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歐亞地域相連,加上越來越多的合作會議和協定,讓區域間連結越來越緊密。2020年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舉辦「國際新創線上 PITCH——歐亞創新生態展示」,上半場邀請斯洛伐克投資局 Michal Brichta 分享斯洛伐克的產業解析,歐洲整體新創優勢,以及歐亞政經和產學面的合作可能。
隨後,則是由來自包含荷蘭、捷克、波蘭、和德國共 6 個新創進行線上 Pitch,讓疫情下的台灣和歐洲新創連結不間斷,以交換觀點形式激盪出新火花。
斯洛伐克投資局長期協助創業家創業和投資人與創業家媒合,也扶植新創進入國際市場,因此對於新創產業有一定洞察。投資局顧問 Michal Brichta 談到斯洛伐克的新創環境,提出三個對創業家的潛在優勢,包含: 斯洛伐克市場歡迎創新點子,且私人募資機會多;研發機構和公開基金連結密切;和亞洲新創合作綜效潛力無可限量。
針對歐洲新創產業解析,Brichta 表示,歐洲新創在各領域皆十分活躍,從最典型的軟體開發,占比19.1%,到貼近未來趨勢的綠能技術,也有 4% 佔比,顯示新創產業別多元。
「歐洲新創樂於接受建立國際化的工作環境。」Brichta提及多數新創團隊團隊組成多元,且以此為前提,對於擴張海外市場也更具競爭力。從新創密度來看,雖仍以西歐,如:英、法、德等國的大城市為首,但其餘國家也都有團隊或加速器等據點,且總數持續增加中。
從資金面來看,歐洲新創資金來源超過7成為團隊現有資金,其餘則是來自天使投資人或是募資方式獲得。大多數歐洲政府針對新創和研發公司皆有優惠措施,如: 中小企業輔導計畫,公開及私募創投基金,鼓勵投資政策,研發稅率減免 等。
至於歐亞連結,Brichta 以亞歐會議夥伴的數據為例,歐亞間除了高達40萬交換生流動外,也有超過 20 萬次的研究合作案。政經方面,歐亞各國相互派駐外交人員的比例也高達 5成5 以上,貿易總額更是突破 1.5 兆美元,足以顯示歐亞連結十分緊密,且市場能量龐大。
分享最後,Brichta 鼓勵新創團隊可將進入歐洲市場作為目標,友善的國際化環境,加上歐亞政策輔助,「進入歐洲市場,等同於進入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
©2021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