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別把時間放在沒有熱情的工作上?台裔創業家決心離職,創辦年收7000萬美元的化妝品公司

創新拿鐵 戴羽 / 創新拿鐵 2020-08-06
別把時間放在沒有熱情的工作上?台裔創業家決心離職,創辦年收7000萬美元的化妝品公司
The New York Times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大家到日本京都旅行,有買金箔吸油面紙當伴手禮嗎?一位美國創業家愛上了這些吸油面紙,但在美國沒辦法買到,因此專程到日本補貨。在這段旅程中他認識了日本的傳統文化,最後還創辦了一家年營收 7000 萬美元的化妝品牌。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創業家 Vicky Tsai 的故事。

創新點:現代人愛用的吸油面紙,原本竟然是加工金箔時的副產品!

日本的金澤因為盛產金箔,被譽為「金箔之都」。而金箔吸油面紙則是加工金箔時的產生的副產品。金箔其實就是將黃金敲打到約萬分之一毫米的極薄狀態。而金箔吸油面紙則是在敲打金箔時用來包覆黃金的和紙(在日本以傳統技藝生產的一種紙)。

由於這些面紙吸油性超強,而且還不會破壞掉化好的妝,所以深受日本藝妓的歡迎。因為藝妓們化的妝非常脆弱,一般面紙一碰就會掉。藝妓們除了金箔吸油面紙之外,也愛用很多日本傳統方法護膚。 這讓 Vicky Tsai 深深的著迷,並啟發他創辦了:Tatcha。

連續不停的災難,讓 Vicky 重新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Vicky 的父母都來自台灣。Vicky 小時候就在他母親經營的美妝商店幫忙,而這是他和美妝產品最初的緣分。中學畢業後,Vicky 先到了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T- Austin) 求學,但不久後就轉學到知名的女子文理學院衛斯理學院 (Wellesley College,宋美齡、冰心、希拉蕊都畢業於此)攻讀學士學位。

在這段期間,Vicky 認識了他未來的丈夫 Eric Bevan(Eric 當時在 MIT 求學)。他們兩人相遇於一場大學舉辦的舞會,最初 Eric 對 Vicky 是完全沒有興趣的。但 Vicky 卻展現了過人的毅力,在舞會後不斷的和 Eric 聯絡。在經過了 6 個月的努力,Eric 總算答應和 Vicky 約會。

2001 年,Vicky 畢業後和 Eric 一起到紐約的美林證券 (Merrill Lynch) 上班。他們工作的地點正好就在其同一棟有空橋連接著雙子星大樓的世界金融中心。9 月 11 日,當震驚世界的恐怖攻擊發生時,Vicky 和 Eric 親身經歷了那段飛機撞向大樓的過程,也讓他們精神飽受困擾。

更不幸的是,Eric 不久後就得了自體免疫性疾病,導致一位原本在 2 年來跑 5 場馬拉松的人,只能躺在床上。 這時候 Vicky 除了要花費大量時間照顧男友,而且每天上班時還要望著消失了的雙子星大樓。當從辦公室望出去,看到又有國旗覆蓋的擔架被抬出來,Vicky 就知道又挖出了屍體。這個畫面不斷的提醒他那段恐怖的經歷。

有一天,Vicky 因為不忍心看到 Eric 每天死氣沉沉的躺在床上,就想辦法讓他開心一點。有一天,Vicky 搖醒 Eric 並告訴他:「我們來訂婚吧!」Eric 開心的同意了,但卻開始煩惱沒有錢買訂婚戒指。於是,Vicky 帶他到附近的 Tiffany’s,然後買了一枚簡單的鑽石戒指。一年後,Eric 恢復健康,他們兩位決定結為夫妻。

經歷了那麼多事情讓 Vicky 決定要離開紐約這塊傷心地。於是他在婚後開始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最後,他決定先到哈佛商學院修習 MBA 學位,於是就和 Eric 一起搬到波士頓。

連續工作 40 天,卻只換來「符合期望」四個字

PG_e-center.jpg
Caption: P&G e27

在哈佛唸書期間,Vicky 在 P&G(寶僑)實習,並負責 SKII 的行銷工作。為了要知己知彼,Vicky 不但每天使用自家的產品,而且還跑到每家競爭對手的專櫃,買下了它們的產品來試用,以確保可以規劃出有效的行銷策略。

沒想到過量的使用化妝品,導致了異位性皮膚炎。Vicky 的臉部的皮膚只要接觸到外來的物質就會龜裂、發癢、紅腫,甚至連嘴唇都不能幸免。這時任何的洗衣精、香水都會引起 Vicky 的不適,更不要說使用任何化妝品了。Vicky 後來發現,他唯一可以塗在臉上保濕而不會引起過敏的,就只剩嬰兒油了。

限刊物用途_shutterstock_1073809256_starbucks.jpg
Wachiwit via shutterstock

從哈佛畢業後,Vicky 和 Eric 到西雅圖定居,而 Vicky 就在星巴克上班,負責中國大陸的產品行銷。由於當時從西雅圖到北京並沒有直航,所以 Vicky 每次出差都需要在日本轉機。

有一次,Vicky 發現日本有一種叫著吸油面紙的產品,馬上驚為天人。由於 Vicky只能在臉上使用嬰兒油,而這會讓他看來「油光滿面」。因此,能夠吸油而不會同時吸取過多皮膚上的水分,導致乾燥的吸油紙,正是 Vicky 需要的。因為在美國找不到吸油紙,所以每次在日本轉機時,Vicky 都會趁機補貨。

Vicky 在星巴克雖然是一人團隊,但他的任務一點也不小,就是在中國大陸推出瓶裝星冰樂。Vicky 非常努力的工作,曾經試過連續上班 40 天,就算是出差也選擇週末出門,以確保週一就能準時上班。這段期間,Vicky 還曾因意外摔傷,一隻手臂因為骨折要上了一個月的石膏。但他依然每天準時上班。

後來,星冰樂上市的計劃非常成功,連當時的總裁 Howard Schultz 都特別點名要 Vicky 在董事會上報告。Vicky 眼看自己的努力被認同感覺非常開心,但到了打考績的時候,他直屬的副總卻只在考績單上寫下了:「符合期望」(Meets Expectations)。Vicky 看到考績後大怒,認為副總根本就是「慣老闆」!

一氣之下,Vicky 決定要離職,正好舊金山一家新創公司正在招募行銷人員,Vicky 就隻身赴任(因為他和 Eric 在西雅圖買了一間房子)。後來,Howard 聽說這件事,還特別打電話邀請 Vicky 和他見面。

見面後,Howard 詢問 Vicky 離開的原因,以及星巴克中有沒有任何他想做的工作。或許是因為 Vicky 的華裔背景,讓他不願意打副總小報告。於是,他只是感謝 Howard 的關心,並解釋說他離開是因為不適合星巴克的文化。

到了新公司,Vicky 並不快樂。Eric 不在身邊讓他感到孤單,而放棄了星巴克那麼好的公司也讓他耿耿於懷。最重要的是,他有想起了 911 的經歷,讓他覺得不應該花時間在自己沒有熱情的事上。於是,報到 4 個月後,Vicky 就離開了那家新創。

賣掉訂婚戒指,只為了要購買吸油面紙

離職後,Vicky 開始感到焦慮。他和 Eric 兩人當時背了很多債,其中包括他們求學時的學貸、西雅圖房子的房貸、以及舊金山房子的租金。這些債務加起來大約 60 萬美金,而那時正是 2008 年,全世界都在面臨著金融危機。

當時已經懷孕了的 Vicky 於是決定和房東溝通,房東也好心的讓 Vicky 管理他的大樓,負責將空房租出去賺一點佣金。另外,Vicky 也在不同的公司兼職顧問。最高峰的時候,他同時有四份工作。但 Vicky 對現況不滿,甚至開始自我懷疑。畢竟他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對「成功」都有明確的定義。Vicky 覺得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辜負了他們多年的苦心。

這時 Vicky 發現另一件嚴重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吸油面紙用光了,而且在美國找不到相似的產品。於是,他打電話給在日本星巴克工作的朋友詢問,並聽說京都盛產這些金箔吸油面紙。朋友也告訴他金箔吸油面紙的故事。Vicky 馬上被故事吸引,再加上需要轉換心情,於是決定要飛到京都一探究竟。

到了京都後,Vicky 去拜訪一家金箔工坊。當他詢問工匠們是如何發現這些和紙可以用在臉上時,他們表示這就要問藝妓才知道了。Vicky 就請工匠們介紹一位藝妓給他認識。第二天,Vicky 就帶了一位翻譯,和藝妓相約在一間茶樓碰面。雖然這位藝妓沒有辦法解釋和紙是如何從金箔工坊演變成藝妓的美妝用品,但所有藝妓都知道這些紙的用途。

在閒聊過程中,Vicky 發現藝妓的皮膚很好,於是開始詢問他使用什麼化妝品。藝妓告訴他一些簡單的原料,例如,用苦茶油來卸妝、用在來米粉和清酒來當粉底之類的。Vicky 認為,既然他們用的化妝品都那麼傳統,甚至在工業革命前就存在了,或許不會對他敏感的皮膚帶來太多的刺激。離開茶樓後, Vicky 請翻譯帶他去購買這些原料的地方。Vicky 在那裡發現有很多素顏的藝妓來購物,而他們每一位的皮膚都超級讚。他默默的觀察那些藝妓買什麼,他就跟著買。之後發現,這些「化妝品」很多其實是可吃的東西。

瘋狂購物後,Vicky 又想起了他的吸油面紙。他再回到金箔工坊,詢問哪裡的工匠們是否可以賣一些給他,讓他帶回美國。但工匠們表示他們不做零售。Vicky 再次發揮出追求男友的毅力,開始針對購買的數量討價還價。最後,工匠們答應如果他願意購買 10,000 份吸油面紙,他們就願意賣。雖然這大概要花費 30,000 美金,但 Vicky 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回到飯店,Vicky 很開心的打電話給 Eric 告訴他這個好消息。Eric 聽了後,很冷靜的問了:「你哪裡找錢來購買這些吸油面紙?」。身無長物的 Vicky 想了一下,決定要將當初向 Eric 求婚時買的鑽戒賣掉以補足不夠的錢。

連訂婚戒指都賣掉的 Vicky 帶著興奮的心情回到舊金山。

1. 身無分文,靠信用卡支撐創業

回到舊金山的 Vicky 除了興奮的等待在京都購買的 10,000 份吸油面紙運到(匠人們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成生產),同時也開始試用藝妓介紹的化妝品。

雖然翻譯當時有用便利貼在每件商品上註明使用方法,但 Vicky 還是費了不少時間才真正搞懂要如何使用。但在連續使用了 8 週後,Vicky 竟然發現困擾了他 3 年的異位性皮膚炎開始痊癒,他漸漸的不會因為睡在用了化學洗衣精的枕頭套上而皮膚紅癢。這讓他對日本傳統智慧更加佩服了。

幾個月後,吸油面紙總算寄到了。Vicky 小套房內的空間,瞬間被這些面紙塞滿。他原本的想法是要將大部份的面紙賣給其他人,將一小部分留給自己用。這樣不但可以保證自己不會缺貨,或許還能夠賺到一些錢。但在體驗了那些化妝品為他帶來的好處後,Vicky 想要將這些好東西;包括吸油面紙和藝妓化妝品,和更多有同樣需求的人分享。於是,他決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Tatcha。

Tatcha 這個名字,源自於日文花道中最傳統的插花方式:立花 (Tatehana),意思是「將花直立起來」。Vicky 期望用這個名稱來代表:簡單,更能夠表現出使用者美麗與內在魅力。

Tatehana
Tatcha 的名稱來自「立花」 (Tatehana) Tatcha 官網

追求簡單與真實的 Vicky,也不想要像一般新創一樣找創投公司募資。他過往的經驗告訴他,這些創投公司只會在意獲利與成長,但他想要的卻是打造出一個值得大家喜歡的品牌。因此,他決定要用自己的錢來發展這家公司。

下這個決定並不容易,畢竟 Vicky 已經負債累累,而且連訂婚戒指都賣掉了。和很多創辦人一樣,他開始申請信用卡,並在一張卡快被刷爆時,用另一張卡來償還。公司或個人的財務狀況可以說是非常的不穩定。

有一次,Vicky 挺著懷孕 9 個月的肚子到超市買日用品。在結帳的時候,他忽然發現手上的信用卡刷爆了。排在 Vicky 身後的顧客與收銀員當下就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但 Vicky 當機立斷的放下手上所有的商品,空手離開了那家超市。

2. 就算被否定,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

Vicky 其實並沒有想像到創業是那麼困難的。他一直認為手上的產品既然有動人的故事、實在的材料、以及明顯的功效,應該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願意代理的通路或是合作的夥伴。但事實上卻沒有公司願意和他合作,因為日本化妝品在美國沒有很受歡迎。就算大廠牌如資生堂 (Shiseido) 以及有 P&G 做後盾的 SKII,在唐人街以外的地方都賣不動。很多通路負責人都告訴他:「亞洲化妝品在美國是沒有市場的!」。

Vicky 再次發揮了他的韌性。他到圖書館內翻閱每一本美妝與時尚雜誌(因為他沒有錢買),然後抄下雜誌編輯以及化妝師的地址。然後,他親手寫信給每一位告訴他們在日本的發現,並且在信中附上一份金箔吸油面紙讓他們試用。很快的,Vicky 發現他的宣傳發揮了效用。VOGUE 雜誌刊登了一篇介紹,歐普拉 (Oprah Winfrey) 也在節目中聊到吸油面紙。其他的媒體看到,也爭相報導。Vicky 和 Tatcha 的知名度因此迅速提升,最後英國指名化妝品零售商 Space NK 成為第一家願意販售 Tatcha 吸油面紙的通路。

Tatcha-blotting-paper
Tatcha 的吸油面紙 Tatcha 官網

Vicky 好不容易才將一批吸油面紙包裝好並寄到英國給 Space NK,而在這些商品正式上架的那一天,Vicky 的女兒正好臨盆。所以,Vicky 的公司和女兒可以說是在同一天誕生。

雖然開始有其他通路願意販售 Tatcha 的吸油面紙,但公司的營運還是非常艱辛。Vicky 在這個時候除了要管理公司和照顧女兒之外,他還繼續為其他公司擔任顧問,以賺更多的錢來讓公司維持營運。而這個狀況維持了 3 到 4 年。

3. 古早的方法,原來也適用在這個時代

在成功將吸油面紙上市後,Vicky 發現他在日本買的化妝品快要用完了。他嘗試在美國尋找這些原料,但發現就算是唐人街也沒有店家在賣。於是,他又回到了日本,但這次他先去了一般百貨公司的化妝品部。他發現就算在日本,原來也沒有人在用這些原料來化妝。化妝品部的銷售員告訴他,他找的東西太「老派」了,時下的年輕人都不愛。

Vicky 大吃一驚,他心想那麼好的產品,為什麼沒有人在用?於是,他就決定除了吸油面紙,還要開始銷售用日本傳統化妝品為基底的產品。

他在東京找到了一家願意和他合作的研究化妝品實驗室,然後開始訪問很多藝妓,嘗試了解他們是如何保養皮膚的。此外,他還翻查日本有關美容護膚的古籍,包括一本 1813 年寫成的書,嘗試了解古代日本女生是如何保持容光煥發的。結果,他們發現那些女生在需要保養的時候,不會依賴一些千載難逢的奇花異草,反而是在每天都會進出的廚房中尋找答案。因此,日本古代的食物就是女生們美容的原料。

於是,Vicky 決定將這些「古早」的化妝品重新包裝,變成一般人熟悉的卸妝油、乳液、保濕液等,然後在美國銷售。

Tatcha-Product.png
Tatcha 的產品 Tatcha 官網

4. 用電視購物頻道當媒介,讓更多人接觸到自己的商品

要打造這些護膚產品線需要更多的錢。於是, Vicky 向親戚朋友們募款,最後才能夠支撐實驗室與工廠的開銷。為了省錢,Vicky 搬到他父母在舊金山的房子,然後將車庫變成他們的辦公室,真正的實行「車庫創業」。在接下來的 7 年間,Vicky 都待在這間房子裡工作,而且還沒有支薪。

當這些護膚品面市時,Vicky 再次得到很多的曝光,但還是無法吸引任何人購買。而通路商也不願意銷售這些產品。這次他們的原因除了「亞洲化妝品在美國是沒有市場」之外,還加上了美國消費者只喜歡「化妝」而不注重「護膚」。因此,他們認為消費者不會對 Vicky 的商品有興趣。

既然找不到通路,Vicky 決定自己來賣。他去拜訪美國老牌電視購物公司 QVC,要求讓他在它們的節目中販賣 Tatcha。在被連續拒絕了 4 次之後,總算找到一位願意見他的 QVC 主持人。這位主持人在會面後願意給 Vicky 一個嘗試的機會,而 Tatcha 的產品就藉著 QVC 的節目闖出了一片天。

到了 2018 年,Tatcha 全年營收約到達了7000萬美元,更在 2019 年 6 月吸引了全球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 (Unilever) 斥資 5 億美元收購。

其實在創業途中,不斷有人找 Vicky 討論收購,但他都拒絕了。這次會答應聯合利華,是想要為 Tatcha 找一個穩定的歸屬。Vicky 最初創辦 Tatcha 時,就期望它能永續經營,而聯合利華能夠讓這個夢想實現。在收購完成後,Vicky 繼續留在 Tatcha,為自己一手創辦的美妝品牌奮鬥。

Vicky-Tsai-Family
Vicky、女兒、以及 Eric The New York Times

2020年,Tatcha 的業務也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確保員工的安全,Vicky 下令關閉所有分店、倉庫、以及辦公室。當他向聯合利華回報這個決定時,它們不但表示全力支持,而且還請 Vicky 轉告所有員工不必擔心,公司會如常的發放薪資。

這更讓 Vicky 堅信將 Tatcha 交給聯合利華是對的選擇。他認為如果 Tatcha 還是獨立經營的話,很可能無法撐過這次危機。他也期待在疫情結束後,能夠繼續帶領 Tatcha 往「百年品牌」邁進。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作者為戴羽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