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5年加速65家團隊!中華電信拋3策略支持新創,要找出「5G殺手級應用」

feature picture
楊絡懸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5G網路在台灣開站已經有3年半的時間,所以,『5G殺手級應用』在哪裡呢?」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直接點破這個問題,「我相信,『殺手級應用』就在新創圈裡,並且是5G結合AI,應用到百工百業。」

今年,中華電信5G加速器走到第5年,身為台灣第一個電信5G的加速器,已累計65家新創團隊加入,相關賽事吸引超過2,200人次報名參賽,共累積552件科技作品,領域包括AI智慧醫療、智慧製造、ESG永續碳管理等虛實整合,並涵蓋軟體即服務(SaaS)行業的創新應用。

台灣的電信產業即將進入「新三雄」競爭時代,中華電信絲毫不畏懼,近年來更積極投資新創,加速商機落地。

郭水義說,中華電信5G用戶數已達到300萬戶,在市場上領先,他觀察,透過新創團隊發揮5G應用的創新創意,就有機會打造出更有價值的服務,快速發展5G網路的體驗,讓滲透率持續成長。

「5G殺手級應用」尚未定位,現階段而言,中華電信如何支持新創產業?

中華電信5G創新應用大賽得獎團隊大合影。
中華電信5G創新應用大賽得獎團隊大合影。 中華電信

新創策略一:所有資源都到位,不需設立投資上限

「資源,比資金更為重要。只有資金,是沒有辦法到位的。」郭水義受訪時表示,成立加速器、支持新創,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並非提供資金就好」,因為新創團隊需要整個生態系統,要讓與新創有關的資源「所有環節一起到位」。

他也強調,從顧客、股東及員工的角度來看,良好的「標的」,根本就不需要設立投資上限。意味著,只要中華電信看到具有高度價值的新創團隊,將會在各層面上持續給予支持,甚至幫助新創「出海」,進軍國際市場。

因此,中華電信5G加速器的成立,可以把5G基礎傳輸疊加在雲端、資安等設施,整合成一個解決方案,也就是將「創新應用服務」疊加在5G網路上運作,這就是中華電信與新創合作的策略。

新創策略二:像無敵鐵金剛一樣,透過新創大升級

至於會投資哪些新創領域呢?郭水義表示,中華電信關注的新創有不同面向,包括聚焦在5G、雲端、資安和AIoT等創新應用服務,不論產品服務、技術或人才,都會在台灣經過落地測試後,成為可能結盟的夥伴。

他以「無敵鐵金剛」形容新創的價值,中華電信就猶如巨大機器人的身軀,缺乏手部、腳部等機體合體,需要很多關鍵的控制器將彼此連結合作。而新創產業帶來的創新發想,就像帶動中華電信的身軀,甚至提升整個無敵鐵金剛的機體運作。

換句話說,中華電信將廣泛涉獵新創企業的領域,以現有的事業群、技術群打造出必要的生態系統,未來如果有機會擴大發展,也將進一步展開策略合作,甚至評估參股的可能。

新創策略三:讓新創站上中華電信「可倚賴的肩膀」

前陣子,郭水義也前往美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他形容與會的狀況,出席者一半是政要、一半是企業CEO,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新創團隊,突顯出全世界都非常重視新創的發展應用。

「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希望接下來5G乘上AI,加成之後,產生出更好的效益。」郭水義也引述牛頓名言,期許中華電信成為新創夥伴可以倚賴、可以站上的巨人肩膀,協助新創落地實現夢想。

中華電信5G創新應用大賽
中華電信5G創新應用大賽,社會組冠軍是趨勢科技團隊設計開發的「audience元宇宙互動串流服務」,透過串流服務,在電腦、手機、VR各種設備都能參與沉浸式互動體驗。 楊絡懸攝影

中華電信「從校園到新創團隊」,持續挖掘數位創意人才

中華電信今年舉辦5G創新應用大賽及5G加速器,參與賽事對象也從校園到新創團隊,並持續挖掘數位創意人才。歷經6個月的賽程,共評選出52組團隊進入到最後總決賽,並經由各領域專家遴選出21組,包括5G創新應用10組、5G加速器11組隊伍。

社會組冠軍是趨勢科技團隊設計開發的「audience元宇宙互動串流服務」,透過串流服務,在電腦、手機、VR各種設備都能參與沉浸式互動體驗;校園組冠軍是政治大學團隊設計開發的「開車不怕怕,超智能駕助」,啟動App就會偵測前方路況,並且預警可能發生的碰撞,藉此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評審團表示,今年的新創團隊不但展現作品完整性,並且具備落地執行的可行性,核心技術、營運模式都有一定的成熟度,同時很多產品都已經進到商業模式驗證(PoB)階段。

延伸閱讀:企業挺新創當道,電信大老與會計事務所各有哪些法寶?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楊絡懸,原文標題:5G殺手級應用藏在新創!中華電信端3策略:當「巨人肩膀」迎戰新三雄,責任編輯:錢玉紘

TAGS: # 5G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楊絡懸 《數位時代》楊絡懸

《數位時代》記者,關注FinTech金融科技、電信通訊及太空衛星發展趨勢。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