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達成碳中和還需要在地化思維!比爾蓋茲基金投資新創:只減少碳排量遠遠不夠

feature picture
Photo by Jasmin Sessler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承諾在2050年達到淨零,除了具體的政策藍圖、喚醒全民意識之外,還需要科技創新、人才以及相應的商業思維。
活水影響力投資董事長鄭志凱。

自從新冠狀病毒(COVID-19)打亂全球市場經濟後,從能源、人才到供應鏈等方面,企業如何永續成為一大議題。

活水影響力投資於是舉辦「活水融點對談」講座邀請工研院副院長暨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博士、甫獲得比爾蓋茲旗下創投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投資的「碳捕獲」新創Heirloom創辦人Shashank Samal,以及美國影響力創投Fifty Years投資總監楊爍,並由MIH ESG Impact Venture Capital創始合夥人嚴心雋先生擔任主持人,進行一場關於「環境科技創新」的深度對話。

活水影響力投資「活水融點對談」講座
活水影響力投資舉辦「活水融點對談」講座,邀請工研院副院長暨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博士(右上)、Heirloom創辦人Shashank Samal(右下)、美國影響力創投Fifty Years投資總監楊爍(左下)分享,並由MIH ESG Impact Venture Capital創始合夥人嚴心雋先生擔任主持人。 活水融點對談直播截圖

要達到全球碳中和,企業、政府、技術缺一不可

Shashank根據IPCC的報告指出,僅透過減少碳排量不足以達到碳中和,必須使用「碳移除」技術(Carbon Removal),從大氣中把二氧化碳(CO2)捕獲並移除。

「我很愛能源相關的科技,因為無論生產、製造還是零售都需要能源,新科技可以為經濟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楊爍則表示自己最關注的就是儲能技術,如水泥、鋼鐵這類的重工業由於難以達到碳中和,如果有結合製程所需的熱能與儲能系統,將有助其永續轉型。

然而環境科技的技術難題,還需要大企業以及政府的支持。

例如,德國早期「再生能源法」提供太陽能設置優渥補助,又如加州「低碳燃油標準」(Low Carbon Fuel Standard)。歐盟預計今年底建立碳捕獲認證機制,美國則已提出法案《The Carbon Dioxide Removal Leadership Act》。

「歐盟在這一塊做得很多,看起來有領頭羊趨勢,美國也正在跟上,像是Stripe就做了讓人激動的決策。」Shashank說。今年4月,Stripe宣布已號召Alphabet、Shopify、Meta等企業投入逾9億美元投資碳移除(Carbon Removal Purchase)技術,這對志在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Heirloom來說無疑是一大鼓舞。

延伸閱讀:UCLA 團隊攜手科技公司 Stripe 以創新技術除百億碳排,靠的竟然是貝殼?
Dante Simonetti
UCLA學者Dante Simonetti帶領團隊與Stripe合作,研究如何運用與貝殼類似的原理進行碳捕捉。 UCLA官網

借鏡國際經驗,台灣的條件絕對能發展優秀環境科技

當國際有這麼多的先行者與經驗,台灣該如何跟上?

「我認為台灣該從『低成本』思維走入『低碳與低成本並行』的思維。」彭裕民認為發展低碳能源、循環經濟是十分重要的,而這可以從「在地化」與「國際化」兩方面來看。

相較於國際,台灣早期投資仍不夠成熟,需要更多資金、人才投入早期投資,將創新科技商業化,才有用武之地,例如工研院開發的STOBA高安全性鋰電池材料,彭裕民認為是很有潛力的技術;另一方面,現在所有品牌都強調在地化以減少碳排,工研院研發的生態材料加工技術,是一種將檸檬皮渣轉化為反芻動物飼料,循環利用廢棄物並減少牛隻甲烷排放的技術,就可以運用當地資源變成養殖飼料。

Cow
Pexels

楊爍認為台灣擁有高素質人才、優良的基礎設施等優勢,惟政府領導層須提出清楚願景。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政府明確支持早期創業家,選定專門領域(如植物肉),協助從矽谷創投募資,也可以參考挪威、法國政府禁止非再生能源,透過政策支持發展環境科技。

最後,對有興趣追蹤相關議題的夥伴,楊爍推薦關注創投Lower Carbon Capital與Climate Tech VC;Shashank則推薦三本書,分別是《如何避免氣候災難》、《Drawdown: 反轉地球暖化100招》,以及John Doerr的《Speed & Scale》。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