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不用開會、沒有正職,Gumroad怎麼成為年收入3億元的一人公司?

不用開會、沒有正職,Gumroad怎麼成為年收入3億元的一人公司?
Sahil Lavingia FB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曾經在新創新星Pinterest工作的Sahil Lavingia,當公司前景看好時,他卻毅然決然離職並創立了電商新創Gumroad。Gumroad的團隊沒有正職、幾乎不需要開會、也沒有deadline壓力,年進帳卻能達到上千萬美元,他是怎麼做到的?

沒有任何正職員工的公司,而且整年都不需要開會,卻能年年保持穩定營收,聽到這樣的營運方式,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困惑問起「有可能嗎?」

事實上,這正是數位出版物交易平台Gumroad採取的經營方針,透過這種「反常經營法」,Gumroad年年保持盈利,2021年的年收入甚至達到1,100萬美元。

但Gumroad並不是一帆風順地走到今天。

Sahil Lavingia曾是Pinterest的2號員工,當外界看好Pinterest前景時,Sahil Lavingia卻因一個突如其來的靈感,毅然離職創辦Gumroad。這項大膽決定,讓許多投資人佩服他的骨氣,甚至引頸期盼他能成為下個矽谷的神話。

但2015年,Gumroad宣布募資失敗並大幅裁員,一度瀕臨倒閉。在聲勢跌入谷底之際,Sahil Lavingia卻讓淪為一人公司的Gumroad開始向上成長,並迅速上升到年進帳上千萬美元。

他是怎麼讓Gumroad起死回生的?

延伸閱讀:放棄獨角獸夢,反而成功打造「一人公司」!Gumroad創辦人的極簡創業之路 延伸閱讀:曾是矽谷創業傳奇的他,未成功打造獨角獸卻發現這些道理

Gumroad從市場新星到一人苦撐,被迫放棄獨角獸夢

Gumroad是數位出版物交易平台,不論是數位繪畫、小說、音樂作品、軟體或是課程,都可以直接在平台進行買賣,每完成一筆交易,Gumroad將從中賺取手續費和分潤。

Gumroad剛創辦時,頂著Pinterest光環的Sahil Lavingia誓言將它打造成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因此Gumroad一上線就備受矚目,很快地從許多天使投資人和創投手中募資到110萬美元,接著又完成由知名創投KPCB領投的700萬美元。

順利的起頭讓Gumroad不斷擴大招聘,但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市場需求趕不上產品的成長速度,公司成長來到停滯期。他們原以為只要撐到下輪募資就能度過難關,然而B輪募資未能達標,Gumroad的活躍發展也正式停下腳步。

Gumroad 創新拿鐵_pinterest_1.png
Pinterest在2019年以估值100億美元上市,同一時間的Gumroad則跌入谷底。 創新拿鐵

籌不到足夠資金,Sahil Lavingia只能忍痛大幅度裁員,20人的團隊縮減到5人,到最後只剩下他孤身一人持續苦撐。走到這步,所有投資人都告訴認為應該把公司關掉,但Sahil Lavingia仍試著繼續精簡化來存活下去。

為了盡可能減少開銷,他放棄租用實體辦公室,以外包發案取代聘用員工,對工作已經筋疲力盡的他,也不再嚴格要求工作進度與成效。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種彈性化的經營模式,竟成為Gumroad的救命稻草,營運狀況漸有起色。

就在此時契機出現,KPCB向Sahil Lavingia提出以1美元出售股份,這讓他能夠以負擔不大的價格買回Gumroad。自此,Gumroad從募資失利的局面走向獨立企業重新開始。

Gumroad
Gumroad是協助繪畫、小說、音樂等各種數位出版品交易的平台,目前保持穩定盈利。 Gumroad

Gumroad創辦人的「彈性經營」3心法

重新振作的Gumroad,雖然不再有當年的飆速成長,但保持穩定的盈收運作。在經歷這10年的起伏後,Sahil Lavingia在2021年撰文分享他所採取的彈性化經營心法:

  1. 彈性化的人力僱用:一個正職員工都沒有

    「當你問我有多少人在Gumroad工作,我會說有25人以上,但如果你問有幾個全職員工,那就1個都沒有,連我都不是。」Sahil Lavingia說。

    經歷過公司快撐不下去,還得同時顧及員工與投資人的兩難,Sahil Lavingia便決定不再雇用任何正職員工。目前,數10個協助維護Gumroad運作的工程師,都只透過接案與彈性計薪的方式來相互合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每個工程師不需花費太多時間處理Gumroad,只要做好當下的任務即可。另外,作為主要銷售數位出版物的平台,Gumroad深受數位藝術創作家的喜愛,彈性化模式能讓這些創作家在閒暇時兼任維護平台的工作。Sahil Lavingia透露,目前大多成員本身都是Gumroad資深使用者,能夠以更了解用戶習慣的角度進行優化。

  2. 彈性化的工作方式:不用開會、沒有deadline壓力

    沒有實體辦公室、沒有正職員工的Gumroad,主要透過3種軟體來溝通工作事宜:Notion、Slack和GitHub。

    具體來說,加入Gumroad工作,可以在Notion裡看見完整的產品管理列表與工作指示,使用GitHub查看建立好的代碼庫,並在Slack檢視各個欄目的工作狀態。有需要時,也可以透過Slack與其他夥伴交流對話,但絕大多數的時間,就算沒有任何溝通或定期會議,整個工作生態也能良好運行。

    Sahil Lavingia強調,在Gumroad工作不需要開會、沒有任何deadline限制,也不會有季規劃的目標壓力,唯一的努力方針就是「最大化平台上創作者們的收入」。他補充說道,就算是新人加入也不用訓練或交接,只要依循公司內部指示就能馬上開始工作:「進入Notion後選擇一項待完成的任務,然後開始處理,就這樣,我不會告訴任何人該做什麼。」

Gumroad遠距工作。
Gumroad沒有實體辦公室、沒有正職員工,也不需要開會,所有工作都在Notion、Gibhub和Slack上完成, unsplash
  1. 彈性化的工時長度:隨心所欲的工作吧,別加班!

    正如Gumroad的徵才頁面大大寫著「擺脫朝九晚五」,Lavingia說,由於沒有實體辦公室,Gumroad的夥伴來自各個時區,所以「時間」對他們而言毫無意義。同時,他希望所有夥伴都能養成良好的自律與安排能力,因此他不去規範任何打卡時間,擺脫傳統辦公室的制式規定。

    除此之外,Sahil Lavingia也不會要求工作時數總長。相反地,他知道大多數人只把Gumroad視為次要工作,因此希望夥伴盡可能減少花費在Gumroad的時間,甚至為此制定「反加班費率計算法」,每週工作超過20小時後就以砍半的費用計算,「我希望他們將時間花在生活其他部分,例如創作、家庭或其他任何事情。」

保有彈性才能保持優勢,Gumroad再做4改革

Sahil Lavingia的文章在去年(2021)引起熱烈迴響,至今累積超過25萬的瀏覽次數,帶動原先平穩經營的Gumroad成長再度上升。但這回Lavingia不是只顧著高興,他注意到,隨著知名度帶動產品需求增加,讓彈性化的經營方式不再那麼適用此時的Gumroad,比如當使用者有特定要求時,便難以做到即時更改和給出承諾。

因此,Lavingia近期決定再做出4項改革:

  • 每週工作掌握在20~35小時之間

    • 取消反加班制度,讓夥伴自己決定想工作多久
    • 輕季度目標安排
    • 每人發放10%的股權獎勵

Sahil Lavingia說明,他希望往後Gumroad的夥伴每週工時至少20小時,至多不超過35小時。他認為,這個範圍能維持沒那麼重的負擔,也能要求一定的進度。同時,取消了先前的反加班費率制,「我意識到反加班的作法太過獨斷,雖然把時間花在生活上很棒,但有些人樂於工作,我也不該阻止他。」

另外,為了回應成長的需求,Gumroad也開始實施季度目標,目前作法是在每季初確定當季主要進行的1、2項任務,並在每個季度末完成;最後一項改革是Sahil Lavingia決定以類似獎勵金的作法,向每位夥伴發放10%的股權紅利,他希望夥伴擁有股權後能彼此激勵,共同讓Gumroad繼續茁壯。

從當年募資失敗後一人堅守公司,到不開會也不雇用任何正職就能穩定經營,並在今年做出的微幅調整,雖然策略不斷改變,但Sahil Lavingia之所以能從谷底翻身並延續產品至今,始終靠的是他彈性化的思維和做法,才能應對隨時都在變化的市場生態。

資料來源:創辦人部落格創辦人YouTubeStar Rocket BlogRemotely Interesting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TAGS: # Pinterest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王品力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王品力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