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一度戶頭只剩274元、今卻打入最大共享單車供應鏈,飛立威光能如何挺過技術商轉鬼門關?

feature picture
曾令懷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的戶頭曾經只剩下274元,那時候(2017)真的產生很多自我懷疑。」飛立威光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俊賢坦承,靠著獨家研發的軟性波導太陽能(Flexible Waveguiding Photovoltaics)模組技術生存了3年,飛立威光能的營收始終沒有起色,團隊內部氣氛可謂瀰漫著一股不安。

飛立威光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俊賢
飛立威光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俊賢表示,團隊曾經一度面臨營運困境,但是靠著轉型與經營策略的改變,如今已轉虧為盈。 曾令懷攝影

軟性波導太陽能技術靠的就是波導材料將光線轉向的特性,藉此達到平面聚光的效果,將傳統太陽能板無法利用的紫外線光轉為可見光,不僅可以增加太陽能電池40%的電量,而且就算太陽光線不足時,也可以聚焦出足夠發電的能量。

擁有如此顛覆性的技術,卻遲遲無法站穩腳步,也讓周俊賢與團隊忐忑不安。

不過轉機很快出現。2019年,飛立威光能打進了全台最大共享單車的電能供應鏈。甚至在2021年,飛立威光能成立7年後終於達到損益兩平。周俊賢透露,飛立威光能的商業模式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如何讓技術更有效率地變成產品的過程。

速度決定一切!飛立威光能如何克服小量打樣的困難?

2014年,周俊賢無意間在垃圾桶撿起了波導矽橡膠材料,揭開了接下來10年的創業序幕。

波導矽橡膠材料可以讓太陽能板不受陰影遮蔽而影響發電效率,但是這終究還是停留在技術研究而非商用的階段。飛立威光能成立的頭3年,就在申請專利建立護城河和少量接案尋找應用場景中度過。

延伸閱讀:翻轉傳統太陽能板的發電痛點,他吹起太陽能革命號角

「我們在能源產業最壞的時間點創業。」周俊賢笑著說,當時台灣太陽能產業受到中國的削價競爭而愈發掙扎。沒有資本、缺乏人脈的飛立威光能沒有在市場上與競爭對手掰手腕的力量,周俊賢當機立斷做了2個改變:放棄太陽能產業改瞄準物聯網應用,以及提高技術驗證的速度。

周俊賢解釋,當時物聯網的討論剛剛興起,聯網的感測裝置的供電需求,正是飛立威光能的技術可以發揮的地方。不過相較於單純發電的太陽能場域,進入工廠需要更多的檢測與驗證,也就是說,飛立威光能需要大量開模,放進工廠進行嘗試,開模的成本成為一大問題。

「我們當時決定買一台3D印表機打樣、快速驗證,甚至到現在都還是這麼做的。」周俊賢解釋,飛立威光能以ODM代工的方式接案,而開模驗證的階段可能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飛立威光能透過3D列印,只要一週就可以做好驗證,藉此降低開發成本以及加速開發速度,後續再委外加工進行量產。

飛立威光能靠3D列印迅速驗證產品可行性
飛立威光能靠3D列印迅速驗證產品可行性,例如靠太陽能運作的窗簾即是驗證的項目之一。 曾令懷攝影

成立10年首次接到大型量產案,市場溝通成為決定關鍵

遇上共享單車這個新客戶,則是2016年的事情。

共享單車廠商為了讓車輛龍頭用嵌入式電力發電,在市面上尋找各家太陽能廠商的解決方案,飛立威光能成為入選的廠商之一。「我們那時候也一樣用3D印表機做給他一個醜醜小小的產品給他們測試。」周俊賢笑著說,這是飛立威光能第一次做大型量產案,他發現產品品質、量產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決勝關鍵其實是「 溝通 」。

周俊賢表示,客戶最在意的是充電量(功率),因為過去都是在固定電壓下進行功率測試,所以也會沿用過去的習慣對太陽能廠商進行測試,「不過太陽能的光線並不穩定,電壓是波動的,有時候低電壓可能比高電壓還有充電效率。」周俊賢說,如何翻轉廠商的既定印象與習慣,成為飛立威光能能意料之外的最大考驗。

太陽能的發電功率會受到電壓波動影響
太陽能的發電功率會受到電壓波動影響,周俊賢舉例,太陽能的電壓會浮動,如果死守著5伏特的電壓來設計,在陽光稍弱的時候,可能反而無法充電。 曾令懷攝影
飛立威光能靠著晶片輔助,動態抓取太陽能發電時的最大功率。
飛立威光能靠著晶片輔助,動態抓取太陽能發電時的最大功率。 曾令懷攝影

另一方面,首次與大型客戶合作也讓飛立威光能學到了一些新經驗,例如驗證。

快速驗證一直是飛立威光能的立足優勢之一,然而大型廠商除了驗收產品功效外,也會驗收如抗溫、抗紫外線的老化測試、低功耗電信認證、酸鹼測試等等條件,這些都是飛立威光能過去比較少接觸到的,「這些測試沒辦法先做,因為各家客戶要求不同,可是在前期確認產品規格時如果先釐清要做哪些驗證,我們可以提早啟動,維持驗證的速度。」周俊賢說。

有了量產經驗後的下一步?「現在還不是做品牌的時機」

走了一圈,飛立威光能還是回到了當初成立時預設的電能產業,也已經從且戰且走的早期新創,變成穩步盈利的成長期新創,是不是終於有做品牌與產品的資本了?

周俊賢坦承,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過做自有品牌的念頭,早期受限於資源不足、找不到市場需求而作罷,中期則付諸行動,和手錶廠商合作太陽能手錶,不過2C市場的需求變動性過高,產品開發旋即停滯,現在有了大專案的經驗後,飛立威光能還是會以ODM/OEM為主。

「其實這次合作案讓我們更確認自己是技術出生的。」周俊賢說,飛立威光能已經建立起快速驗證的機制,強大的技術能力又可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和應用場景,而且工業基礎等級的產品有較長的壽命,所以飛立威光能在5年內仍然不會以發展自有品牌為主要目標。

那5年後呢?

「未來我不確定,但我看好大型儲能的潛力。」周俊賢說,對於新創來說,快速跟上技術趨勢是必備的能力,也許很快可以看到飛立威光能的嘗試觸手,往心目中的未來前進。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