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020 Meet Taipei】新創前進東南亞市場須知:新加坡仍為首選,馬來西亞、泰國拉力也不容小覷

【2020 Meet Taipei】新創前進東南亞市場須知:新加坡仍為首選,馬來西亞、泰國拉力也不容小覷
Meet 創業小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0年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於今(19)日下午舉辦「東南亞論壇」,邀請新加坡成長顧問公司 BlackStorm Consulting 共同創辦人 Paddy Tan 和 Jeslin Bay 分享對東南亞市場的觀察,協助欲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台灣新創抓緊機會,並降低市場風險。

IMG_8989
Meet創業小聚

台灣新創如何切入東南亞市場?

BlackStorm Consulting 共同創辦人 Paddy Tan 提及,若台灣新創希望進入東南亞市場,首要問題為選定哪個國家作為基地?其中,各國的公司登記耗時不同,新加坡最短只需2天;根據產業別不同或與政府單位合作模式也有不同的規範。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如今都接受100%外企落地,然而不同國家針對資本額以及股東、董事國籍有一定限制,必須事前了解。

此外,創業家也須留意當地的稅制。以新加坡為例,由於新加坡公司稅為17%,是全球公司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政府更提供相關獎勵及優惠措施,因此吸引許多外企設立公司或創業。至於其他國家包含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等,皆落在20%到25%之間。

新加坡創業優勢?人才濟濟,基礎建設完善!

新加坡的企業類型多元,許多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在新加坡皆有據點,也有許多政聯企業(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政聯企業多半為資本密集且對於國家經濟成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產業包含航空業、能源業、媒體、金融電信業等。

至於優勢部分,新加坡人才濟濟,基礎建設完善,且作為國際金融重鎮,資金充裕且借貸業務便利。雖對新創而言,新加坡拉力強大,但其立法嚴格、物價指數高,人口較少相對市場也小,老化問題日漸嚴重,這些也是新創必須考量的問題。

馬來西亞、泰國也是新創發展好去處?物價較為親民,政治環境越發穩定

馬來西亞的新創生態年輕,跨國企業多群聚在大城市如吉隆坡。

此外,國內有許多家族企業集團,中小企業則是較為地方化。對新創而言,馬來西亞人才日漸增加,基礎建設也越發完善,相比新加坡,物價較為親民,政治環境越發穩定,且政府對於中小企業有相當支持基礎。然而,挑戰則在於法律規範不夠成熟,與政府的行政作業上效率較低,等待時程較長。

最後則是泰國,大多數公司為代代相傳的家族企業,當地法律對本地公司較為保障,因此多數外企會以合資形式進入泰國市場。此外,泰國投資資金日漸增加,政府政策對新創越發友善,相關限制減少,市場龐大,且可以作為入進東協「新四國(簡稱CLMV)」,包含柬埔寨(Cambodia)、寮國(Lao)、緬甸(Myanmar)和越南(Vietnam)的跳板。但挑戰在於法律不完善,對外企而言政策較緊縮,語言和文化門檻也較高。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萱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萱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