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乾淨且獨立的媒體開始!關鍵評論網聚焦數據業務,希望成為亞洲前幾大的媒體集團

從乾淨且獨立的媒體開始!關鍵評論網聚焦數據業務,希望成為亞洲前幾大的媒體集團
賀大新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媒體創新的原動力在於內容創新,而內容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從輕薄短小到長篇幅的文字、圖像、影像、聲音等,甚至整合型的內容,乃至於內容的載體也不斷在演進。

關鍵評論網從 2014 年創立,中間歷經多次擴大服務,如國際英文版、生活風格,還併購運動視界、Inside 等垂直媒體,除了媒體業的布局,更在2017年開始布局數據分析版圖。為什麼關鍵評論網會做出些決定?他們看到什麼預兆?創辦人鍾子偉帶你一探究竟。

沒想過結合數據,一開始只想有個乾淨媒體

關鍵評論網創立至今邁入第8年,回顧創辦初期,由於當時台灣各大媒體面臨轉型,而年輕閱聽人頻頻抱怨媒體充斥腥羶色、政治色彩濃厚內容,因此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子偉表示:「關鍵創立初衷簡單,訴求建立乾淨且獨立的媒體,目標受眾鎖定數位原生世代。」

「公司的發展都是階段性自然發生,若問7年前的我能不能預期現今方向,我的答案是:不知道。」鍾子偉解釋,2014年關鍵搭上香港雨傘抗爭事件,於香港九龍灣成立辦公室,並建港版網頁,隔年東亞版和國際英文版相繼上線。2016年起,關鍵持續擴增內容多元性,發表藝文版,創立 Podcast 頻道「馬力歐與你喝一杯」,建立生活風格副牌 Every Little d 。2018年起,關鍵評論網進入媒體集團時代,開始併購垂直媒體,如 Inside癮科技運動視界電影神搜等。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子偉分享其創業經驗。 賀大新攝影

除了媒體相關事業外,由於2017年起,關鍵首獲數據分析獎項,因而開始聚焦數據業務,於2019年併購 EK2A 大數據市調公司,2020年上半併購台灣手機廣告公司 AD2。2021年1月,關鍵更和愛酷智能合資成立 AI 與大數據公司—DaEX 達思智能,欲發展資料分析和數據變現。

選擇投資人很重要

「為了堅持創立理想,關鍵評論網在選擇投資人和合作廠商上格外小心。」鍾子偉表示,因為早在2015年,關鍵便得到來自華盛頓郵報總編輯 Marcus Brauchli 的創投,雖然資源和人脈累積迅速,但隨之而來的是每年需交出營業額和成長成績。2017年,關鍵內部評估台灣讀者市場趨近飽和,因此朝向國際化以及橫向發展。到了 C 輪募資,關鍵一改過去尋求文創型投資,轉而尋求科技產業資源,找尋策略性投資人,為集團下一階段準備。

回到集團內部編制,鍾子偉開完笑地說:「公司4樓內容部門確保夢想可以延續,5樓營運部門則是讓公司在實現夢想之餘,確保員工都有飯吃。」關鍵營運和內容完全切割的特性,確保編輯室內容不受廣告、投資人影響。

持續開發內容,望成亞洲最大媒體

對於未來展望,鍾子偉說:「希望成為亞洲前幾大的媒體集團。」

關鍵評論網將持續耕耘內容製作,致力於開發數位敘事、沈浸式體驗、影音節目如國際大風吹,Podcast 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各項垂直媒體的 Podcast 頻道,選拔「未來大人物」,以及舉辦線下活動。此外,關鍵評論網從過去純媒體到多角經營,如今已建構媒體、兼數據分析、兼科技平台的完整供應鏈,希望未來兩年能達到線上2000-2500萬讀者目標。

面對數據為王的未來趨勢,關鍵評論網除了手握現有網站使用者數據外,去年自身開發的售票系統也上線,以金流驅動線上課程、活動發生,進一步發展付費內容吸引付費會員,加上集團併購的 AI 和數據分析公司,這些數據都將隨著讀者規模相輔相成。

「內容變現之路辛苦,媒體必須持續尋找和自身理念相配且不互斥的商品,從讀者反應印證作法可行性。」鍾子偉如此勉勵在場媒體新創團隊。

TAGS: # 新媒體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萱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萱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