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怎麼判別出海時機?一年內拓展5個國外市場,AnyMind出海心法大公開

怎麼判別出海時機?一年內拓展5個國外市場,AnyMind出海心法大公開
unsplash.com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下,一間成功的新創公司不能光靠一個革命性的想法或商業模式就能獲取成功,而是要同時掌握成長與拓展的速度。對於想要得到更多業務成長的創業家來說,國際拓展則是在企業成長中極具策略性的一步。而與大企業相比,新創相對小的規模成為優勢:更容易發展、適應特定市場。但儘管有這些優勢,海外拓展仍然是充滿挑戰的事。

所以,什麼是新創公司要拓展國際市場時要注意的地方呢?

什麼時候是國際拓展的最佳時機?

公司是否該在成立之始就向國際市場拓展,或是等到事業在國內市場站穩腳步後再實施,這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產業的屬性。基本上,創辦人需考慮財務、內部資源、產品以及客戶族群而定;在台灣成功的產品不代表在越南、印尼或是日本也會如此成功。

要做到這一點,創辦人需要在產品與商業模式發想之初就將國際拓展列入考量。這有助於新創在研發產品時聚焦太過狹窄、或是只為單一市場創造產品與服務。

以我們自身為例,國際拓展的想法在我們創立於新加玻後的第一個月後開始。考量國家的成長速度,泰國成為我們國際拓展的第一個目標市場。實際上,我們在2016年四月開始營運,而在當年年底時,我們已經在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台北與雅加達設立辦公室。對我們來說,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事,因為我們要盡快拿下市占率。雖然我們擁有相對不受地域限制的產品,但我們還是想要在當地深耕、了解當地市場的人,畢竟這些人能理解當地市場的細微差別,能更有效的掌握、管理市場。

AnyMind十河宏輔
AnyMind Group在開始營運一年內,已在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台北與雅加達等5地區設立辦公室。 蔡仁譯攝影

要拓展至哪個市場?

在本土市場營運一個新創公司已經充滿挑戰,而要把業務範疇推至其他國家更是困難重重;要克服語言、商業文化、消費者行為與需求的不同,更不用說當地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將目標拓展國家排出優先順序,而不是一次擴張至所有市場。

當規劃要拓展至哪些市場時,需考慮包含潛在成長空間、市場需求、自己對於該市場的瞭解程度等不同面向。像是在我創立AnyMind之前,我在先前的公司負責東南亞區的市場拓展,更因此第一手看到東南亞市場的潛力。

每個市場都有各自細微的差別以及不同的客戶期望,因此,在挑選目標市場時需謹慎考量,尤其是在亞洲這樣多元化的市場;你需要拋下你對於每個市場的成見與既定印象,專注在該市場的市場調查上。此外,如果有機會以員工的身份在當地吸收第一手市場經驗,將會大幅幫助創業家們未來在打造在地化產品、制定市場策略、甚至在挑選當地合作夥伴上能更加精準,讓海外發展會更加順利。

architectural-design-architecture-buildings-231504
每個市場都又細微差別,挑選時拋開既定印象、謹慎考量,並且排出拓展國際市場的優先順序。 edwin josé vega ramos from Pexels

從零開始vs.利用現有基礎建設

相較於大型企業,新創公司在往海外拓展時沒有豐富的資源支撐、缺乏具規模的數據基礎建設來快速進入新的市場,導致在市場中失去競爭優勢。這些基礎建設包含物流、庫存、製造管理,以及與目標客戶建立有效的接觸點。

除非你是技術型的新創、自己擁有科技基礎建設的能力,否則從頭開始投資基礎建設將會成為新創公司的一大阻礙。新創公司需利用現成的基礎設施如雲端平台、線上軟體等來強化他們的營運效率。

以線上銷售為例,新創品牌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多半會選擇在當地的線上購物平台(Shopee、Lazada等)上架,以成本最低的方式獲取流量與曝光。然而,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需要管理各個線上賣場後台是件繁瑣又容易出錯的事;若能導入現成的電商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所有的線上銷售狀態與庫存,甚至可以分析不同銷售渠道的成效,則可以大幅節省管理的時間成本與資源,讓新創團隊可以更加專注在優化產品與制定商業策略等事情上。

當然,除了實體商品之外,建立一個以數位與雲端技術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是相對容易被複製、而且不會耗費太多資源的方式,同時在海外拓展上較不容易受限,更是創業家可以考慮的商業模式。

最後,向海外拓展對於任何新創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但這不代表這沒有更有效的方式去實踐它。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開始把國際拓展納入規劃,讓你在未來的海外拓展之路會更加順利、更能應付充滿挑戰的海外市場。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十河宏輔 AnyMind Group CEO 暨共同創辦人 十河宏輔

年僅 25 歲即擔任 CyberAgent 旗下 MicroAd 公司的海外拓展主力,2016 年與小堤音彥共同創立 AnyMind Group 並擔任CEO;2021 年被 Endeavor 選入創業家網絡、並於2022 年被 Forbes Japen 選為日本前十名創業家。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