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式各樣的好書絕對是我多年創業當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糧,其中不乏許多實用的管理工具書。不過,我發現最能觸動我的,反而是一些創業者的自傳。請注意,我這邊特別強調「自傳」而非傳記,是因為自傳能夠更深刻的描繪創業者本身的心境,讓人更加感同身受。然後你會發現,這些看來高不可攀的商場巨擘,其實也和我們一樣,會害怕、會迷失、會感到無助,但他們總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站起來,最後成就一番事業。
以下就讓我來跟各位分享我個人認為「創業者最值得看的四本自傳」:
學生或社會新鮮人最該看的 - 張忠謀自傳(上)
要為大家推薦的第一本書,其實不算是一個創業故事,是 「護國神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前半生的一些回憶。 雖然裡面沒有提到任何跟創業有關的議題,但透過這些回憶,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創業者該具備的特質是如何養成的。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各種難題鑽研到底的態度:
- 第一個例子是張忠謀剛到美國就進入哈佛與美國同學一起學習古典文學,看荷馬古詩、莎士比亞這些美國人也覺得困難的西洋經典,看不懂就用功投入到懂為止。
- 另一個例子是他畢業後投入半導體這個新興領域的時候,也等於是從零開始學習半導體知識,從一開始的一竅不通,靠著每天看教科書並跟同事專家請益,沒想到幾個月後竟然也被他徹底弄懂。
像這樣不怕難題、要研究就要徹底了解的精神也不斷幫助張忠謀在後續的工作上解決了許多眾人看起來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也讓他很快就獲得主管賞識。我想台積電現在能夠在先進製程上不斷領先,多半也是靠著張忠謀將這樣的態度實踐在公司管理上的原因。
這本書是在2001年出版的,很可惜我直到開始創業一陣子之後才看了這本書。書裡張忠謀先生就像一位有智慧的長者向大家分享人生的經驗,裡面有很多非常實用的人生建議,比如「如果不想走教職就不要先念博士,可以工作幾年再回去念。」所以我非常推薦還在求學或者是剛畢業的朋友看這本自傳,想必會有非常大的收穫。
考慮創業時該看的 - Shoe Dog (Nike 創辦人自傳)
如果有人問我創業者最該看的一本書是什麼,我一定毫不猶豫的推薦這本:Shoe Dog。
事實上,我真的有朋友跟我說,他是因為我推薦他看了這本書之後才決定出來創業的。這本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 Nike 的創業故事是如此的像神話,但同時卻又看起來如此真實。
Nike的創辦人(Phil Knight)在研究所畢業時跟許多年輕人一樣,不大確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所以決定先去做背包客一陣子,但在他心中一直有個狂想,想要把物美價廉的日本製跑步鞋推廣到美國。
這本來只是他研究所的一個課程項目,但他對跑步的熱情讓他對這個狂想念念不忘。也是這樣的熱情,讓他在背包客時期幾乎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找上日本供應商洽談合作,甚至當場掰出一個公司名稱,這才開始了Nike的一切。
熱情燒出鞋業帝國 Phil Knight 文字超激勵
Nike的創業過程絕非一帆風順,即便業務一直都在成長,但是不斷有資金不足的問題,還有許多訴訟纏身,雖然故事起起伏伏,但是貫穿整本書的是那份創業的熱情,正因為有那份熱情,才能在面臨那麼多的困難時仍選擇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那份熱情,能夠吸引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成就偉大的事業。Phil Knight以絕佳的文筆描繪出他的心境,保證讀者看這本書比看好萊塢電影還要精彩。
出來創業當然是為了賺錢,但是創業能夠獲得的其實遠遠多於能夠可能帶來的財富。正如Phil Knight在書的最後提到的:這絕對不只是生意,永遠都不是。往往就是那些克服困難的狂喜,還有與夥伴們一起並肩作戰的革命情感,才讓創業如此迷人。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創業,快去看看Shoe Dog吧!
開始創業前該看的 - That Will Never Work(Netflix 創始的秘密)
大家一般熟知的Netflix創辦人是目前的執行長Reed Hastings,但其實真正一開始的執行長另有其人,也就是本書的作者Marc Randolph。而這本書就是以Marc Randolph的視角,來描述Netflix早期的創業故事。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That Will Never Work,大概是創業者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創業的時候通常大家都不看好,甚至連自己身邊至親的人都不例外,但就是有些不信邪的創業者,能夠頂住這些來自眾人的質疑,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不是天才、不夠順遂 但更貼近你我
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他讓人感到很親近,跟Nike的創辦人Phil Knight一路追隨自己的夢想不同,本書的作者構思了千奇百怪的創業想法,還一直被他的前老闆(也就是Reed Hastings)打槍,直到想出了郵寄DVD的這個想法才下定決心創業。這段不停在被打槍、被放棄的點子中打滾的過程,應該會讓許多創業者或曾想過要創業的人感同身受。
另外,他也鉅細靡遺地描繪出自己從一開始召集團隊、產品上線的各種混亂,到低潮時考慮賣給百事達、面臨裁員,甚至發現自己其實不適任執行長的歷程,在歷經磨難且不斷摸索與調整後,最終才把 Netflix 打造成了一個市值幾千億美金的公司,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更接近凡人的創業故事。
其中我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是作者提到的一個「加拿大原則」:當時Netflix在考慮是否要進入加拿大市場,好處是可以獲得多10%的利潤,壞處則是會讓系統增加更多複雜度(因為加拿大有不同的幣值與法規),最後他們決定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選擇放棄進入加拿大市場。
從這點來看,其實可以看到在許多決定上,他們都使用了這樣的原則思考長期的利益,而不是著重在眼前短期的獲利,最後才能在DVD訂閱制上找到真正能成功的商業模式。
一般的人對於新創的事物都會本能的不看好,但是實際上沒人知道任何事。如果真的有一個想法是大家都認可的,那還輪得到創業者來做嗎?當然,不管你創業前的規劃是什麼,往往真正成功的想法,都是在創業的過程當中不斷調整得到的,所以如果你正想要創業,不確定自己的想法好不好,非常推薦你看這本書。
創業之後該看的 - 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想知道創業有多苦,看這本書就對了!其實只要看任何一本創業者的自傳,你都會發現創業的過程大部分時候都是辛苦的,只有少部分的時間會獲得一種來自成功的狂喜。但是這樣的狂喜與成就感,基本上就足以支撐走過創業時遇到的各種辛苦。而這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面對創業之苦的書。
在大起大落中磨練心智與決斷力
本書的前三章很快速的描寫了作者(Ben Horowitz)的創業經驗,因為過往在網景公司的背景,再加上 90 年代大家對網路業不理性的期待,Ben的創業公司《Loudcloud》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在一開始就獲得非常多的投資,創業團隊也是行業內頂尖的人物。
可是好景不常,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的時候,公司開始失去大量的客戶,在市場上也拿不到更多的投資,後續有一大段的時間Ben都在公司的破產危機下不斷力挽狂瀾:包含大量裁員、為了穩住大客戶不擇手段、出售核心業務...等等。直到最後終於將公司以16.5億美金賣給HP,才算圓滿完成了這段創業的旅程。
對於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就是「創業時面臨的掙扎」,很多創業的朋友們都說:「當覺得自己創業很慘的時候,翻一翻這本書,看過之後就會發現自己面臨的問題好像不算什麼了」。本書的後半段也提供了許多創業有關的實用建議,比如狀況不好時如何裁員、規模擴大時如何管理、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心態上學習作為一個執行長。相信不管在創業的哪個階段,來翻翻這本書絕對會對創業者有很大的幫助。
結語:每次都能從這些書裡獲得一些新收穫
以上這四本書我都看過兩遍以上,為了寫這篇文章又都重新看了一遍,同樣覺得很有收穫。這些創業者在面臨不同情況時展現的智慧與勇氣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尤其自己創業後,對很多故事都更能感同身受,比如《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這本書,我在創業初始就看過,那時基本是當故事書來看,雖然覺得精彩,但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直到親自體會過那種接近絕望的掙扎之後,才更能理解書中描繪的那些心情,因此不管是想了解創業、考慮創業、或正在創業的朋友們,都很推薦大家來看這四本書!
授權自Welly SEO,作者為創辦人黃適文

Welly SEO 是台灣最專業 SEO 服務商,不僅僅是顧問,從關鍵字分析到內容產出都能為你實際執行。短短 2 年間,我們已經協助打造了全台諮詢量最大的法律諮詢平台以及流量成長最快的健康媒體,客戶使用我們的 SEO 優化服務都實現業績成長,現在就聯絡我們,索取免費的 SEO 健檢報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