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詹益鑑觀點:疫情衝擊下矽谷創浪再起!數位化與去中心化成趨勢,台灣能否把握創新機會?

詹益鑑觀點:疫情衝擊下矽谷創浪再起!數位化與去中心化成趨勢,台灣能否把握創新機會?
doomu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從去年三月初美國西岸出現境外移入案例、矽谷科技公司宣布遠距工作、灣區六郡實施居家避疫以來,新冠肺炎重創美國、影響所有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已經滿整整一年。當中除了親眼目睹了疫情爆發、種族運動、總統大選,更感受到美國經濟金融體系與股市、房市在一年內的震盪起伏。

身處科技新創與風險投資最密集繁榮的矽谷,也讓我見到實體業如何受創、科技業又如何加速產業數位化與破壞式創新的力道。讓我從回顧過去一年矽谷發生了甚麼事,或許可以預測未來五到十年的產業發展與投資趨勢。

產業掌握商機關鍵:數位化

限編輯用途_shutterstock_648266626_netflix.jpg
Netflix 跟 Zoom 的服務需求大幅增加等,網路業的業績都是倍速成長。 sitthiphong via shutterstock

首先,網路產業加速成長或壟斷,例如網路業巨擘 Amazon 除了電子商務受惠於疫情,旗下雲端服務 AWS 也因為各種產業的數位化而受益,並進軍醫藥業;零售電商平台 Shopify 與金融科技企業 PayPal, Square 的營收受惠於線上零售與實體交易電子化而大幅成長;Facebook 與 Google 的數位廣告生意、Netflix 跟 Zoom 的服務需求大幅增加等,網路業的業績都是倍速成長

延伸閱讀:支付新創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逆襲!Square 自家金融服務正式開業

其次,生醫產業加速數位化與科技化,由於次世代定序、基因編輯、個體醫學跟醫療物聯網的技術都已經成熟,搭配疫情造就的遠距醫療需求,線上看診、居家檢測的趨勢明顯成長,新創投資額與併購案大幅增加,將加速醫療產業、保險產業的數位化與智慧化

去中心化模式漸受重視,SPAC上市成企業最愛

shutterstock_759837652_bitcoin.jpg
教育、金融、交通、地產等行業的數位化與去中心化,將加速進行。 Morrowind via shutterstock

再者,教育、金融、交通、地產等行業的數位化與去中心化,將加速進行。相關產業的幾個平台近期也都開始準備上市,例如加密貨幣交易、保險科技平台、線上教育平台等,而且幾乎都採用去年最為熱門的 SPAC 上市模式,將會加速傳統服務業的數位化速度與資本化規模。

延伸閱讀:遍地開花的 SPAC 會取代 IPO 成為主要上市方式嗎?投資人與外國媒體這麼說!

最後,消費性航太、智慧能源、生物駭客、物質列印、基因編輯,都已經落入指數形成長的軌跡起點。而科技投資人現金滿滿,上市熱潮持續,離職創業正夯,加上跨領域的科技整合、破壞式創新方興未艾,未來十年又是一波,運算科技結合人工智慧,2030 年的奇點降臨近在眼前。

shutterstock_387933835_video_meeting_WFH.jpg
Shutterstock

隨著疫苗施打比例逐漸升高,加州的新增確診人數跟死亡病例從年初高峰已經顯著下降,餐廳重新啟用室內用餐、各級學校也逐步實施混合模式到校。大規模的旅行或者高密度人數的室內活動可能在短期內不會恢復,但重返正常生活的曙光正一點一點地亮起。

歷經疫情,矽谷將再次如同達康股災與金融風暴過後,用科技與創新帶領未來十年的產業浪潮;台灣在過往兩波錯失了網路與行動產業,這一次,我們能否勇於投資並且站在浪頭上

本文轉自作者部落格《Venture two Cents 險而議見》,原文標題為:矽谷創浪再起,台灣莫再錯過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IC Jan 詹益鑑 IC Jan 詹益鑑

Taiwan Global Angels 創辦人 / Berkeley SkyDeck 顧問暨創業導師,專注於數位健康與智慧物聯網的早期投資,曾任 BioHub Taiwan 助執行長、AppWorks 合夥人,熱愛閱讀、旅行與鐵人運動。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