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市場激情褪去後,「砸錢成長」已經不是SaaS新創的最佳模式?

市場激情褪去後,「砸錢成長」已經不是SaaS新創的最佳模式?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SaaS產業的逐漸發展與壯大,提供了新創公司一個有利的發展時機,加上資本市場的偏好與關注,更容易創造資源聚集與投入的友善環境。本文將從SaaS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SaaS公司營運變化、資本市場的轉變與觀察,共三個角度來回顧整個SaaS市場的發展與現況。

延伸閱讀:SaaS熱度不再?拆解Coursera、Snowflake股價下跌背後真正原因

SaaS產業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SaaS capital index(SCI)
SaaS capital index(SCI)統計了美國以SaaS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上市公司的指數變化,可以統計出SaaS產業在資本市場的趨勢與其他指數如S&P500與Nasdaq成分股的比較。 VENTURE+官網

SaaS capital index(SCI)統計了美國以SaaS為主要營業項目的上市公司的指數變化,可以統計出SaaS產業在資本市場的趨勢與其他指數如S&P500與Nasdaq成分股的比較。

自2019年開始統計SaaS capital index以來,由於SaaS類股一直是市場關注的對象,指數始終領先S&P500與Nasdaq指數,尤其在COVID期間,市場資金氾濫,SaaS capital index更是來到不可思議的12x,相關類股全面收到市場追捧,並帶動相關一級市場新創公司水漲船高,但隨著疫情結束,市場逐漸恢復秩序與冷靜,SaaS capital index指數快速修正,來到近期約5.8x左右。

除了市場的激情逐漸褪去外,還有什麼值得細究的資訊呢?我們把自2023年起SaaS capital index指數成份公司中,分為PR80、PR50與PR20,觀察各自的SaaS capital index指數的變化,可以發現PR50與PR20的指數在接近一年半的期間,下滑約10-20%不等,但PR80的SaaS公司,反而自2023年初上升12%,市場更專注在表現良好的相關類股上,可以在整體逆風環境下持續走高。

SaaS產業公司營運變化

指數變化往往跟公司營運狀況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時間SaaS公司的營收成長與獲利狀況,我們同樣的將所有的成分公司分為PR80/PR50/PR20:

  • 營收成長率

自去(2023)年初開始,SaaS公司的年營收成長率逐步下滑,或許是因為疫情期間衝高了基期,不論在PR80/PR50/PR20的表現上,年成長率都約莫下滑了10~15%。營收成長率的下滑也解釋了SaaS capital index指數下滑的趨勢,由於市場往往更為敏感,在真正的財務指標出現之前,聰明的投資人就會預測判斷,用資金移動來回應投資的判斷與預期。

Revenue Growth YoY(PR80/PR50/PR20)
自2023年初開始,SaaS公司的年營收成長率逐步下滑。 VENTURE+官網
  • 淨利率

除了營收成長率以外,另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觀察公司的獲利狀況。當一個產業從初期的快速爆發期邁向穩定成長期後,市場更關注的反而是能否將營收轉化成實際的獲利。從統計途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在不同百分位數上(PR80/PR50/PR20),獲利狀況都有相當的改善。

在PR80的表現上,淨利率自2023年初5%微幅上升至9%,PR50/PR20的公司,淨利率也分別有8%與13%的改善,顯示所有的SaaS公司在過去一年多來,都積極在尋求公司體質與獲利能力的改善,即便在營收成長率逐漸走緩的趨勢下,還要能創造獲利,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公司價值,為資本市場所認同。

淨利率(PR80/PR50/PR20)
從統計途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在不同百分位數上(PR80/PR50/PR20),獲利狀況都有相當的改善,在PR80的表現上,淨利率自2023年初5%微幅上升至9%,PR50/PR20的公司,淨利率也分別有8%與13%的改善。 VENTURE+官網

資本市場的轉變與觀察

從前一段落分析SaaS Capital Index成分股的營收與獲利狀況可以得知目前SaaS產業整體的成長正趨漸趨緩,但所有的SaaS公司正努力的改善獲利結構與營運體質,如果把2023年初時期與2024年8月,SaaS Capital Index成分股的前20大公司來出來分析比較,發現其中已獲利的公司已經來到了14家,7成SaaS公司已實現獲利,相較2023年初有顯著的改變。

前20大市值SaaS公司獲利統計
已獲利的公司已經來到了14家,7成SaaS公司已實現獲利,相較2023年初,也有顯著的改變。 VENTURE+官網

由此可知,SaaS產業正在經歷一個化蛹為蝶的過程,過去砸錢求增長的成長模型已不適用,兼顧成長與獲利模式的SaaS公司更能受到市場的認可,這樣轉變的過程讓SaaS產業正在進行一場淘汰賽,沒有良好獲利模型的公司逐步失去關注,最終在激烈中的競爭落後,以至於消失於市場。相較於美國市場,台灣的資本市場更注重公司的獲利能力,評價公司價值,往往用PE Ratio更為市場所接受,成長快速或是發展前景較受期待的產業,會直接反應在較高的PE Ratio。

回到新創市場,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是現象的浪潮較資本市場晚一步到達而已,以致於大多數人往往忽略了資本市場上正在發生的現象,無法即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其實新創公司更應該以務實的態度,專注在如何產生長久且良好的變現模型,同時檢視自己的成長模型,看看是否過度依賴資本的消耗,但無法產生長久的客戶流量,或是產生單價過低的商業模式,都是無形中侵蝕公司資源的隱形殺手。

每一次資源的投入都應該謹慎地評估可以產生的回收,一次次的取得適當回報,最終的成果往往是無數個投資與回報堆積而成的結果。

參考資料:SaaS Capital《VENTURE+》

本文授權轉載自《VENTURE+》,原文標題:軟體SaaS產業的化蛹成蝶之路:你準備好如何獲利了嗎?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VENTURE+》 《VENTURE+》

VENTURE+ 專注於投資亞洲地區新創及高成長型事業。 除了帶給創業家必要資金與新創資源整合外,更重要能帶來「真正價值」,以改變新創企業成長軌跡與速度。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