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你也無法停止工作的衝動嗎?小心「工作成癮」反而影響人際關係!

你也無法停止工作的衝動嗎?小心「工作成癮」反而影響人際關係!
Kyle Hanson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自己或你身邊有人是這樣的嗎?

  1. 早出晚歸,總是過了晚餐時間才下班回家,工時超過 10 小時
  2. 常把工作帶回家,甚至連出遊的時候都在處理公事
  3. 開口閉口都在談工作
  4. 朋友大部分都是同事
  5. 沒辦法閒著,即便退休後也要找工作做
  6. 會設法擠出多餘時間給工作

亞洲社會推崇工作為王,努力向上一直是從小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宗旨,也是職場上長期存在的文化。不過,這種看似是積極打拼的工作模式,很可能是「工作成癮」── 過去被稱之為工作狂的現象,其實是一種癮頭。

延伸閱讀:別太努力工作!7 指標,看你是否工作與生活「失衡」

什麼是「工作成癮」?

工作成癮(Workaholism)一詞最早於 1971 年由心理學家韋恩歐茲(Wayne Oates)提出,指的是無法控制想要工作的衝動。

即使國際心理疾病機構並未將此現象列進正式疾病中,但工作成癮的確存在於現代社會中,已是一種心理層面的文明病。

有心理學家指出,工作成癮不僅影響個人健康,更將影響情緒、心理及人際關係。國外更有心理醫師專門開設工作成癮門診,解決患者困擾。

工時長,不等於工作成癮

很多人誤會工時長、加班就是工作成癮的表現,事實並非如此,也因此工作成癮不易察覺,容易逐漸吞噬個人身心健康。

過去有研究發現,即便你一週工作超過 50 小時,還是有可能獲得不錯的生活平衡,只要你懂得如何切割工作與生活,在下班後好好享受自己的時間、與非工作相關的人事物接觸,依舊有機會維持良好身心狀況。

不過,當你無法切割時,問題便隨之而來。

工作成癮將造成壓力、慢性病等健康問題

心理方面,工作成癮可能引發過大壓力,造成嚴重焦慮、憂鬱、睡眠不足。而身體方面,2013 年有健康調查發現,工作成癮的人很可能患有高血壓,甚至有較高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嚴重者可能過勞死。此外,工作成癮也會影響人際發展,導致患者遠離群體、孤僻、終日沮喪。

幸好,工作成癮是可以治療的。但首先,你必須認知自己有問題,這是最難的一關。因為通常工作成癮的人已投入大量時間於工作,並認為會有相當報酬。如果想判斷自己有沒有成癮問題,除了經由身邊的人提醒,也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法自我檢視: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工作狂老闆?不懂 3 個小技巧,永遠救不了自己

1. 設定「停止工作時間」並貫徹

每天都要設定一個放下工作的時間,比如說過了中午 12 點、晚上 7 點就不再工作,下一次上工就得等到午休後及明天上班時間。

這看似減少了你可以工作的時間,但事實上因為明訂死線,你可以因此增加工作效率,反而在更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2. 安排下班後的活動

煮飯、運動、多跟親朋好友聚會等都是下班後不錯的活動,這可以驅動你放下手邊工作,好好聚焦在別的事物上。

3. 求助心理諮商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工作成癮問題,不妨交給專家判斷。有時候只是純粹的工作成癮,但有時候工作成癮的背後可能是強迫症或其他症狀驅使,找出問題源頭才能有效解決困擾。

資料來源/Healthlin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related rumination, sleep quality, and work-related fatigueWork Stress and Employee Health: 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Vincent 編譯‧整理 《經理人》Vincent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