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紅杉資本將拆分為歐美、中國、東南亞與印度,矽谷資深創投黃君耀:中美拆分將是必然趨勢

紅杉資本將拆分為歐美、中國、東南亞與印度,矽谷資深創投黃君耀:中美拆分將是必然趨勢
《創業小聚》自製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國際知名創投紅杉資本於美國時間6月6日宣布,將會在2024年3月之前把旗下基金拆分成3個獨立的實體:以歐美為主的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中國為主的紅杉(HongShan),和東南亞與印度為主的Peak XV Partners(Peak 15)。

根據紅杉資本3位主事者Roelof Botha、沈南鵬和Shailendra Singh簽名的致有限合夥人信中表示,拆分的主要原因是創業投資組合之間的衝突導致的品牌定位混亂。

然而,這背後的原因可能還有著中美關係的緊張和地緣政治的衝突。

為何拆分?紅杉官方說法:相互投資競品反而無法發揮綜效

1972年成立的紅杉資本是國際重量級的創投,早期因為投資蘋果成為一方之霸。隨著2000年代開始向國際擴張,在中國和印度也設立了投資基金,近年有著Airbnb、WhatsApp、Zoom、ByteDance和GoTo等橫跨美、亞兩洲的知名的投資案,而台灣新創Appier(2021年03月已在日本上市)、Pinkoi和Cooby也在紅杉資本的投資組合中。

但正是跨國際的投資,造成了衝突和競爭,例如美國的Stripe和總部位於香港的Airwallex都是跨國金融技術新創,他們彼此之間的客戶高度重疊,紅杉資本如何處理這樣的衝突,主導美國投資的Roelof Botha也坦言:「這其實很尷尬。」

Roelof Botha
Sequoia Capital的主要負責人Roelof Botha強調,拆分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策略衝突越來越明顯。 Sequoia

負責東南亞與印度投資的Shailendra Singh也指出,紅杉資本透過美國基金投資了OpenAI一事,使得東南亞這邊的基金不被當地AI新創所接受,「我很看好他們,卻因為這種衝突而無法投資,其實非常令人沮喪。」

不過,紅杉資本方面認為其實從一開始,不同區域的基金基本上已經是獨立運作的,彼此之間不會相互審查投資對象,會共享的只有後台功能,包括規範、財務報表、投資者關係等等。

根據《富比世》的報導,目前三個地方各自基金的有限合夥人清單已經越來越本土化,而且還建立了自己的後台軟體,這或許是為拆分做的「預熱」。

外界解讀:與中美競爭和地緣政治不無關係

有意思的是,儘管紅杉資本不斷強調是品牌定位混亂與基金策略出同才拆分,但是《富比世》、《TechCrunch》和《路透社》等媒體不約而同地猜測:地緣政治與中美戰爭是拆分基金運作的隱藏原因。

自2020年拜登上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微妙,包含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科技領域,或是要求同盟國一起減少在中國的投資等等,不難看出都是以國防和資安為考量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國自己也在近幾年透過監管來限制科技業的發展,在經濟與政治的雙重影響之下,紅杉資本可能對中國的投資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根據Crunchbase的統計,紅杉資本在2022年7月募集了90億美元的資金,但在2022年第三季到2023年第二季之間僅進行了62筆交易,與前一年同期的177件投資案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

帶來什麼影響?資深創投人黃君耀:中美拆分將是趨勢

負責中國業務的沈南鵬認為這次拆分帶來的影響不大,「如果投資人對中國市場不滿意,他們就不會投資⋯⋯大多數投資人只在意報酬和業績,名字只是個名字而已。」

紅杉資本沈南鵬
沈南鵬認為中國市場仍有機會。 紅杉資本官網

負責東南亞的Peak XV Partners合夥人Shailendra Singh也認為這不會有太多影響,雖然自己很喜歡紅杉,不過Peak XV Partners仍能靠著之前紅杉印度所經營起來的品牌名聲繼續運作。紅杉印度在過去的13個基金中募集了92億美元,並在該地區投資了400多家新創,目前正計劃募集新的一支25億美元的基金,以佈局明年的新局勢。

Shailendra Singh Sequoia
負責Sequoia Capital印度與東南亞地區的Shailendra Singh認為拆分影響不大。 Sequoia Capital

《TechCrunch》認為紅杉資本為數一數二的創投基金,這次舉動勢必對創投界帶來衝擊:「紅杉資本的決定可能會讓其他創投效仿這個做法——或者至少認真評估這種做法的可能性。」

常駐在矽谷的資深創投、K2 Venture Finance共同創辦人黃君耀向《創業小聚》回應了對此次事件的看法,他認為地緣政治也絕對是主要的考量之一,雖然大家都刻意淡化了這個話題。

「外國的製造產業可能無法一夕之間把生產基地或者供應鏈從中國切斷或者連根拔起,但是資金就不一樣。」黃君耀表示,最近幾個月來已經有不少投資機構陸續把資金從中國撤出或關閉中國辦公室,而跨國創投基金的管理者或者一般合夥人當然也會隨著撤出重組或者拆分旗下的中國基金,「中美跨國基金拆分兩地的業務,絕對會是個趨勢,而且會持續發生。」

可以想見,如何拆分業務、利潤與後台營運將是紅杉資本今年的主旋律,不過紅杉資本拒絕就其利潤分配發表任何評論。

參考資料:ForbesTechCrunchCNBC路透社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