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飲食、農業產業的好食好事加速器於11月25日舉辦第4屆加速器Demo Day,今年與Yahoo奇摩合作,並邀請金鐘主持黃子佼(首圖右)擔任主持人,首度以線上、預錄直播的方式進行,9間新創團隊分別在食農科技、食農生技、創新飲食以及永續食農等領域進行成果發表。
百年大旱與疫情成為台灣食農創新的轉捩點
年初的旱災以及年中的疫情衝擊,無論是農業生產或者餐飲業,都面臨嚴峻挑戰,後疫情也加速了保存技術、新零售、以及健康飲食的成長,食農新創的版塊,更加速往服務數據化、保鮮衛生、提升健康的方向移動。整體而言,多數食農新創團隊都因「氣候」與「疫後」的市場變化,找到了創新與市場動能。
「儘管食農產業環境變化速度前所未見,但許多業者仍試著藉由環境趨勢轉換商業模式、開發新產品,最終反而做出超乎預期的營收成績。期待在台灣看見越來越多這樣的食農新創,所此特別以『食勢創英雄』作為本屆Demo Day主題。」執行長陳茂嘉表示,好食好事加速器成立以來,累積輔導35家食農新創公司中,絕大多數未被大環境擊倒,迄今存活數高達34家,存活率達到97%。
新創發展經理游育生則表示,疫情衝擊下,從食物生產端到最終的餐飲消費端,分別面臨著供應鏈斷鏈以及消費型態改變的衝擊,也因此,如冷鏈技術、植物肉等食物科技,以及延長保鮮與提高養殖存活率的生物技術,成為生產端的重點,至於消費端的雲端廚房、生鮮配送服務則成為新興的餐飲型態。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衝擊也讓整個時農產業開始思考「永續」的重要性,所以包含像是食物包材、環保餐具以及偏鄉或弱勢者的餐飲服務等等,也開始受到重視。
疫情加快飲食零售多元化,數據化、社群、方便即食、健康成為關鍵字
在本次Demo Day發表的9家團隊中,緊扣著食農科技、食農生技類、創新飲食以及永續食農4大領域,分別是RicoRico、果木小薰、恰口貿易、魚瑞生技、三食櫃3SQUARE、菜蟲農食、玩艸植造、海洋沅以及樂芽。
食農科技打造新興健康飲食
創新飲食團隊RicoRico以植物肉為利基,發展一系列健康方便的即時加熱餐盒。2020年底成立初期,RicoRico便在嘖嘖締造百萬預購,並在疫情期間,創造高成長,如今正打造KOC回饋及會員機制作為前往海外市場的成長動能。
同樣受惠於宅經濟及健康趨勢,果木小薰則以無添加及冷燻技術,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地吃到美味的煙燻肉品,滿足近年消費者的健康飲食需求,並與競爭者產生區隔。
食農生技保證食物生產品質
百年大旱使蔬果病蟲害及保存需求變得更為重要;加上疫情使得食農供應鍊的時間拉長,食農生技團隊恰口貿易以天然配方研發出高效的蔬果保鮮製劑,目前在芒果、釋迦等水果都收到很好的成效。
病毒問題,不只是在人類世界中,養殖業早已困擾多年,尤其氣候問題造成養殖環境變化劇烈,使病原物大量繁殖。過去養殖魚塭內的魚蝦一旦感染病毒,整池的死亡率超過95%。不過,魚瑞生技研發出了全球獨有的抗病毒口服投餵技術,不僅能降低疾病預防成本,亦大幅翻轉死亡率,將染病後的魚苗95%死亡率逆轉為95%存活率。
創新商業模式為餐飲業帶來生機
三食櫃3 SQUARE結合數位行銷及外送平台的一站式服務雲端廚房,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協助餐飲業者經營管理、開發適合外送的菜單與行銷建議等服務,減少後顧之憂。
菜蟲農食提供農產品產地直送餐廳的數位化農產品運銷平台;並為因應疫情下民眾的生鮮採買需求,於是只花了6天便開發出B2C鄰家鮮生服務。上述兩家新創團隊,是透過服務數據化在疫情期間快速擴大市場利基的優秀案例。
疫情引發的永續思考與創新
因此,回應環境變遷,「創造更永續產品」回饋在地需要,亦成為另一種商業思考。本次Demo Day有3家食農永續團隊,分別是玩艸植造、海洋沅及樂芽,3家分別以蒲草吸管、菇蕈栽培、烘焙產品技術及社企商業模式,來解決環境減碳、偏鄉發展,以及弱勢族群就業的問題,讓生產過程得以永續循環,產生社會影響力,是以好食成就好事的潛力新創。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