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因為童工危機而轉型!循環商業模式為Nike帶來什麼變化?

因為童工危機而轉型!循環商業模式為Nike帶來什麼變化?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Nike誕生的故事人盡皆知。包爾曼和奈特於1964年創立運動鞋公司——藍帶體育用品,後來成為全球最大、最知名的運動品牌。
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Nike也是循環經濟的領導者。Nike從相對簡單的單向商業模式,轉變為循環商業模式的故事,不僅有趣、更是史無前例,因為Nike成功找出自身的核心要素,從過去是單向線性,發展出極度創新、以客為尊的循環商業模式。

Just Do It不只是口號,而是Nike貫徹的價值

讓Nike成為業界巨擘的這套商業模式,立基於Nike「Just Do It!」的態度,並與公司的價值主張息息相關,旗下產品也從運動員專屬的運動鞋,拓展到所有運動與休閒用品。這項成就背後的驅動力,是不斷將Nike品牌推向新領域的精英內部設計和開發團隊,以及與全球製造商緊密、不斷擴展的夥伴關係。

由於對海外製造監督不周,Nike於1990年代陷入麻煩,多家合約製造商被發現,雇用童工生產Nike品牌的暢銷鞋款。

為強化對供應鏈的控制,Nike減少合作工廠家數。同時,公司裡有一些人意識到,重組供應鏈提供一個清除製造端混亂局面的全新機會。於是,Nike轉而展望一個沒有廢棄物的世界。

為實現這個企圖心,公司尋找創造價值的新方法。1993年,一名叫做波特(Steve Potter)的員工,想出回收鞋子的構想:這項運動鞋回收計畫向消費者收集破舊的鞋子,再分解成原本的高機能材料。此計畫後來發展成全新的商業模式,稱為Nike Grind。

接著,Nike的領導者向設計師提出挑戰,要求設計具有卓越機能和減少碳足跡的產品。為此,設計師創造了一種新方法,能夠選用對環境衝擊較小的材料,其中有部分即由Nike Grind提供。

Nike
讓Nike成為業界巨擘的商業模式,是立基於「Just Do It!」的口號而來的。 Unsplash

Nike Grind:把廢料變產品

Nike花費許多心力,設計能提高顧客運動表現的鞋子和服飾,而且必須使用最佳材料,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些高機能材料生命週期結束後,應該要被再利用,而Nike Grind的商業模式做成了這件事。公司透過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和義大利數百家商店,回收任何品牌的鞋子,將這些鞋子分解為各種材質成分,再用來製造Nike Grind鞋子和服飾等產品。

Nike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應該被丟棄浪費。公司的材料和廢棄物都經過設計,提供高機能與無限的再利用潛力。

Nike Grind商業模式圖 商業模式轉型

在單向商業模式下,企業保護自身的智慧財產,設計與製造知識決不外流。Nike從循環設計中學到的,則是分享專業知識,以期鼓勵和指導其他設計師和企業。

為此,Nike在自家網站上發表白皮書《NIKE循環設計指南》(Circularity: Guiding the Future of Design),提出10大可行原則重新思考與重新設計,能對地球產生正面影響的產品。

除了分享知識以外,Nike還鼓勵其他同業一起創新,加入共創美好未來的運動。Nike於2018年展開創新挑戰,邀請其他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及製造者,與他們一起共創循環未來:

  1. 如何利用Nike Grind再生材料設計新產品

  2. 如何開發新技術提升鞋類的再生利用?

Nike的企業目的是透過運動的力量,為人類、地球和社會,創造更好、更永續的未來。

同時,Nike Grind也採用許多公司的核心元素,致力成為好公民的領導階層、設有舊鞋回收桶的零售商店,以及具備解決問題心態的設計師,試著在製造商品的過程中,也同時考慮永續的重要性。

本文摘自:《商業模式轉型》
作者:Patrick Van Der Pijl, Justin Lokitz, Roland Wijnen
出版日期:2022/3

TAGS: # 永續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