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再忙也要抽空和團隊聚餐!AnyMind Group創辦人分享新創熬過「成長期」痛苦心法

再忙也要抽空和團隊聚餐!AnyMind Group創辦人分享新創熬過「成長期」痛苦心法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2年四月,AnyMind Group已經正式營運六年了。這六年的旅程中雖然經歷挫折與挑戰,但至今我們已經拓展至亞洲13個國家、成立18間辦公室、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更收購了7 間來自香港、泰國、日本和印度的公司,資金總金額超過9,170萬美元。儘管我們營運的時間不算長,但我們在2021年的營收已經成長到1億7,400萬美元。

身為創辦人,我在29歲時開始創業。隨著事業規模成長,我經歷了許多的困難與挑戰、同時也學習良多。我在這裡分享我這幾年隨著公司不斷壯大後所學習到的幾件事,也希望可以給予同樣正在創業的創業家更多的啟發與洞察。

AnyMind十河宏輔
AnyMind Group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十河宏輔。 蔡仁譯攝影

新創公司的成長4階段

新創公司的成長發展會因著不同產業而有些許不同,不過大致來說可分為「發想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四個階段。

發想期是生意從0到1的草創時期,這時,創業的想法多半只是一個概念、還沒有接受市場的驗證。有些創業家會在商業模式還只是一個概念的時候就馬上成立公司,而有些則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與顧客、利益關係人溝通、測試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之後再投入創業。

初創期就是把商業概念或產品推向市場,同時也根據市場回饋來快速調整策略。此時,對公司商業模式有興趣的天使投資人(Angel)、孵化器(Incubator)和加速器(Accelerator)也有機會開始提供資金,成為天使輪的投資人。對於AnyMind來說,我們很快地就進入了初創期;我們很幸運的很快地就獲得市場的回饋、也在個很好的時間點創立公司。

當商業模式穩固後,公司就進入成長期的階段,開始有穩定的客戶與收益。這時公司開始快速發展、搶下市佔率,也積極優化商品來拓展業務。而在這個階段,新創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你的100位客戶成長成1,000個客戶?如何提供更多價值來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合作、客戶、簽約
初創期是測試市場接受度的重要時期,等到商業模式穩定、進入成長期後,則要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客戶。 unsplash

在這個階段時,AnyMind開始發展除了行銷之外的相關產業,像是物流管理領域——我們已經因為行銷而建立了擁有物流需求的潛在客戶,而發展物流則是我們想帶給客戶更多價值。

最後,當商業模式穩定發展後,新創公司也進入了成熟期階段;此時公司可能會考慮規模更大的成長——像是收購其他公司、拓展至其他市場等。

確認商業模式可行後,仍持續創新來獲得更多成長

我相信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確保公司能為客戶帶來更多新的價值。以亞洲新創公司如Grab、阿里巴巴與騰訊為例,他們以核心客戶為中心、提供豐富多元的服務且持續賦予客戶價值。而新創團隊在市場上更屬於「不進則退」的狀態,需要不斷提供更好的產品來獲得更多客戶。

以我們自身為例,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斷與客戶對話、了解產業趨勢來優化我們的產品,以更進一步協助我們的客戶成長,而我們的網紅行銷平台AnyTag就是個好例子。

AnyTag
AnyTag最初為網紅數據資料平台,後來因應客戶需求,一步步增加社群媒體洞察報告、網紅行銷成效分析等功能。 AnyTag

最初,這個產品僅是一個網紅數據資料庫與網紅專案管理的平台,但後來因著客戶想要了解網紅行銷對於社群媒體的影響、我們增加了社群媒體分析功能;現在,網紅行銷又更加的與線上銷售轉換綁在一起,所以,我們最近也發表了網紅推薦碼管理等歸因功能,同時也準備將AnyTag的成效報告整合至我們的電子商務管理平台AnyX中,讓行銷人擁有更全面的視角來了解線上商務活動。

再忙也要騰出「非正式溝通」時間,維持團隊方向一致

當事業不斷擴張成長時,你的行事曆會被各種事物填滿:日常營運、高階管理決策、投資人會議、找尋新的事業商機等等,但我認為創辦人仍然需要與員工直接溝通對話。當然,我指的不是溝通的頻率,而是直接瞭解公司的營運脈絡,像是創業早期那樣隨意的與同事午餐聊天,讓自己與公司內的所有人保持開放的溝通模式。

這些舉動最終會帶來正向的影響,像是增加員工的動力、加深與公司業務的連結、保有洞察力且發覺新的業務成長機會等等。創辦人會為公司文化定調,然而,跟員工擁有更多非正式、放鬆的溝通機會,確保大家與公司的發展方向緊密一致。

聚餐、吃飯、閒聊。unsplash
十河宏輔提醒創業家,儘管公司規模成長後再忙碌,與團隊以吃飯、閒聊等非正式的形式保持溝通,也是經營公司文化重要的一環。 unsplash

時刻精進才能快速前進,一步步化解挑戰熬過成長陣痛期

當你的業務規模增長、員工人數增加、產品數量變多時,經歷成長的痛苦是必然的。對於我們來說,由於我們在這三個方面都成長得非常快速,也同時加速了這個痛苦的歷程。這些成長的痛苦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公司政策、業務營運、人力資源問題、公司文化等不直接被你所控制的領域。

但關鍵不在於期待這些痛苦能幫助你打造一個完美的公司結構,而是在於你怎麼面對、處理他們,並從中學習調整,一步步朝向更好的公司邁進。

我們遇到的其中一個挑戰是,當公司員工數量一年從200名成長至500名時、該如何維持創辦人想要的公司文化。幸好我們很快地就發現了這個狀況、並成立了文化發展部(culture development)來維繫公司文化。該部門的工作包含了解面試人選是否具備與公司文化相符的特質、新員工的公司文化教育訓練、每個月舉辦讓員工認識和了解公司文化的活動等。

shutterstock_1486806182_苦惱
當公司開始擴大營運時,勢必在公司政策、業務營運、人力資源、公司文化等各個層面上,經歷一段陣痛期。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同時,我們很幸運的擁有一群支持我們的投資人們,多年以來不斷協助我們;充滿創業經驗的領導團隊、各領域的專家以及員工在一路上一直與我們共同成長。藉由這些人與他們的經驗,我們得以駕馭挑戰並快速前進。

最後,我對於成長的痛苦能給的最好的忠告,就是在面對這些挑戰時保持謙虛且永不放棄。沒有一個公司是完美的;所有事情都有可以更加進步的空間,時刻精進才能快速成長。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十河宏輔 AnyMind Group CEO 暨共同創辦人 十河宏輔

年僅 25 歲即擔任 CyberAgent 旗下 MicroAd 公司的海外拓展主力,2016 年與小堤音彥共同創立 AnyMind Group 並擔任CEO;2021 年被 Endeavor 選入創業家網絡、並於2022 年被 Forbes Japen 選為日本前十名創業家。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