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墜機時先救火柴還是地圖?一道簡單題目告訴你:找對目標前切勿盲目行動

墜機時先救火柴還是地圖?一道簡單題目告訴你:找對目標前切勿盲目行動
Bogdan Pasca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來試試看這道題目,你搭乘的水上飛機,剛剛意外墜機了,你要從飛機上搶救哪些物品,才能在野外求生呢?你的選擇如下:

1.火柴、斧頭之類的紮營物品;
2.指南針、地圖集等導航物品。

選好了嗎?請問,在你做出選擇之前,你決定好要在原地等待救援,或是離開原地求援了嗎?這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行為學教授艾雅蕾.費雪巴赫(Ayelet Fishbach)每年在商學院舉行的活動,舉例來說,如果你想紮營,指南針就不是你的首選;如果你想離開,就不會先挑鍋子。結果呢?學生常常亂挑一通,沒決定要走還是要留,做出自相矛盾的決定,換來用途不一的雜物。

費雪巴赫用這個活動凸顯出目標的重要性,但 人們常常像上述的例子,往往還沒想好,就盲目行動,讓自己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雜訊、阻礙不斷。 她在其著作《達標》指出,目標會幫你指出特定的方向,也拉著你往這個方向前進。一旦決定目標,就會動員你的資源,付出時間、精力去實現。

指南針
Unsplash

好目標:抽象中帶點具體,明確之中容許彈性

所以,我們該如何設定目標、減少達標阻礙?費雪巴赫進一步解釋,好目標應該要有激勵作用,讓我們嚮往實現的狀態,而非顧慮要付出的代價,或因為太難達成而輕易放棄。

因此,好目標應該抽象中帶點具體,明確中容許彈性。想像你在找工作,你可以把目標定為「探索職涯機會」或「看 10 則徵才廣告並應徵」,前者說明了你為什麼要瀏覽廣告,後者則是你採取的方式。用比較抽象的眼光看待目標,你會比較知道目標的意義為何。

有了意義這個大目標之後,才落實到比較具體的中目標或小目標。《心智鍛鍊》舉例,2021年獲選美國大聯盟美聯MVP的棒球選手大谷翔平,使用的是曼陀羅思考法,大谷在進入日本職棒前訂下的目標是「8大球團第一指名」,把這個目標放在九宮格的中心,其餘8格延伸出8項次目標,這8項又各自成為8個九宮格的中心,周圍有8個行動方案。

《高彈性成長法則》建議我們給自己的目標多點彈性,應該要關於學習,而不是成就。你可能經常給自己設下成就導向的目標,例如拿下大客戶,學會新語言等,但彈性目標是讓你在工作、家庭裡取得一些經驗,讓自己成長,所以你的彈性目標可以多使用「改善」、「成長」、「更好」、「更善於」等字眼。

延伸閱讀:柔道國手楊勇緯的定心密技!「目標設定九宮格」如何幫他奪下獎牌,走向世界第一?

壞目標:想被認可而做,把他人渴望放在自己需求之前

然而,並非所有目標都能產生動力。《達標》提醒,目標應該不是達成另一個目標的手段,比方說,運動如果是健康的途徑,那麼目標放在運動,就會讓你感覺很累、不想做,你應該去想像獲得健康後的狀態,例如健康之後可以多陪小孩玩。

《原子時間》指出,設目標時要思考,這個目標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因為他人的看法而做。像是,我達成這個目標,我媽媽會開心,雖然家人的快樂也可能讓你快樂,但別人畢竟不是你,把他人的快樂放在自己的快樂之前,執行起來難持續。另外,曾經被人看不起,或者是幼時的心靈創傷,導致自己必須靠不斷追求成就來證明自己,這些動機儘管能驅策你,滿足後也會感到空虛。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作者、職涯顧問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建議,審視自己職涯的動力,是來自恐懼或靈感,靈感是做到了會讓你實現自我,恐懼則會傾向,如果我做不到我就無足輕重。雖然恐懼也能帶你去想去的地方,只是可能整段旅程都在焦慮不安中度過;盡可能選擇靈感這條路,才有辦法讓你不斷前進。

把期待變成現實的4步驟
經理人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張玉琦,原文標題:想紮營卻拿起地圖?行動矛盾、雜訊不斷,問題出在不會設立目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張玉琦 整理.撰文 《經理人》張玉琦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