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更新:
本站於2021年12月21日接獲優勢感測通知,陳雯灝先生已經於2021年10月20日離開公司,自上開日期開始不代表該公司。
新冠肺炎改變了我們的日常,如今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健康監測產品又能如何使我們維持健康更便利?創業小聚第128場邀請了優勢感測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雯灝 (Leo),與比翼生醫創投投資經理Ethan一同對談,聊聊日常生活中那些被人們忽略的食物過敏原,以及檢測過敏原背後龐大的市場及商機。
世界上過敏兒多,無麩質飲食市場商機無窮
和朋友去到餐廳,是否總有幾盤菜看起來垂涎欲滴,你卻因為顧慮到過敏,怎樣都不能吃?或者,在你吃飽喝足後,全身紅腫發癢,才發現自己誤食了醫師交代不能吃的過敏原食物?
「當我們在研究對食物過敏的現象時,發現其實吃這些食物,長期下來是會慢慢改變體質、讓身體變差的。」中研院化學所出身的陳雯灝表示。他以美國為例,光是美國就有高達3200萬的人口對食物過敏。他指出,如今更有研究表明,過敏症狀長期累積恐導致不孕、第2型糖尿病等。然而,預防過敏最好的方法,目前還是只有避免誤食過敏原。
在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種類中,最具經濟效益的是小麥。小麥中含有一種名為「麩質」(gluten) 的蛋白質混合物,通常患有乳糜瀉 (celiac disease) 的患者,會因此對麩質過敏。根據食力報導,雖然在美國僅有不到一成的人口對麩質過敏,但卻有高達310萬的人口採取無麩質的飲食習慣,近年來在葛妮絲派特羅 (Gwyneth Paltrow)這類的好萊塢明星帶動下,「無麩質飲食」(gluten-free) 的風潮更順勢風生水起:據優勢感測的統計,2020年無麩質飲食的市場產值高達5.6億美元,2021年預計可達8.3億美元。
但要維持無麩質的生活並不容易,如今市面上宣稱不含麩質的產品及餐廳料理不計其數,背後卻存在一個看不見的危機:交叉污染。由於麩質是非水溶性蛋白,容易殘留在碗盤甚至是工廠的生產線,過敏患者就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麩質,過敏依舊發作。此外,根據美國官方規定,只要產品麩質含量低於20 ppm即可標示為不含麩質,但這個標準卻不適用於每個過敏患者。
在這種情況下,優勢感測的可攜式過敏感測器ALLIS能在2分鐘內偵測出食物是否含有食物過敏原。此外,透過過敏者們的檢驗資料,優勢感測還能在雲端上建立一個食安地圖,讓過敏者能輕鬆進行個人化的健康管理。
和其他相似的競爭對手產品如NIMA、ELISA相比,ALLIS顯然具有檢測更快、測驗更精準、更方便又更實惠的多方優勢。優勢感測現已完成奶、蛋、海鮮的過敏原測試,未來將會陸續補足其它過敏原的檢測能量。目前,優勢感測以美國這個無麩質飲食商機龐大的市場為主要戰場,已在7月開始預購,下個月更將擴大規模在Kick Starter及indiegogo等預購平台上預售。團隊還與美國大牌百事可樂等廠商合作,要讓麩質過敏檢測的市場更加全面。
多方經營市場,過敏人、食品廠商、保險公司通通都能和做!過敏檢測長期數據追蹤更能預防慢性疾病
對優勢感測搶攻過敏市場的佈局,同樣涉足醫療產業創投加速器的比翼生醫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又有什麼看法?投資經理Ethan首先提出的是優勢感測的POC(產品驗證)問題:使用者的角色或許有更多的可能。Ethan指出,除了過敏使用者、食物廠商之外,與台灣在地保險公司合作的可能。由於過敏原長期下來與第2型糖尿病存在著關聯的可能性,優勢感測若能提出相關技術資源,一方面可為使用者健康把關、一方面大大減少保險公司理賠的概率,在推廣健康概念上,台灣健保也會鼓勵,是個三贏局面。
陳雯灝也跟著表示,在美國推出產品預購後,確實有些台灣消費者詢問ALLIS回到台灣販售的可能性,且目前產品都是在台灣製造生產,比起其他全面中國生產的競爭對手,受到疫情影響相對小,因此也很樂見回到台灣發展的計畫。
然而,優勢感測團隊也不是沒有遇到困境。即使他們已向美國FDA(食藥管理局)確認產品不屬醫療器材範疇,實際走訪詢問美國當地的醫師是否願意推薦他們的產品給病人,卻都只是得到模稜兩可的答案。想打進保守嚴謹的醫療市場,仍有難度,對此Ethan建議,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學術界與營養師、教授實驗團隊合作進行可行的臨床研究,將產品應用的場景放入研究設計裡頭。有堅實的數據及邏輯支撐,就更能說服醫護人員。
最後,談起優勢感測的長期發展可能,Ehtan表示以投資角度而言,若產品ALLIS能得到大企業收購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退場。但陳雯灝充滿信心地表示:「失智症、糖尿病、食物過敏之間或許都有關連,這是一個很長的路,需要長期的數據追蹤。我相信將來我們的產品在疾病預防這條路上會更有貢獻。」從過敏專家起步到預防疾病,優勢感測在未來,將繼續為人們的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