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活躍用戶超過40萬、使用量不輸Solana,來自台灣的公鏈ThunderCore是什麼名堂?

活躍用戶超過40萬、使用量不輸Solana,來自台灣的公鏈ThunderCore是什麼名堂?
蔡仁譯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認為未來區塊鏈的世界,應該是做遊戲的人進入Web3,而不是Web3公司的人來做遊戲。」ThunderCore創辦人王正文(首圖左二)說。

作為一個十年前就成功出場的創業家,王正文一接觸到區塊鏈後,旋即又回到了創業的懷抱,但是他做不是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而是直接打造一條公鏈:TT鏈。

根據DappRadar的數據顯示,ThunderCore鏈上的每月活躍用戶達到40萬以上,與知名公鏈Solana幾乎相同,台灣新創XY Finance、OurSong、Number乃至台北市政府的i-Voting都是使用ThunderCore的服務。

i-Votong使用ThunderCore的服務
台北市i-Votong也使用ThunderCore的服務,圖為台北長柯文哲(中)與ThunderCore創辦人王正文(左)。 ThunderCore提供

究竟這條來自台灣的公鏈有什麼厲害之處?

自行研發共識決演算法,效能是以太坊的20倍

因為智能合約的設計,以太坊成為目前擁有最多Dapp的公鏈,而TT鏈則透過以太坊虛擬機(EVM,The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也就是用與以太坊相同的程式語言撰寫,讓Dapp可以不用更改程式語言代碼,直接轉移到TT鏈上使用,以此擴大自己的生態系。

但是有什麼誘因讓這些Dapp願意到TT鏈上發展呢?關鍵在於交易效能

Vitalik Buterin
以太坊(Ethereum)創辦人Vitalik Buterin曾提出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安全、效能以及去中心化,勢必要係犧牲某一個條件去成就另外兩者。 Vitalik Buterin via Instagrm

與以太坊的20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可以處理20個交易訊號)相比,TT鏈的效能來到4,000 TPS,這個差異來自ThunderCore的技術顧問石潤婷獨門的共識機制演算法——PaLa。

我們可以想像在區塊鏈上進行的每一筆交易,都需要有人幫忙寫進帳本裡,但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記帳的時候,到底要相信誰是真的呢?這時候就出現了共識決機制,也就是認證的規則。

最近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正從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轉向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ke),TT鏈也同樣是以權益證明為基礎發展出PaLa共識演算法,加快了挑選記帳人選的速度,同時以最小運算量提升驗證的效率。

PoW:解完系統出的數學難題才有機會記帳,但是因為運算時間過長造成效率低落。
PoS:持有這個鏈上的幣越多越久的人,越有機會直接寫入帳本,加快了驗證速度。

「我們跟Solana、Polygan相比的差異就是速度、安全性以及無痛轉移。」王正文特別強調,區塊鏈的應用應該跟現在的網路一樣:大家其實不知道自己正在使用區塊鏈,所有的使用體驗都應該是無痛的。

對Web3的憧憬:你不會知道自己正在用區塊鏈!

在2017年成立ThunderCore之前,王正文其實創過幾次業。

2006年從卡內基電腦工程碩士畢業的王正文看到Facebook釋出API的消息,於是著手投入創業,從交友軟體到長相評分的軟體開發都嘗試過,不過因為缺乏市場而告終,2008年成立的遊戲社群公司Playdom在2010年以5.6億美元賣給了迪士尼,才算是第一次成功出場,王正文隨後成為迪士尼副總,負責把迪士尼的IP製作成為手機遊戲。

「我那時候創業只是想著要快速致富,跟現在的理念不太一樣,但是我有個不變的原則:為什麼現在要做這個題目?」

2017年接觸到區塊鏈之後,王正文馬上看見了它的潛力:即使是一群缺乏信任基礎的陌生人,也可以合力完成一件事情。接著王正文開始思考區塊鏈如果要普及,還缺乏的關鍵要素,就是一條提升用戶體驗的、又快又便宜的公鏈。

ThunderCore技術顧問石潤婷
石潤婷在區塊鏈領域有深厚的研究。 Consensus 2019YouTube截圖

正好,王正文認識研究已久的石潤婷,兩人於是將所有學術研究與論文商業化,更把技術團隊設立在台灣,打造出今天的TT鏈;隨著區塊鏈的發展,王正文認為未來Web3的使用流程應該是與今天相反:

現在我們要先開一個錢包,才能開始找買賣NFT或是DeFi等等的應用在哪裏,但未來應該是大家想要買賣NFT或是做DeFi的時候,就像打開Facebook一樣直接使用應用程式,你不用先學習怎麼建立錢包等等這些區塊鏈的知識。

利益共好的TT鏈生態系

基於這樣的理念,ThunderCore目前採取兩大手段建立生態系:一是協助各種Dapp在TT鏈上使用,二則是為Web2公司提供技術支援,讓他們能在既有服務上面加入Web3的元素。

就前者來說,ThunderCore積極與OurSong、XY Finace、Numbers等Dapp合作,期許他們的服務可以讓所有大眾只會接觸到應用面,而無需真正理解區塊鏈的運作,並且以互換代幣(token)的方式打造共好的生態系,「他們成長得好,也代表TT鏈的價值提升了,這可以算是我們的商業模式。」

至於技術支援,則是今年開始進行的服務,在王正文的理想中,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寶物其實就是NFT,但玩家不會知道,這些寶物會直接存放在遊戲預先設立好的玩家錢包內,而玩家也不會知道,「應該是遊戲的人來加入Web3,而不是Web3公司做遊戲,這是我期待的Web3世界。」王正文說。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