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要介紹的新創是,剛創立時被許多投資人說「市場太小」,結果創業三年就做到月營業額破億的D2C品牌。
這個品牌的名字叫做COHINA,主打155cm以下的小個子女生的服飾。這篇文章主要會介紹COHINA的創業故事,以及如何用「共感」建立使用者社群,讓社群發揮最大效果,成為品牌的重要資產。
找不到適合的衣服就自己做
COHINA的創辦人兼品牌總監田中絢子,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應屆畢業後進到Google Japan擔任法人營業。
擁有非常優秀的經歷的她,其實有個困擾,那就是身高。身為148cm的小個子女生,田中絢子經常為了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而感到煩惱。
我也是小個子,對於這件事真的非常有感。看上眼的衣服,經常不合身,需要經過修改才能穿。尤其褲裝更是麻煩,通常都要改褲管長度才能穿,但有些店家根本沒提供改長度服務。
合身的衣服當然也有,但是不多,甚至必須去歐美品牌的童裝部才找得到,可想而知,款式也不符合自己的年紀。
田中絢子曾在節目以及專訪裡提到多次,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感覺自己不是任何品牌的目標客群這件事,帶給她一種壅塞封閉的感覺。
每次都必須在多得像山的衣服裡面花很多時間挑選、試穿,才能找到自己勉強能穿的衣服;更別提有些非常喜歡的款式,穿上去不符合身形只好放棄的那種無力感,久而久之會感到自己是不是沒有挑選好看衣服的權利。
有句話說,當你對市場有所不滿的時候,就是創業的機會。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衣服,有那麼嚴重嗎?改一改不就可以穿了?但「改一改就可以穿」這件事,正顯示出了消費者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田中絢子因深感市面上沒有適合小個子女生的品牌,在拿到Google內定後、畢業之前的時間,和朋友一起成立了專為小個子女生設計的服飾品牌「COHINA」,理念是「讓小個子女生也能閃閃發光的服飾」。
在尋找投資人的時候,有些投資人說專為小個子女生做的服飾市場太小,有些則說小個子女生都穿市面上既有的品牌,看不出有什麼需求。而且當時市面上雖然有大尺碼品牌,但沒有小尺碼品牌。
這是因為大尺碼的需求相對明顯好懂,一般尺寸的衣服穿不下,勢必要提供新的尺寸;而小尺碼的部分,衣服還是能穿,只是不合身,於是消費者自己想辦法透過捲褲管、改長度等等方式解決,所以這些需求沒被看見。
然而在市場調查中,田中絢子發現其實約有3成的女生屬於小個子,是一塊有潛力的市場。
深入訪談小個子的女生們時,發現大家都在買衣服時都有相同的煩惱,這讓田中絢子增加了不少信心。後來找到贊同COHINA理念的投資人,品牌也順利成立。
大學畢業後,田中絢子進入Google Japan擔任法人營業職,一邊也繼續經營COHINA,在工作一年半後便離職,專心投入COHINA的總監工作。
在2018年1月成立的COHINA,在2021年時單月營業額已經破億(日圓),還登上了Tokyo Girls Collection的伸展台,這些不只是品牌的成績,更是小個子女孩被看見的證明。
COHINA如何用共感建立忠實顧客社群
COHINA作為專屬小個子女生的品牌,瞄準利基市場,忠實顧客的存在就顯得更加重要。觀察COHINA如何與顧客互動,會發現他們把顧客當朋友,有個忠誠度很高的社群。
COHINA品牌成立時,就決定採用D2C模式,而不是開拓實體通路,原因是因為當時身為大學生的創業團隊資源還不多,D2C可以省去店租成本與許多人事成本。
但是沒有店面或通路的話,認知度的擴展相對困難。田中絢子與創業夥伴決定從網路社群著手,參考的是同樣為D2C品牌的海外案例,例如服飾品牌「Everlane」、美妝品牌「Glossier」、運動鞋品牌「allbirds」等。
田中絢子觀察上述品牌在Instagram與顧客互動的模式,為了拉近COHINA與顧客的距離,決定開始每天在Instagram直播。
過程並不容易,剛開始甚至遇過直播主有兩人、但觀眾只有一人的情形。即使如此,COHINA還是堅持每天直播,竟連續不間斷超過1200天。雖然辛苦,也為COHINA的顧客社群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因為我們在開始販售以前就一直在Instagram分享資訊,讓客人感覺也參與了打造品牌的過程,所以對客人來說,就好像是看到朋友在努力做品牌一樣。
在剛開設Instagram時,因為沒有自家商品,就都分享一些對關於小個子女生有幫助的資訊,例如介紹我當天穿的衣服,「〇〇品牌的S號對我來說有點大,不合身」「〇〇品牌的S號穿起來剛剛好」,像這樣子持續分享,反應也越來越好⋯⋯(中略)
在製作商品的過程中,也同步在Instgram直播,因而讓客人與品牌產生了連帶感。
cr. impress
綜合田中絢子過去的訪談分享,COHINA的直播當中曾經做過這些事情:
在自家品牌衣服還沒做出來之前,分享其他品牌的衣服穿起來的樣子、以及小個子穿搭秘訣
跟觀眾互動聊天,募集小個子女生的煩惱,並分享自己身為小個子女生遇到的問題
在直播裡詢問觀眾喜歡什麼樣子的衣服,從中找尋insight
初期打樣時,海外工廠送來的成品品質太差,但還是要跟觀眾分享進度,所以在直播裡面修剪線頭給觀眾看
實際請小個子直播主試穿衣服展示COHINA的衣服,讓客人可以安心購買
除此之外,COHINA也曾舉辦過一次線下活動,邀請客人來聊天並分享自己的煩惱與遇見COHINA之後的改變。雖然現在官方已經沒有在舉辦,仍然有些忠實粉絲會自主舉辦聚會。
可以看出COHINA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積極的利用網路社群創造跟顧客的接點,並展現出「等身大」的一面,包括從零開始打造商品的過程、身為小個子女孩會遇到的煩惱等等。
這些都讓顧客產生共感,建立了忠誠度高的社群。也因此品牌與顧客的距離感很近,有些客人會主動提供給COHINA意見,許願「希望有這樣子的款式」,然後COHINA也會真的做出來。
甚至有些COHINA的客人,因為太喜歡品牌,而應徵成為品牌模特兒。田中絢子分享,有些人本來立志想從事模特兒的工作,卻因為身高不夠只好放棄,但是在COHINA也能屬於找到他們的舞台。
本文授權轉載自《MisoNews 日本新創報》,原文標題:被投資人說「市場太小」卻成功用共感打造破億品牌的COHINA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是一個專注於日本的新創與科技服務的電子報。
作者 Linn 長年旅居日本,相信「要瞭解一個國家的趨勢,必須先瞭解一個國家的文化」,
以 IT 產品經理與在地使用者的雙重視點,探討日本的新創、科技趨勢與文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