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影響力也能被追溯!Protocol Labs讓「功德履歷」全上鏈,如何轉動公益動能?

影響力也能被追溯!Protocol Labs讓「功德履歷」全上鏈,如何轉動公益動能?
數位時代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ESG、公益慈善,是近年許多大企業爭相投入的領域,除了可以建立良好行性,更重要的是透過自身能力回饋社會,這些「影響力」該如何被證明或追溯?Protocol Labs所發明的公益憑證「Hypercerts」,或許是解方之一。

Protocol Labs是什麼公司?

成立於2014年的Protocol Labs,是打造IPFS(星際文件系統)與Filecoin的組織。前者是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傳輸協定,後者是一個開源的加密貨幣支付系統。

Hypercerts
艾文.宮園(圖右)為Protocol Labs研發團隊負責人,來自美國加州,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目前投入影響力證明標準Hypercerts。左為Protocol Labs 活動策略經理 Benjamin Illies。 台北市政府提供

Hypercerts的主要推手,是Protocol Labs研發團隊負責人艾文.宮園(Evan Miyazono)。會投入Web3領域,是因為他認為現在的科技巨頭,透過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吸引大量的點擊與關注,再將這些流量賣給廣告主,「這是非常糟糕的精神控制。」

宮園認為,區塊鏈技術分散式的特性,可以打破用戶跟服務提供商的關係,能夠選擇自己想看跟喜歡的內容,所產生的注意力也不會再被第三方拿去利用賺錢 ,而他還想做更多。

Protocol Labs研究團隊底下有個研究小組叫「Network Goods」,目標是為人類社會尋找更好的協作工具。他們的想法是,資本主義社會大多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然而有價值的事情往往難以用金錢衡量。

Hypercerts
Protocol Labs發明影響力證明標準「Hypercerts」,能追溯、認證某人對某事貢獻,讓影響力如同藝術品可被收藏,社會運作的機制也能展開新頁。 翁挺耀攝影

「功德履歷」全上鏈!以人、事2方式衡量

比方說糧食危機、節能減碳,這些議題都需要眾人的參與才能達成,除了金錢,是否還存在獎勵參與者的機制,進一步累積個人的信用、信任,人類社會才有進步可能。

Hypercerts是Protocol Labs發明的公益憑證,能追溯、認證某人對某事的貢獻。 像是某家公司若承諾在未來10年內種下10萬棵樹,就能先在Hypercerts上先獲得公益憑證,實際把樹種出來後,就能拿到種樹NFT,履行承諾的紀錄都會寫在區塊鏈上,除了可以檢視公益活動的成果,也能更公正的累積組織的聲譽與信任。

公益憑證有2種衡量方式,一種是以「人」出發,衡量在某段時間內貢獻的內容;另一種是以「事情」出發,衡量某項工作在某段時間內產生的影響力。 這些NFT除了有記錄成果與貢獻的用途,發行單位也可以賦能NFT,讓持有者享有某些福利。

一般NFT可以透過轉賣獲利,影響力NFT也有二級市場。假設某公司種樹的行動,前期發行NFT給參與者和投資者,一旦規模夠大,就會創造其他人想購買的誘因,如同收藏藝術品。

透過累積影響力,創造在某個領域的地位,宮園認為在這樣的機制下,影響力NFT在前期不太可能成為投機者的獵物,因為還有更多能賺大錢的機會,進而創造更多人投入公共領域的動能。

他強調,Hypercerts非常適合政府採用,許多公共政策、設施都是靠政府來推動,效率不見得好,若能透過Hypercerts NFT,獎勵對於公共議題的貢獻者,就能推動社會進步,並大幅消除組織內拿錢不做事的冗員。

宮園表示,現在Hypercerts還有許多實驗需要做,Protocol Labs也跟台灣da0零時道達成合作關係,希望在台灣推動實驗,若成功則將案例輸出海外。

也許不久的未來,社會貢獻不再需要透過獎金、薪水作為動機,NFT讓影響力可以被驗證與追溯,如同藝術品一樣可以被收藏,社會運作的機制也能展開新頁。

Hypercerts小檔案
關鍵成績:Protocol Labs發明影響力證明標準「Hypercerts」,能追溯、認證某人對某事貢獻,讓影響力如同藝術品可被收藏,社會運作的機制也能展開新頁。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作者:高敬原,原文標題:Protocol Labs將「公益影響力」變成另類藝術品!Hypercerts如何認證加值?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Web3+》高敬原 《Web3+》高敬原

《WEB3+》召集人,長期關注區塊鏈、Web3。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