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PayPal、Affirm紛紛加入戰局,「先買後付」為什麼可以再次掀起浪潮?

feature picture
PayPal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分期付款」這種令人熟悉的先買後付服務,如今又再次盛行,成為各家企業矚目的焦點。研調機構CB Insight估計,2020年全美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的市場規模達到250億美元,且預計全球利用先買後付的交易將在2025年時成長10至15倍,達到1兆美元的規模。

愈來愈多科技巨頭決定涉足這塊領域,繼PayPal在2020年推出「Pay in 4」服務後,2021年7月又傳出蘋果有意與高盛合作、推出自己的先買後付服務「Apple Pay Later」,整合進Apple Pay的行動支付生態系當中。

顧問公司Forrester資深分析師莉莉.瓦倫(Lily Varon)指出,由於先買後付領域的玩家眾多,以及各家企業對擴張業務的企圖心,產業的整合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2020年底借貸平台Affirm便以2.6億美元買下加拿大業者PayBright,推特創辦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旗下支付公司Square,也在2021年8月宣布砸290億美元收購澳洲FinTech新創Afterpay,試圖搶進戰局。Afterpay在全球有近10萬商家、超過1,600萬消費者使用服務,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00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一倍以上。

APPLE PAY
據傳蘋果有意與高盛合作、推出自己的「Apple Pay Later」服務,整合進Apple Pay的行動支付生態系當中。 shutterstock

席捲全球一年有餘的疫情,令電商大肆活躍,也助長各式先買後付服務的發展。雖然同樣是借貸,但沒有利息的作法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且無關乎消費者的信用額度,能夠打進對信用卡反感的消費市場。

目前美國先買後付市場,無論是實體零售或電商領域,相關服務多是依賴Affirm、Afterpay及Klarna等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方案。先買後付與信用卡分期付款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一開始便規畫好付款期數,沒有最低應繳金額,且多數短期付款並不收取利息。

整體而言,先買後付的運作制度上更加簡單透明,且更為保障消費者,例如在用戶逾期未繳款時,Afterpay便會暫停用戶使用先買後付功能,避免用戶累積太多應繳費用,敦促他們做到安心、負責任地購物。

先買後付服務的營收主要來自商家,因為這種服務使得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一些價格高昂而令人卻步的商品。「我們的業務主要是將過客變成購買者,這屬於一種商家服務。」Affirm執行長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表示。

只不過,先買後付服務在全球掀起的趨勢,也引發各國政府的注意,進一步的監管很可能將接踵而至。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2021年7月便發文呼籲,民眾在使用先買後付服務時,必須注意逾期繳費導致的滯納金,以及自動扣款繳費導致的負債等。許多分析師也警告,這種無法檢查消費者信用的服務模式,有可能導致出貸方在評估新借貸申請時,低估了借款人的債務水平。

瑞典政府則通過新法,要求電商在交易時必須優先顯示一次繳清的付款方案;而英國政府認為,先買後付服務可能傷害消費者,聲稱應盡速納入監管範圍,強調民眾可能在不同地方利用先買後付消費,導致債台高築。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陳建鈞,原文標題:蘋果、PayPal都搶進戰局,「先買後付」如何把過客變顧客?,責任編輯:吳佩臻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