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Leadership Program (SLP) 台北分會於 6/29舉辦第五屆的SLP Women Event 女性創業論壇,現場邀請到本身社會企業生態綠的創辦人──不分區立法委員余宛如,親自到場分享過往創業經驗及其對於台灣女性創業環境的觀察。
長期推動女性創業,余宛如說聊到創業,女生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老實說我的生活就是災難。當立法委員後蠟燭多頭燒,尤其當你不只是生活而要去實踐理想,那會更忙碌。」余宛如笑道。不過她認為,要找出平衡生活的方法,「創業」是最好的練習。「你是老闆,可以決定自己何時該做什麼。數位時代來臨,有太多工具可以讓我們掌握自己的時間。」余宛如說。
本身也是創業家,余宛如表示女性創業過程中總會遇見無形的天花板。分享自己28歲那年去銀行貸款,被銀行經理看不起、以及被誤會成是工讀生的經驗,她有感而發:「過程中真的有太多事情對女性不友善。」余宛如進一步指出,女性的玻璃天花板就是女性創業的最大困難,你的創業項目不會被重視,且以目前產業現況來看,女性創業的生態系串聯並不是非常完善。
除了大環境艱困,余宛如也提到女性若打算創業,伴侶和家庭的支持相當重要。「當然創業家本人也得有義無反顧的決心,畢竟基於愛與保護的考量,家人一般會勸你不要走這種高風險的路。」余宛如說,熱情、韌性與好的學習態度是創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隨時培養好的人脈,留意可能的資源合作夥伴,要找人合作時才不會毫無頭緒。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余宛如說。
不只創業,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許多不同挑戰,如何打破限制、給予女性更多機會和能量,已成為一種國際趨勢。余宛如提到,30年前的雛妓救援運動是第一次女性權益被以社會運動的方式搬到檯面,到現在台灣有女性總統、國會女性議員比也比其他國家高上許多,政治帶頭的結果讓越來越多女性在創業部分開始蓬勃發展。
擔任立法委員期間,余宛如推動政策法案並協助新創資源整合導入,希望能夠過天使投資條例、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公司法的修法、以及國發基金的挹注等援助,讓新創在市場籌資時有更多的工具及談判籌碼,同時將台灣推向國際,讓更多國外人才能來台工作,改善整個創業環境。
「無形的天花板一定會存在,女性創業的比例低的解決辦法,就是要樹立一個模範。大家都需要被激勵,看到前方有人才會有勇氣跟隨。」
在男性稱霸的科技產業,余宛如希望除了政治,也能透過社群的力量幫助女性成長取得資源,讓女生也能創業屬於自己的商業空間,並且因著每個人的努力,讓更多女性加入創業的行列。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