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億資本主動「造殼」!領投2,100萬美元基金,完成冠科美博SPAC上市

創億資本主動「造殼」!領投2,100萬美元基金,完成冠科美博SPAC上市
科技新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生技創投創億資本(Maxpro)昨(10)日宣布,2021年在美國紐約那斯達克(Nasdaq)設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Maxpro Capital擔任領投基金,以私募股權交易(PIPE)模式投資2,100萬美元,已在3月底完成與美國精準癌症新藥公司冠科美博(Apollomics Inc.)的股權合併。

合併後,冠科美博為存續公司,3月30日在Nasdaq以股票代號「APLM」(普通股)與「APLMW」(認股權證)上市掛牌交易,完成整個SPAC上市流程,展現從無到有在美「造殼上市」,截至4月9日為止,冠科美博市值約為10.58億美元(約台幣321.6億元)。

SPAC是美國資本市場提供新創公司快速募資的管道,其允許SPAC先募資,再找尋標的併購,完成併購後,再掛牌上市,因此SPAC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並有人稱這模式為「造殼上市」,但是根據美國證管會(SEC)的法規,此一管道具有2年的時效限制。

SPAC掛牌成立後,必須在12至24個月的期限內,找到標的公司併購,並完成上述流程,若未能成功,公司必須支付巨額的延期費用,若多數股東不同意延期併購時間,就必須解散公司。

目前台灣已有電動機車Gogoro等公司循SPAC管道在美國掛牌,只是目前的先例均屬被國外的SPAC公司併購,而創億資本則是主動「造殼」,尋找購併對象,再掛牌上市,讓投資者持有的「空白支票」得以順利兌現。

根據2022年9月公布的IPO招股書,2022年9月雙方簽署合併協議前,冠科美博的股權價值據估計大約有8.99億美元(約台幣274億元)左右,這次的私募股權交易(PIPE)共計2,365萬美元,Maxpro與冠科美博在完成合併交易後,總價值為9.23億美元(約台幣281億元)。

roberto-sorin-RS0-h_pyByk-unsplash (1)
冠科美博完成合併後將獲得資金加速擴充旗下產品線,包括已取得孤兒藥資格並進入加速審批階段的Vebreltinib(APL-101)以及正在中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uproleselan(APL-106),其中Vebreltinib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取得中美優先審批資格,可望在今年申請取證上市。 by Roberto Sorin on Unsplash

完成合併後,冠科美博將取得資金,用來加速或擴充目前旗下既有產品線與進程,目前旗下有9個從早期階段到臨床三期的產品線,包括小分子標靶藥物以及生物製劑等新藥,並有6個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涵蓋包括肺癌、腦癌、急性白血病血液腫瘤與實體腫瘤等。

進度最快的小分子標靶藥物Vebreltinib(APL-101),已完成美國FDA以c-MET 失調引起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與多種實體腫瘤的二期臨床試驗,並取得孤兒藥資格,可望在今年經由加速審批(Accelerated Approval)方式申請在美取證上市。

取得此藥物授權的中國授權方北京普潤澳,已在2022年9月,取得中國的優先審批資格,可望在今年取證(NDA),而另一個授權引進在中國開發的主力產品 uproleselan(APL-106)則已取到突破性療法資格,目前正在中國進行急性白血病(AML)三期臨床試驗;美國授權夥伴Glycomimetics的三期試驗也已接近完成。

Maxp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陳鴻榮表示,以SPAC模式成功讓冠科美博上市,深以為榮,希望可為全球罹患難治之症的病患,帶來新療法,未來將持續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地,投資具有創新技術與投資價值的生技與IT產業新創公司,透過扶植新創企業。

繼冠科美博之後,創億資本已為台灣的新創生技公司免疫功坊進行募資,免疫功坊創辦人為具有研發多項抗體新藥,並在Nasdaq成功上市與授權經驗的張子文博士,旗下具有多種具龐大市場潛力的新藥,為台灣生技投資的下一個指標個案之一。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作者:姚惠茹,原文標題:創億資本領投2,100萬美元私募基金!完成台灣首樁SPAC在美造殼上市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TAGS: # SPAC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科技新報》 姚惠茹 《科技新報》 姚惠茹

報導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也會有具備全局觀點、個人觀點的意見或評論刊載,為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