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這世上最困難的兩件事,一是把別人的錢放進我的口袋,另一是將我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創業家在募資時就是要透過把願景放進投資人的腦袋,讓投資人心甘情願把錢放進你的口袋,練習本文的3W說服技巧,擺脫冗長無趣的解釋方法吧!
別當「解釋蟲」:話多但無趣
最近在韓國十多歲年輕人的圈子裡,有個叫「解釋蟲」的流行語。這個字指的是「解釋得太無趣的人」,實在是個很傷人的字眼。再怎麼說,把好好一個人叫做「蟲」,未免也太過分了一點。
如果想整理你的提議或建議,3W法是個非常有用的提問方式。
提出建議非常困難,因為對方常常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聽這個建議?」因此,比起開門見山的直接給出建議,倒不如先從對方提出的問題開始談起,這樣才能讓對方慢慢理解、做出連結。
舉例來說,韓國著名保肝藥「梧露灑」的廣告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
他們沒有一開始就直接建議「吃梧露灑吧!」而是從「累了嗎?」起頭,讓這款藥和消費者「真的累死人了」的心聲產生共鳴。
「你會累,都是因為肝不好。」廣告接著這麼播放。
此時,即使你沒有做出「啊,原來是這樣!」的反應,也會心生「啊,真的嗎?是那樣嗎?是因為肝不好嗎?」的想法,稍微更理解為什麼要吃梧露灑。
這時廣告旁白才提議:「那來吃吃看可以清除肝臟毒素的梧露灑吧!」你就算不覺得「嗯,我一定要吃吃看!」也可能會產生「唉唷,我得來吃一下了嗎?」這種念頭。
雖然到購買階段又是另一回事,但本書的核心在於「整理」,以這方面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廣告,因為它有辦法讓人留下印象。
我們一天會看到很多廣告,卻無法記得所有廣告的臺詞。但只要一提到:「啊,好累哦,為什麼會這樣?」即使使是在開玩笑(不一定要完全同意),也能輕鬆的聯想到「你會累,都是因為肝不好」這句臺詞,或是廣告中的歌詞。
試著用3W法來整理這個廣告,就能看出它有多簡潔明瞭:
問題:你累了吧?
原因:這都是因為肝不好。
建議:服用梧露灑吧。
附上證明:梧露灑中的UDCA(熊去氧膽酸)成分,可以清除肝臟中累積的毒素。
梧露灑是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藥了,肯定有很多值得談論的特色或紀錄,但梧露灑的公司明白,並不是說得越多,消費者就會更受到吸引。
因此,只要整理出正好能被記住的那些資訊,並將訊息整理成(Why),讓聽者可以自動聯想到「這是在講我耶」;再列出造成問題的原因(Why so),讓聽者理解「搞不好因為那樣」;最後再說出你想提出的建議(What),讓人自動得出「嗯,所以必須這麼做嗎?」的結論。最後,這個報告就能被對方記得一清二楚。
正如我們在範例中所看到的,會使用3W法的人,他們的語言和文字都和不會3W法的人差很多。報告只要一長,對方就容易看不懂,但凡是受過3W法訓練的人,他們的口頭報告和報告書,就很容易被人理解。我們總得讓人先看得懂,才有辦法升遷或得到成果,不是嗎?
或許正是因如此,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才會說:「若不想搞砸運氣,就得先將話修飾過再說出口!」
用3W法整理基本脈絡
所以,總結一下,在報告書上要以3W法作為基本脈絡:
為什麼?(Why)→為何如此?(Why so)→所以呢?(What)
然後再整理成以下這種形式:
問題:目前遇到了這種問題。
原因:其實是這個原因。
建議:所以我們可以這麼做。
當我們在現狀中尋找答案時,就會變成這樣:
現狀:目前現狀如此。
問題:其實這裡有這種問題。
建議:所以我們可以這麼做。
或是:
問題:目前有這些狀況。
核心:這些問題/現象的核心就是這個。
建議:所以我提議這麼做。
現在,我們已經看過掌握、整理核心內容的3種提問方式。不過,我在工作時,也會不時用「解釋蟲」這個單字提醒自己:我是否因為陶醉在自己所說的話,而不斷講著對方不需要也不想聽的長篇大論呢?
若想結束不斷膨脹的冗長話題,請多練習這三種提問。如果不喜歡別人這樣對你,那你也不應該這麼對待別人。希望透過這一連串訓練,能讓我們的報告書,有著值得反覆咀嚼、不會負荷過重的清爽滋味。
本文摘自《最強的一頁報告: 不知道寫作技巧而加班苦思? 專為你寫的入門書,三星、LG、樂天企業都採用。》
作者:朴信榮
出版日期:2022/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