作上和我們一起努力的人,這點我們很幸運。但經營一個品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不是畫個Logo就是品牌,不是蓋間漂漂亮亮的餐廳就是品牌。任何不起眼的疏漏都代表著公司管理力度的水平,以及顧客對品牌的觀感與消費意願,這些全部都是環環相扣的。
事後,主管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太衝動了,於是被指正的問題很快地得到改善,我要的目的達到了。不明就裡的同事,他們不用為品牌負責任,只要做好份內事,但Jerry和我不行,Jerry背負著員工的期待,每個人都想要年底分紅、月領獎金、升職加薪,連帶的在品牌運營上,我們寧可承擔被討厭的勇氣,但無法讓苦心經營的品牌,發生低級的疏漏,損害大家應得的利益,這就是情理法中的「理」。
至於,針對職場的心態,Irene有兩階段的轉折。一開始我總是顧慮,誰誰誰會不會討厭我?某某某會不會因為我這樣要求而生我的氣?前怕狼、後怕虎,標準小白兔一枚,生性較為膽怯。後來不知怎麼地像變了個人似的,曾經好朋友問我:「妳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但那種感覺又說不出來。」我猜,那股強勢的氣息被察覺,或許是創業後的經歷與環境使然,為了想要強大,我試著改變自己,長期訓練內心不能怕事的心理素質,年復一年地打磨。
強勢有強勢的優點,但處事難免不夠柔軟。後來轉念,我和自己對話兩件事情:
- 第一,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目標一致、使公司發展順利,其他的事都是小事。
- 第二,不該用同一套標準來期待別人和自己一樣理解這個世界。
而且我也不能保證自己每次都是對的,事實上我也確實常常少一根筋,說錯什麼話、做錯什麼事自己也沒察覺,不是嗎?
在創業和經營品牌的路上,人會隨著環境而改變,尤其當公司發展越來越具規模時,我和Jerry在心態上則越縮越小,直到無我。
不是說我們沒有主見、沒有堅持,像食品衛生這種事情當然就無法妥協,其他就要看和什麼事做比較衡量了。拿捏心態這種轉變是很自然而然地發生,也許是經歷使然,也許是年紀漸長,也或許是在創業的路上認識的社會賢達越來越多,發現和其他創業家所遭遇光怪陸離的事件比較起來,我們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也或者根本不值一提。
Jerry曾說:「能夠帶領團隊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人,公司願全力支持,當CEO都沒問題!」如今JK STUDIO規模來到約莫50人的中小企業,人情管理已無法滿足企業之需求。
這時我們每天都需要判斷是非,理性處事,依循「理→情→法」的順序,而不再是情、理、法。
在中型企業的這個層級,如果開口閉口都講法、照規矩走,那太硬了!少了人情味,同仁之間一板一眼的也缺乏彈性,對於合作沒有太大的幫助。經由這些年的實證,在現階段的人員組織發展上,Jerry把「理」放在第一順位。工作時大家好好講理是有效果的。
同理心思考,你有沒有發現,不管身處哪個組織,總有一些人喜歡閒言碎語,尋找別人的缺點?他們口若懸河像是柯南般擅長找出問題,卻往往無法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要他們動手做,卻又一籌莫展,讓人傷腦筋。這樣的弊端時常發生,因此我們積極倡導在公司內部培養一種「用實力證明,拿結果說話」的做事態度。
大家為了工作進步以及團隊的效率而努力,當然隨時歡迎提出問題。但是,提出問題者應該是相關案件的負責人之一,我們期望他們不僅僅只是提出問題,還要附上一至兩個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有空口言論。挑毛病很簡單,解決問題才是真本事。
如果提案者對於哪個環節感到不滿,那就表示他們已經思考過,認為有更好的方式。總之,不是你說服我,就是我說服你,共同檢視哪個方案更有利於公司獲益,哪個道理更加站得住腳。如果方案可行,就立即付諸實行。
職場上的工作夥伴形形色色,我們認為難以單單只用好人與壞人來做區別,這樣的二分法顯得不夠客觀。但是,唯有目標一致和價值觀雷同的人,才會有緣走到一起成為團隊。
JK STUDIO現在的階段,想要尋找的是志同道合,能夠一起共創未來的工作夥伴。我們也期望大家相信我們長年以來的奮鬥,Irene認為就算夥伴不知道我們的過往,但多多少少也能感受的到那份努力,並且看得見成果。
「理→情→法」的順序在此提供給讀者們參考,中小企業既要講道理又得有人情味,還要兼顧規章制度與法律條文。以前,我們可以因為創業剛起步缺乏資源,而把時間精力擺在人情管理,但往後,我們要為品牌長遠的發展做規劃,尋覓適合的人才,持相同理念的人我們再一起合作,否則夥伴之間大家不要互相勉強。成年人的世界,「選擇」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至於,未來組織持續壯大,其順序會不會改成法→理→情?Jerry表示,雖然我們還沒有走到大型集團那一步,但是過去他在銀行的工作歷練給了他一些啟發。公司總部落實「法→理→情」順序,無疑是對的,但是,總部以下的各個分行,如同一家家獨立的中小企業,「理→情→法」的順序仍然適用。大概率不會因為組織變成大型集團或上市櫃公司,就非得要在各部門間,硬生生地把法律搬到最前面。除非特例,遇到需要立即以法規處理的事情,否則,企業以人為本,身為品牌創辦人Jerry對這觀念仍然非常重視。若是有朝一日JK STUDIO爬上那樣的位置,屆時我們再來和大家分享做法與心境。
結語
《史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唯有悟透這句話,我們才能沉著冷靜判斷情理法、理情法、法理情的階段順序和應用場景。
而「有些苦你必須吃」這句話是我們認識的一位創業家前輩給予我的忠告,此哲理對我們來說相當受用,時刻提醒個人收斂不恰當的情緒,才能精實團隊的力量。縱使這些知識在商管書籍、領導課堂都有許多實用的教學,但這種過程,仍然需要你我親自走一遭,才能真正體會箇中滋味、獲得成長。
本文授權摘自《品牌翻身戰:從10元小吃到破億連鎖餐飲,開店創業策略教戰書》
作者:林冠琳(Irene)、張偉君(Jerry)
出版日期:2024/10/3

「創意市集Inno-Fair」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之出版單位。出版書系包括料理(自慢廚房)、台灣行旅(原味台灣)、各國深度旅遊(樂遊ing)、塗鴉手作(手感設計風)、數位工作術(View職場力)、攝影創作(Photo寫真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