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嘿!創業家們,只忙於工作不好好「生活」是無法成功的

商周出版/史蒂文‧霍夫曼 2018-05-04
嘿!創業家們,只忙於工作不好好「生活」是無法成功的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摘自《讓大象飛:矽谷創投教父打造激進式創新的關鍵洞察》,商周出版

讓我們來看一下在過去數十年內橫掃整個矽谷的最大浪潮之一,這就是由蘋果引領的行動浪潮。iPhone 的推出可以說是恰逢其時,當時 iPhone 幾乎是立刻就激發全球的想像力,同時也成為上萬家新創企業的創業平台。從祖父母到他們的孫兒輩,每個人都迫切地想要購買智慧型手機。他們就是想要一支這樣的手機,即使並不知道智慧型手機會帶給他們什麼。媒體把智慧型手機當作流行時尚,這又進一步地推動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

到處都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有人做了一個傻傻的模擬打火機的應用程式,結果賺到了一百萬美元。《憤怒鳥》(Angry Birds)只不過是一款相當迷人的行動遊戲,但是卻擄獲所有人的心,還成為那些獨立開發商眼中的典範。有無數的新創企業透過行動應用程式在一開始賺到數百萬美元,接著又賺到數十億美元。

追尋浪潮,足以讓所有大象離地起飛

這確實是一波宏大的浪潮!這一波浪潮也已經到達頂峰了,現在你想要只推出一款應用程式,並讓整個世界為之讚嘆幾乎是不可能的。大眾和媒體已經聽過太多類似的故事,應用程式已經太多,競爭也太過激烈了。你必須具有某種真正特別的東西,才能吸引人們的關注。我很抱歉,但是果樹下方的果子都已經被人摘光了。只要隨便詢問一個現在的應用程式開發者,他們很清楚現在要開發出一個能引起關注的應用程式和前幾年相比會有多麼困難。因此,對於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我的建議是什麼呢?當然是尋找下一波的浪潮!

投資人更關注的是那些能打破現有市場格局,並且創造出新市場前景的技術。正洶湧而來的宏大技術浪潮是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金融科技,這裡只列出其中的一部分,目前矽谷的資金正在湧向這些領域。但是,這些浪潮或趨勢都能成功實現嗎?時間將會告訴我們一切。然而,如果你能順應潮流,而不是逆流而上,成功的機率就會高出很多。

這就是擁有一個多樣化團隊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浪潮或趨勢真正成長之前,你很難觀察到這樣的浪潮或趨勢。它們往往不過是在遠方的波紋或一朵小小的浪花。除非你知道自己正在尋找什麼,否則根本就不會注意到這些細小的浪花。在早期分辨出潛在的趨勢或浪花的一個方法是, 在你的團隊中必須有人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對於工作以外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興趣

Oculus 的創辦人帕默.拉吉(Palmer Luckey)注意到虛擬實境的浪潮,身為極客的他曾對虛擬實境實現的可能性極為著迷,這正是他的愛好和嗜好。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拉吉當時沒想到要推出第一個虛擬實境頭戴設備 Oculus Rift 的話,其他人也會這麼做。時機已經到來,技術也已經到位,這種新奇的、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裡的體驗在這麼多的人之中引起共鳴,這表明虛擬實境這一波浪潮的到來已經是命中注定的。

實際上,虛擬實境這項技術並不是由拉吉發明的,所有的技術都來自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開發的開放原始碼,他只不過是在正確的時間,製作一個引人注目的影片,並且將影片發布在Kickstarter 網站上。拉吉真的非常幸運。但是,假如你的團隊裡沒有這一種人,你也不可能獲得這種幸運。

判斷「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能力

不過,能夠抓住浪潮的又會是怎麼樣的一批人呢?他們往往會在工作之餘,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自己的愛好與興趣上,他們也正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發現即將重塑社會的重大趨勢。有時候我和一個創業團隊進行交流,不免會為他們感到憂心,因為他們除了工作以外,還是工作。這實在值得警覺。這個問題在亞洲特別嚴重。我在那裡遇到的新創企業創辦人都是徹徹底底的工作狂,他們相信如果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地工作,就會獲得成功。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太極端的話,反而會傷害他們獲取成功的機會,因為這會造成他們欠缺將各種零碎的資訊加以組合,並且判斷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能力。

我遇過一個真實的例子。當時是晚上九點,我在北京和一位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在我住的旅館裡喝著飲料閒聊,在結束時,我隨口問她:「你是不是現在要回家?」她驚訝地抬頭看著我,回應道:「不,我還要回辦公室,所有的夥伴都還在等我,我們會一直工作到淩晨兩點。」更糟糕的是,大多數雄心勃勃的創業者根本沒有時間經營自己的愛好。我曾經詢問另一個極具野心的年輕女性,她是否有時間參觀博物館。「博物館?沒時間,我在週末還要工作。」對我而言,這種只關注工作的生活態度是嚴重的身心障礙,有很多創辦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他們有這樣的問題。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喜歡娛樂的加州人來說,這實在是太瘋狂了,但有很多的創業者是如此專注於工作,以至他們根本就不讀小說,也不去電影院,週末更不會放鬆一下,親近大自然,甚至除了同事以外,就不再有任何社交往來。

我已經不只一次聽到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告訴我,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找男女朋友。這種生活很不健康,而且這對企業來說也沒有什麼好處。只有打開你的心胸,才能體驗生活,並且真正看清在這個世界和社會裡實際上正在發生什麼。如果把所有事物都排除在外,你不但會錯過正要到來的浪潮,還會錯失生活本身。我希望每位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和創業者,每週至少能花一天的時間去做一些完全無目的之事,一些和你的業務完全無關的事情。關注那些能讓你產生強烈興趣,但是除了獲得自身的體驗以外,你在當下無法立刻獲取利益的事。去嘗試一下滑翔翼、學習一點海洋學,或是加入一個即興表演團體,這就是你發現浪潮或趨勢的方式。

延伸閱讀新創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技術或產品而是時機?

神話:頂尖的創新者會顛覆現有的市場

這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用新的創新來顛覆一個大市場確實能帶來報酬,但是很多創新者實際上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市場。例如,Nest 的智慧家居、Dropbox 的雲端儲存,以及Snapchat 的留言等。創新並不總是與如何顛覆現有的市場有關,因為創新者可以創造出全新的市場。

浪潮的力量

浪潮或趨勢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們能徹底重塑商業的競爭形態。每當一波新的浪潮滾動而來時,在它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陳規都將不復存在,而陳規的消失必定會帶來全新的機會。讓我們以技術浪潮為例,當行動浪潮來臨時,它改寫了這顆星球上幾乎每個產業的規則。我們現在依然能看到這波浪潮的後續影響,企業正一個接著一個地轉往行動平台,而落後並沒有這麼做的企業正在走向衰亡。

大數據正在做同樣的事,人工智慧也是如此。隨著每一波這樣浪潮的到來,成千上萬家大企業將會遭到淘汰,而它們之中的大多數公司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一切都為時已晚。它們認為並沒有發生變化,而且繼續從事原來的業務。但是,實際上只要有一家新創企業能想到該如何利用這些新技術,使得整個競爭場域的規則向它們傾斜,現有的這些企業就會完全失去競爭力。

我對每個創業者的忠告,都是請他們關注這些浪潮,而無論它們是技術浪潮、社會浪潮、政治浪潮,或是經濟浪潮,這些都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是,也不要太過關注某一波特定的浪潮或趨勢,因為浪潮或趨勢本身並不重要,如果你錯失了這一波浪潮,總會有另一波浪潮緊隨而來。關注下一波浪潮遠比追趕已經過去的浪潮來得好。

我在很多努力奮鬥的新創企業裡,多次看到這個現象。很多新創企業只是有點晚了,但是無論它們再怎麼努力嘗試,都無法再追上前面的浪潮,就只能在這樣的嘗試裡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這和你在專案中投入多少金錢和時間並沒有關係。如果你走在錯誤的方向上,就算投入再多的時間和金錢也無法拯救你。相反地,你應該轉過身,看向遠方的地平線,關注那些正迎面而來的浪潮。機會就在那裡,那些機會能讓你的企業更上一層樓。回頭看向岸邊那些已經過去的浪潮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無論那波浪潮在過去有多大,都已經過去了,創新始終屬於未來。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