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車站迷路,幾乎是所有人共同的經驗。
明明知道自己會迷路,不斷找尋路標與手機地圖,卻還是在台北車站宇宙中迷航,這時候就需要「室內導航」的技術。司圖科技利用機器人建圖與定位技術,靠掃描室內既存的無線訊號源,完整描繪出場域的室內定位地圖,用戶透過APP接收無線訊號就能得知自己的位置,台北車站、高雄捷運都曾和他們合作,下一步更要將定位技術應用在展場的線上線下整合。
室內定位早已不是新題目,司圖科技從2015年創業以來,面臨許多新進的競爭對手,他們是靠什麼樣的技術和其他廠商做出差異、維持市場上的優勢?
司圖科技靠無線訊號建置室內定位,用掃圖技術補足密度與覆蓋率
要完成室內定位有「慣性導航」與「接收無線訊號來源」兩種方式,司圖科技執行長林詩頎解釋,慣性導航是透過手機的感測器記錄用戶的步數、方向,以計算他所在的位置,「但缺點是當用戶走久了,誤差就會開始變大。」
運用無線訊號來源首先要在室內加裝用來輔助定位的感應器,用戶接收到其發射的訊號便能得知位置。然而,若要做到大範圍的定位,感應器需要有高密度與覆蓋率,耗費成本的成本相當龐大。
司圖科技的作法是以接收無線訊號為基礎,融合部分慣性導航的技術來建置STOMAP這套室內定位系統。
團隊人員首先會背著一款搭載感測系統的背包,沿著室內路徑進行兩次掃圖定位,第一次掃圖的用意在於找出該場域既有的無線訊號如WIFI、藍牙,並過濾掉手機熱點這類非常駐的訊號,「場地的訊號一定有高有低、有密有疏,我們會在訊號較稀疏的地方配置Beacon(自動發射藍牙訊號的微小發射器)來補足密度。」接著進行第二次掃描,確認訊號皆搭建完成後,就能產出完整的定位資料庫。
建置完資料庫後,用戶端要如何進行定位?林詩頎以WIFI為例說明,大樓中每個樓層的WIFI皆有不同強度與排列組合,將用戶手機連接到的訊號強度與儲存的WIFI資料相互比對後,即可確認這組WIFI在大樓中哪個區域,進而得知手機用戶所在位置。
相較於其他也採用無線訊號作為定位工具的廠商,司圖科技的優勢在於機器人掃描技術加快了尋找訊號源數量的速度,以台北市政府大樓為例,司圖科技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完成整座大樓的無線訊號掃描。
而他們的關鍵技術全藏在一個背包內,裡面裝載了光達雷射儀器、陀螺儀、速度計、磁力計、攝影機等感測器。林詩頎說,他們採用的技術稱為SLAM,過去是以輪型機器人的態樣進行同步定位鑑定,「我們把這種機器人改良成沒有輪子的機動式背包,來克服輪子無法通過部分地形的限制。」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術,是由機器人從未知地點出發,透過不斷地感知周遭環境(如牆壁、桌子等),來定位自身的位置,以建構該場域的地圖與達到定位目的。
手機接收無線訊號定位方便,大型室內停車場、台北車站都是他們的客戶
「我們理工男的願景,其中一個就是機器人。」從讀書到投入職場,長期致力於研發機器人技術的林詩頎說,「我們想做出能夠普及到大眾的機器人產品,把這項技術應用於生活中,後來就延伸出司圖科技這個團隊。」
不過,在市場、商品價值、技術等項目來回測試與釐清後,林詩頎發現生產機器人所需要的資源過於龐大,身為新創的他們還未能完全掌握與應付。
於是團隊轉而研發出一款結合機器人技術的掃圖系統,並找到這項技術最能發揮其價值的市場,也就是室內定位。「我們的技術能把導入室內定位的時間、金錢成本有效率地下降,這就是我們那時候看到的方向。」
以室內定位為題目,司圖科技於2016年接觸到了第一個客戶:位於基隆的停車場業者。「很多對外營業的室內停車場經常大到讓人迷失、找不到位置,對業者來說,他們也想盡速幫車主找到車位。」
「導航的過程其實就三件事,我在哪裡、我要去哪裡、怎麼走。」在停車場的使用情境中,用戶透過APP輸入車牌號碼、顯示車子的位置後,再由手機與場域內的無線訊號比對,藉此定位出用戶所在位置,APP將進一步規劃路徑,協助車主找到愛車。
司圖科技也與台北車站通APP合作,除了透過室內定位技術提供站內導航外,也開發了室內版的抓寶遊戲,過去依靠GPS定位的AR遊戲如今也能在站內進行,抓寶獲得的點數則能在北車的商店兌換折扣,為台北車站通APP創造不少商業價值。
用定位與建圖創造元宇宙!司圖科技StoVENUE服務將技術應用至虛實整合的展間
司圖科技的下一步,是把室內定位與建圖技術帶進虛實整合的展覽。「定位還是擺脫不了場域跟情境的客製化,」林詩頎說,疫情下雖然多了許多線上展覽的方案,卻都僅限於虛擬空間,「我們想讓線上線下的世界是充分交流的,在展間中創造一個元宇宙。」
名為StoVENUE的這項新服務同樣是靠司圖科技的感測系統建立定位地圖。林詩頎說明,在展覽方確認參展廠商名單後,司圖科技預先在後台替每個攤位上標籤,開展前一晚再使用背包系統把現場無線訊號掃描上線,便完成了定位與導航的線上地圖。
在線下展覽進行的同時,遠端參與者於後台登入後,會在畫面生成一個代表使用者的標籤。雖然線上用戶並不在現場,但可以透過鍵盤與滑鼠控制標籤來回觀展,APP左上角則會出現類似視訊會議的聊天室,以畫面、語音的方式讓遠端用戶參與各個攤位的介紹及產品體驗。
林詩頎表示,這種可以開多個視訊聊天室的功能,跟真實空間只能使用一次有很大的差別,「(StoVENUE)能夠促進所謂的偶然媒合率,你只是剛好路過參與討論,卻可能因此與其他廠商產生新的火花。」StoVENUE服務預計在4月的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首度亮相。
目前司圖科技的服務是採專案型一次性收費,收費內容包含了建置整個場域的定位地圖:掃描建圖、建立定位資料庫、裝設Beacon等,後續每年的維護費則以15~20%的案件總額來計價。依展場方或場地方的需求不同,林詩頎說,團隊考慮將背包模組化,方便展覽方自行掃圖,未來的商業模式會再稍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