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加速器Y Combinator每年錄取率僅1~2%,申請公司數多達2萬多間,可以說是每間新創皆期望加入的最高殿堂。於2022 Meet Taipei登場的Meet Global Tea Time邀請4位曾入選Y Combinator的台灣創業家,共同分享從全世界新創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本次活動開場,Y Combinator新任執行長陳嘉興也特地錄製影片,勉勵在場所有創業家,他說:「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我希望你可以成為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那個人,打造一個理想的社會讓大眾過上更好的生活,期待在Y Combinator見到你。」
把客戶聲音擺第一,Heptabase、Chainsight傾聽用戶意見優化產品
主打卡片盒筆記法的筆記軟體Heptabase創辦人詹雨安坦言,其實初期在打造Heptabase時,就浪費了6個月,當時他用Figma做了100多種Heptabase版本,努力打造出最理想、完美產品,卻一次都沒有向他人亮相過原型(Prototype),導致產品無法準確解決市場問題。
於是他決定打掉重來換個策略,從一個功能開始做起,詹雨安加入各大知識性社群,主動聯繫Discord、Telegram的潛在使用者,並與每位使用者一對一訪談,根據他們提出的需求,或是在自有Discord社群舉辦投票,再逐步新增Heptabase功能,「最重要的不是越來越多用戶,而是那些很核心、符合他們需求的用戶。」
詹雨安也談到,新創不斷轉換方向(Pivot)是一件很常發生的事,幾乎30%新創入選YC加速器後都在轉換方向,「我擔心我們在解決一個不存在的問題,所以要一直問用戶、聽用戶的聲音。」
近期FTX破產事件導致許多加密貨幣用戶一夜蒸發掉許多資金,相繼開始求償。「我自己就曾經被詐騙,感受過這個痛,失去很多錢。」Chainsight創辦人何建幟坦言,他後來於是為金融機構與消費者開發出加密貨幣風險偵測服務。
何建幟分享當時去Y Combinator時,某天晚上看到Y Combinator創辦人葛蘭姆(Paul Graham)在路上買晚餐,於是跑上前詢問:「要怎麼在產品還不成熟之下,說服投資人投資我們?」葛蘭姆舉了Stripe的例子,Stripe一開始也沒有產品,反而先親自去銀行逐一詢問大眾,確定大眾痛點為何,才開始聘用工程師著手打造產品。
Phiar AI、Caviar、Welcome從自身經驗出發,解決市場最痛的點
「關鍵就是要找到值得被解決的問題。」曾憑藉餐飲外送平台Caviar、線上會議平台Welcome二度入選YC的葛維邦也提及,2013年時的餐飲外送服務只有達美樂等披薩連鎖店提供,「為什麼我沒有辦法也收到我喜歡吃的美食?」他於是加入成為Caviar第二位團隊成員,瞄準自身及市場需求。
後來葛維邦另外創辦一間餐飲叫料平台Welcome,結果沒想到進入YC不久,疫情衝擊各大餐飲業,導致他在一個月內立即轉換Welcome的業務方向,觀察到現有線上會議平台的缺漏,於是打造出專為行銷人員使用的線上會議平台。
Phiar AI創辦人余正平在開場時,首先分享自己過往使用導航地圖的經驗,他表示數位科技已成熟發達,導航地圖卻停留在15年前的模樣,駕駛容易錯過轉彎時機、看錯需要切換的車道,於是打造AR導航系統Phiar AI,地面道路上能夠顯示還剩下多少公尺需要轉彎,以及在馬路前方出現轉彎箭頭,方便駕駛查看並行駛正確方向。
「在YC面前應該要強調的是用戶該怎麼用、他該怎麼上手,說好一個完整的故事。」余正平表示在介紹產品時,清楚強調產品的獨特性並解決市場痛點的方法就是突出關鍵。例如他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Phiar AI跟Google地圖的差異,他笑說:「當時我直接在Demo Day說我的產品是Google的18倍快,現在回想起來我那時候膽子真的很大」。
四位創業家分享完後,一名台下聽眾舉手向余正平發問:「我們目前產品當時只有一個很初步的模型,產品還在研發,要怎麼在這種情況下吸引創投?」余正平回應,由於自己出身於工程師,具備技術專業,因此讓投資人相信自己有辦法打造出產品便是關鍵,「要讓他們知道你有多少能力可以達成,以及你能夠做出一個很好的MVP(最小可行性產品)。」

21歲,吃飽心情就會變好,希望未來可以養一隻柴犬每天逗我笑。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