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LINE、iKala、菜蟲農食疫後爆發,企業與新創怎麼面對新時代消費生活?

LINE、iKala、菜蟲農食疫後爆發,企業與新創怎麼面對新時代消費生活?
Photo by CardMapr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COVID-19疫情似乎不見盡頭,與病毒共存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常態,同時顛覆了以往的交易模式:實體店家紛紛採取網路營運或推出外帶服務、大眾也逐步養成以電子消費為主的購物習慣,在這樣轉向線上發展的「疫後時代」中,企業與新創更要掌握數位經濟的脈動,以即時回應瞬息萬變的新消費生活。

2021數位新經濟線上論壇以「跨域整合、變中求勝」為主題,由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主持,在「疫後經濟,新消費新生活」場次邀請到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iKala愛卡拉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程世嘉、菜蟲農食創辦人暨執行長李昱德,探討疫情帶來消費行為的改變,企業與新創在疫後如何靠技術與策略串起數位經濟?

2021數位新經濟論壇場次一
主持人王志仁(左)與三位對談來賓 Meet

疫情帶動數位部署,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數位服務與經驗可延續至疫後生活,創造更多效益

五月中疫情升為三級警戒,台灣LINE公司即時推出行銷解決方案,強調利用官方帳號和受眾緊密連結的重要性,例如:疾管家每日傳遞最新疫情資訊、醫療院所藉由LINE進行視訊問診等;旗下LINE TAXI也運用D2C模式協助蔬果供應商運送蔬菜箱、以「享饗受」服務搶攻星級美食外送商機,突破計程車載客量大幅下滑的困境。

不過,台灣經驗能不能輸出他國、為其他企業帶來啟發?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表示,前個國家發生過的疫後市場變化可以做為另個國家的參照,他以LINE與高雄市政府於6月共同推出的「高雄好家載」為例,LINE成為媒合計程車、餐飲業者、消費者三方的平台,推動互助的數位經濟,外送餐點到客戶家門口。

陳立人認為,許多地點透過LINE熱點完成數位部署,即便疫情消退,相關建設與經驗仍可延續下去,創造更多經濟效益,「高雄好家載」也成為台灣LINE和他國市場交流的成功案例之一。

延伸閱讀:打造一日生活圈!LINE台灣正式投資TaxiGo,將成為最大股東

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
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 Meet

至於疫情期間,LINE作為通訊、娛樂軟體,在用戶端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陳立人表示,除了群組數及視訊通話量增加外,LINE TV在周末的使用量也較以往成長,顯示居家的影像服務、OTT串流平台成為重要的娛樂來源之一;LINE台灣也在這波疫情中順勢推出LINE Meeting視訊會議功能,未來將持續優化此項服務。

網紅行銷、社群電商當道,iKala創辦人:疫情讓數位行銷典範移轉、大幅改變線上消費模式

自從疫情爆發後,顧客的消費行為更加重視娛樂性,用戶希望以對話、留言的方式產生互動,這促成以「人」為核心的成效型行銷興起,並帶動社群電商發展。「大家先在社群網站上滑到網紅直播,才對裡面的商品感興趣,現在的交易模式是先從人開始,不是從貨也不是從場域開始。」iKala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程世嘉說明,「和以往目的性的購物行為完全不一樣。」iKala的服務運用AI技術協助D2C品牌蒐集客戶的第一手資料,並在社群網站上提供新的行銷技術與交易工具。

Ikala愛卡拉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程世嘉
iKala愛卡拉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程世嘉 Meet

由於iKala的Shoplus社群電商軟體服務從東南亞發跡後才移植回台灣發展,程世嘉認為台灣正在複製過去東南亞的疫後時代。參照在當地的經驗,他觀察到東南亞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低,因此商家在外銷前一定要先測試市場,這也是iKala進行的服務之一,他們替客戶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試驗商業模式能否成功,以降低投資風險。

延伸閱讀:看好東北亞、東南亞 9 億人口市場!愛卡拉成立9週年,推新零售事業

根據iKala的AI網紅數據行銷服務KOL Radar統計,相較於去年,今年度的網紅數量大增,以網紅作為廣告行銷的占比也隨之提升。程世嘉表示,疫情導致微型網紅的型態轉變,例如在LINE群發起揪團購物的「團媽」、於家長組成的交流社團中,常發聲、有一定關注量的成員也都成為了廣義的網紅,與粉絲互動性較高的「奈米網紅」如今也隨之崛起。

菜蟲農食疫情下逆勢成長,推出「鄰家鮮生」品牌,成功開發D2C市場

菜蟲農食原以B2B模式提供餐飲業者生鮮蔬果,但在餐廳暫停開放內用之際,他們將服務轉向D2C,執行長李昱德表示,「疫情時期是全台灣方便性最昂貴的時候,該如何運用我們的能力創造新服務,達到家庭不需出門就買得到新鮮的蔬果?」他們推出「鄰家鮮生」品牌,主打食物新鮮直送家庭,在疫情中開闢了全新市場。

不過,菜蟲農食將供應產品延伸至肉品、蛋白類等更講求冷鏈保存的食材,公司如何進行嚴格管理以及推出後獲得甚麼樣的市場反饋?李昱德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在特定溫層內做到產品的最適化,他們也將原先販售至2B市場的大包裝拆分成適合家用的小包裝,以更貼近消費者需求。

菜蟲農食創辦人暨執行長李昱德
菜蟲農食創辦人暨執行長李昱德 Meet

李昱德分享,這次的疫情讓菜蟲農食未來的2C計畫提前到來,然而危機也是新的轉機,「透過這樣的經驗,我們從消費者的行為、資料、採購的頻率及品項學到2C該怎麼做。」疫情起起伏伏,餐廳會再次開啟也可能再度關閉,人流會回到餐廳也可能留在線上,這波疫情帶給菜蟲農食最大的收穫便是學習如何快速調整供應鏈、管理品項、倉儲物流等生鮮電商的策略,以做為未來在疫後時代經營2B和2C端的評估參考。

延伸閱讀:鄰家鮮生蔬果箱由他一手打造!以數據一鏈串起產地到餐桌,菜蟲農食的蔬菜革命之路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江翊柔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江翊柔

22歲,法律系,喜歡貓咪、電影和曬太陽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